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时作业(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时作业(word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13 21:0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时作业(解析版)
2019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言“推动构建坏渤海大湾区”,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并充分发挥大连、青岛等沿海核心城市作用,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冋发展.读构想中的环渤海大湾区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构想中的环渤海大湾区
A.海岸线较平直
B.涵盖东部沿海各大城市
C.位于北方地区
D.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2.环渤海大湾区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①辽东半岛拥有沿海核心城市青岛
②京津地区科技水平高
③山东半岛矿产资源丰富
④大湾区水陆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中,地势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对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科学种田,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
B.②地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③地优化草场,重点发展原畜牧业
D.④地保护天然林区,边采伐边补种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5.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地形平坦,黑土广布,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B.乙处是我国南、北方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C.丙处为松嫩平原,是我国甜菜的主要产区之一
D.甲地区的年降水量比丁地区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6.丙所在地区图中两城市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
A.以石油、机械等重工业为主
B.以采矿和木材加工工业为主
C.地处东北地区西南,工业落后,结构不合理
D.工业转型快,结构合理,现已成为全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7.“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人文地理特色。符合“旱地种小麦,喜食面食,有民居四合院…”的是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那里啊四季分明,冬季最漫长,春有百花香,夏有稻花香,秋有明月照,冬有白雪妆”根据歌中描述的景象回答下面小题
8.歌中描述的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地区( )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
9.该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苔原
10.有关德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 B.耕地类型为旱地,属于半干旱地区
C.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D.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和玉米
11.“上合组织”,全称上海合作组织,是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今年6月9日~10日,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结合图判断,关于该峰会举办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濒临渤海 B.濒临黄海
C.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D.淡水资源极为丰富
“最喜北方的秋色,白云蓝天,疏风淡影。满目随风而逝的榆钱儿、槐针儿、梧桐大片,淡红浅黄,斑驳陆离……”这是某散文集中对北方景色的描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2.下面各省区轮廓图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 B. C. D.
13.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结合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该地区春旱形成的原因。
(2)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至少两条)
(3)读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我国著名的京津唐和辽中南工业基地,两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有哪些?
(4)结合图,比较延吉和长春积雪厚度的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5)东北三省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试分析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15.北方地区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读北方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的山河大势特点可以概括为___。这里的农作物品质优良,主要原因是_____。
(2)A地区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有利的资源条件是________。
(3)图中山脉C以东地形区的耕地类型多是_____,这里种植的油料作物是_____。制约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是_______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国修建了________工程。
(4)B地区有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_______。这里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分析其对本区或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至少一条)。
16.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地理事物名称:A ______(高原),a______(山脉),b______(山脉), ①______(河流)。
(2)从右上图可以看出本区中的石家庄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图是正在崛起的环渤海经济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环渤海经济区主要包括图中数字表示的省市,①是北京市,②是天津市;③省的简称是_________,④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
(2)环渤海经济区位于东北亚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向东沟通的三个国家:A是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
(3)环渤海经济区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_____,经济作物有_________。本区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雄厚,拥有___________两大工业基地。
18.读图回答问题。
9月27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成功解决了14亿人的吃饭问题,用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
(1)我们的家乡德州市位于_______(地形区),其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图2中的①_______,适合发展_______业(农业部门)
(2)图1中的B分布区分布有我国北方主要的糖料作物_______,根据活动积温划分,该区域位于_______(温度带),对应作物熟制为_______。
(3)根据图2和图4可知,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降水量不足_______的北部和西部地区。
(4)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______)
A.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B.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B.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D.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5)读图3和图4,试分析在新疆可以投资建什么工厂,并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
19.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可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土地、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材料三: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1)山脉A是_____,矿产地B是_____。
(2)环渤海地区城市多沿_____分布。该区域内有我国最早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_____。
(3)近年来,渤海和黄海北部沿海地区,在冷空气持续不断的袭击下,海水冬季结冰现象不断发生。黄渤海冰封对哪些产业影响较大:_____。
(4)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空气受到严重污染。下列现象与雾霾天气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_____。
①城市汽车数量剧增,排放大量尾气
②工业生产及冬季取暖排放的粉尘、硫氧化合物等PM2.5颗粒物增多
③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④我国中东部降水比往年偏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你认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解析】
1.由图可知,构想中的环渤海大湾区是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包括了辽中南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来基地;海岸线比较曲折,只涵盖了华北及辽宁南部沿海的大城市,地形是以平原为主,故选C。
2.由图可知,环渤海大湾区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有:京津地区的科技水平高,大湾区的水陆交通便利,青岛是位于山东半岛的沿海核心城市,山东半岛没有很丰富的矿产资源,故选C。
3.D
4.B
【解析】
3.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内蒙古高原,②是松嫩平原,③是长白山地,④是三江平原,地势最低的是三江平原。三江平原广阔低平的地貌,降水集中夏秋的冷湿气侯,径流缓慢,以及季节性冻融的粘重土质,促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所以地势最低的是④三江平原。
4.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①地为内蒙古高原,草场广布,适合发展畜牧业;②地为哈尔滨,是东北地区的老工业中心,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地为长白山,重点发展林业;④地三江平原,大量开垦耕地导致湿地面积减小,需要保护湿地。
5.C
6.A
【解析】
5.从图中的地形剖面图分析可知:甲处为内蒙古高原,乙处为大兴安岭,丙处为松嫩平原。甲处为内蒙古高原,草场广布,适于发展畜牧业。乙处是大兴安岭,它大致是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丙处为松嫩平原,是我国甜菜的主要产区之一。甲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丁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海陆因素,故C符合题意。
6.大庆以石油工业为主,哈尔滨是中国重要的动力机械基地。丙地区位于东北地区的北部,这里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近些年来,东北地区着力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故A符合题意。
7.B
【解析】
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北京地区有民居四合院,故B符合题意。
8.A
9.C
【解析】
东北平原,在我国东北部,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平原地势坦荡,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黑土面积广大,有些低地常年积水,成为沼泽。
8.东北平原位于我国东北部,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白雪皑皑,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土壤肥沃,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充分的生长条件;故选:A。
9.东北平原位于我国东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C。
10.B
【解析】
德州位于山东省,山东省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耕地类型为旱地,属于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变化明显;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和玉米,故选B。
11.B
【解析】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青岛市濒临的是黄海,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淡水资源不是特别丰富,故B符合题意。
12.D
13.A
【解析】
12.据图可知,A~D依次是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和吉林省,其中吉林省位于北方地区。其他三个省区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选D。
13.根据我国四大区域的地理特征可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概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南方地区概况;“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地理概况。故选A。
14.(1)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正值冬小麦返青或作物播种,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阔;土地集中连片,适于机械化耕作。(答出2条即可)
(3)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 (任答出2条即可)
(4)延吉积雪厚度高于长春。延吉位于山脉迎风坡且离海较近。
(5)东北地区冬季降雪较多,坡度大,让雪容易滚下,防止积雪压坏房子;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大风天气多,墙体厚,窗户小是为了保温。 (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根据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是:华北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春季降水少;春季的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正值冬小麦返青或作物播种,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2)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广阔;东北平原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高,被称为“黑土地”,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土地集中连片,适于机械化耕作。
(3)京津唐和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城市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网密集,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
(4)读图可知,延吉积雪厚度高于长春。原因是:延吉位于山脉迎风坡且距海较近。
(5)原因:东北地区冬季降雪较多,房顶坡度大,便于积雪下滑,防止积雪压坏房子;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大风天气多,墙体厚,窗户小是为了保温。
15.山环水绕 农作物生长时间较长,各种养分积累较多。 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 旱地 花生 水资源 南水北调 煤 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带走了本区大量肥沃的表层土,使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河流含沙量剧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解析】
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形平坦,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三个地形区。
(1)由图可知,图中A是东北平原,该地区的山河大势特点可以概括为“山环水绕”;该地区由于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期长,,各种养分积累较多,农作物的产品质量高。
(2)A地区之所以能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这是由于该地区有丰富的煤、石油、铁矿等资源。
(3)图中C表示的太行山以东是华北平原,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种植的油料作物主要是花生;但该地区降水不均,发展经济最大的不足是水资源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
(4)B地区是黄土高原,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但同时该地区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加上人为破坏了植被,最突出的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长期的水土流失带走了本区大量肥沃的表层土,使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河流含沙量剧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6.黄土高原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黄河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解析】
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甘肃东南部、宁夏中南部。
(1)读图,依据位置,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为:A黄土高原;B是东北平原,a大兴安岭;b太行山脉;①黄河。
(2)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方地区主要位于30°N-50°N,应属于五带中的北温带;从气温和降水图可以看出,石家庄为温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17.冀 沈阳 朝鲜 韩国 日本 小麦或小麦玉米 花生、棉花 辽中南和京津唐
【解析】
根据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河北、辽宁、山东等,进行分析解答。
读图分析可知:
(1)环渤海经济区主要包括图中数字表示的省市,①是北京市,②是天津市;③河北省简称冀,行政中心为石家庄;④为辽宁省简称辽,行政中心是沈阳。
(2)环渤海经济区位于东北亚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向东沟通的三个国家:A是朝鲜,B是韩国,C是日本。
(3)环渤海经济区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花生、棉花;本区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雄厚,交通便利,拥有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和以重工业为主的辽中南工业基地。
18.华北平原 旱地 种植 甜菜 中温带 一年一熟 400毫米 A 棉纺织厂;靠近棉花产地,原料丰富
【解析】
(1)山东德州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区,其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图2中的旱地;适合发展种植业。
(2)图1中的B分布区分布有我国北方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对应的温度带是中温带,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
(3)根据图2和图4可知,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
(4)以上四种做法中,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山东丘陵地区属于暖温带,不适合种植柑橘;青藏高原地区合理确定放牧牲畜的数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不适合大力发展林业生产,故选A。
(5)由图3、图4可以看出,新疆地区可以发展棉纺织厂,因为该地区盛产棉花,靠近棉花产地,原料丰富。
19.太行山 胜利油田 海或铁路线 北京中关村 航运、海水养殖和捕捞(答出任意一条即可) A 矿产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丰富,科技力量雄厚(答出任意两条即可)
【解析】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中南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该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包括矿产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科技力量雄厚,但水资源缺乏。
(1)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华北平原西部的太行山,B是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胜利油田,是我国第二大油田。
(2)由图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多沿海分布和沿铁路分布;该区域有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中关村。
(3)黄渤海的海冰会严重影响该区域的海运,海水养殖和海产的捕捞。
(4)我国中东部地区近些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发生,主要是由于城市汽车数量剧增,排放大量尾气,以及工业生产及冬季取暖排放的粉尘、硫氧化合物等PM2.5颗粒物增多,故选A。
(5)环渤海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矿产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