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素质评价练习题1(解析版)
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O℃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B.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C.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以“高寒”为主要特征,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要特征
D.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农业都以旱作农业为主
3.科学家研究发现,温暖湿润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寒冷干旱地区含量较低,下列地区中,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显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我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线是第一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B.乙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
C.丙线以西人口稠密,以东人口稀疏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5.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②③流经第三级阶梯,水能丰富
C.①④春汛的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D.③④支流众多,流量巨大
6.下列行为中,不能降低或缓解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增加城市绿地 B.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C.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D.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7.小明追随“舌尖上的中国Ⅱ”镜头从上海出发,先后沿四条路线游览各地,品尝美食。结合图中信息,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①线路地区传统饮食习惯以米饭为主
B.②线路经过我国四类干湿地区
C.③线路穿越地势第三、二、一级阶梯
D.④线路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8.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B.乙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
C.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9.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①④两河春汛的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10.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地区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水乡泽国﹣﹣﹣华北平原
B.千沟万壑﹣﹣﹣黄土高原
C.山青水碧﹣﹣﹣内蒙古高原
D.林海雪原﹣﹣﹣柴达木盆地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图中所示山脉是( )
A.秦岭 B.昆仑山 C.祁连山 D.横断山脉
12.根据我国温度带的划分,苹果主要产自(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寒温带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和人文环境差异大。读我国区域划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太行山脉
A.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大致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D.大致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14.我国经过甲处的河流是
A.辽河 B.海河 C.淮河 D.渭河
15.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4月24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江沿岸湖北、湖南两省,实地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1)图甲中,A省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与B省区相邻的国家有____、____。图乙中,F是我国濒临的____海。
(2)从图甲中判断,长江与黄河共同发源地所在的省区的简称是____;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一座山脉,它是____,也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3)A、D两省所在的地理区域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E省的气候特征是____,该省的主要民族是____族。
(4)此次习总书记考察的是长江的____河段。
16.如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是某综艺节目选择的拍摄地,如图2为拍摄地外景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__;乙地和丙地“相近”的是______(单选)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年降水量 D.海拔高度
(2)沿甲地到乙地绘制地形剖面图(如图2),①是______(山脉名称),是我国____地区和______地区的分界;②是______(地形区名称),该区域______(单选)
A.雪山连绵 B.沃野千里 C.风吹草低现牛羊 D.地无三尺平
(3)丁地能拍摄的景观是______(照片序号),其所在省区年降水量变化特点是__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节目组在丁地可能住在_______(单选),请据图从地理视角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
A.山村 B.牧村 C.渔村 D.平原村
17.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照I__________、II__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和Ⅲ__________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四大地理区域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及其划分依据(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推测,图中①应当填入________因素,②应当填入___________线。
材料二 如图中各地区的数字分别表示各地区气候资源的质量等级,其百、十、个位数字依次表示水分、热量、光照,数字越大质量越优,如西北地区的数字“123”表示该地区水分条件最差、热量条件较差、光照条件较好。
(2)由材料一、二可知,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强,南方地区发展种植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配合好。
材料三 邮戳是邮局盖在邮票上的标记,邮戳上的地名是邮局所在地,下图是6个在不同地区加盖的邮戳。
(3)图中的邮戳中,加盖地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是________,加盖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是________。(双项选择,填数字序号)
19.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B、C、D表示四大地理分区,其中诗句“烈日炎炎水难觅,平沙万里无人烟”描述的现象位于 地区;“雪山连绵入天际,时在七月遇高寒”描述的现象位于 地区.(填:A、B、C或D)
(2)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往往成为地理差异的界线。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地理分界线是:
① (山脉),② (河流)。
(3)竹笋多分布于温暖湿润、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区。清华大学颜教授经常说“竹笋是她家乡常见食材”颜教授家乡最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4)合肥市某中学周丽同学准备今年中考结束后和家人一道前往青海湖进行为期两周的自驾游。周丽和家人旅游目的地所在的地理区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 气候,指出为应对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周丽同学一家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 。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根据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进行分析解答。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1月0℃等温线;800mm年降水量线一致;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结合题意。故选:C。
2.C
【解析】
以上四个叙述中,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河流在冬季无结冰现象,故A错误。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旱地,故B错误。青藏地区海拔高,自然环境以“高寒”为主要特征,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要特征,故C正确。南方地区的农业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的农业以旱地农业为主,故D错误。故选C。
3.B
【解析】
由图可知,科学研究发现,温暖湿润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寒冷干旱地区含量较低,所以我国四大区域中,青蒿素含量较高的是南方地区,因为南方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其他三个地区不具备这样的特征,故选B
4.B
5.B
【解析】
4.读图可知:
甲线是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的界线,故A错误。
乙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该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故B正确。
丙线是黑河﹣腾冲一线,是人口疏密分界线;丙线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故C错误。
丁线是秦岭﹣淮河线,该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故D错误。
故选:B。
5.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不高。故A不符合题意;
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B符合题意;
C、④塔里木河全长2 176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故C不符合题意;
D、④塔里木河在夏季随着冰雪融化,水量增多,形成汛期。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所以,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解析】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是汽车尾气排放增大,大气污染严重,容易导致雾霾的产生,故D符合题意。
7.A
【解析】
从图中可知,①线路地区传统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故A符合题意。
8.B
9.B
【解析】
8.乙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次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东南半壁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东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西北半壁地处内陆,大多数地区严重缺水,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地区,故B符合题意.
9.读图可知①是黑龙江,②是黄河,③是长江,④是塔里木河,长江、黄河均发源于第一级阶梯,流经二三阶梯,最好流入大海,故选B.
10.B
【解析】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地理景观。华北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共同冲积而成,地势平坦、一望无际,A说法错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裸露,由于水土流失,地表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状态,B说法正确;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C说法错误;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林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冬季降雪以后,银装素裹、素有“林海雪原”;柴达木盆地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1.A
12.C
【解析】
11.由图可知,图中山脉是苹果与柑橘的分界线,说明该山脉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我国东西走向的秦岭,故选A.
12.由上题可知,苹果主要是种植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暖温带,热带主要是分布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主要有菠萝、香蕉等热带水果,亚热带水果主要以柑橘为代表,故选C.
13.B
14.C
【解析】
根据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和人文环境差异大,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进行分析解答。
13.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致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故选:B。
14.我国经过甲处的河流是淮河与秦岭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故选:C。
15.内蒙古高原 缅甸 越南(或老挝) 黄 青 秦岭 干旱 高寒 藏 中游
【解析】
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读图可知:(1)图甲中,A为内蒙古自治区,其所在的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图中B为云南省,与该省区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越南、老挝。图乙中,F是我国濒临的黄海。
(2)图甲中,长江与黄河共同发源地所在的省区为青海省,简称是青;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秦岭。
(3)图中A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为内蒙古自治区,两省区位于西北地区,其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E西藏自治区海拔高,气温低,其气候特征是高寒,该省区的主要民族是藏族。
(4)由题干材料信息可知,此次习总书记考察的是长江的中游河段。
16.晋 A 秦岭 北方 南方 云贵高原 D Ⅳ 自东向西递减 海陆位置 B 年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地形以高原为主,草原面积广阔,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所以聚落类型为牧村。
【解析】
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图中可知甲地所在省区是山西省,它的简称是晋;乙地和丙地“相近”的是纬度位置,降水量和海陆位置,海拔都不相近。
(2)图中可知,沿甲地到乙地绘制地形剖面图(如图2),①是东西走向的秦岭,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②是云贵高原,该区域地无三尺平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3)图中可知,丁地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能拍摄的景观是Ⅳ,受海陆位置影响,其所在省区年降水量变化特点是自东向西递减。节目组在丁地可能住在牧村,该地区内蒙古地区,年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半干旱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草原面积广阔,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所以聚落类型为牧村。
17.秦岭一淮河 400毫米 青藏高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解析】
根据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1)读图分析可知,Ⅰ秦岭——淮河一线、Ⅱ400毫米等降水量线、Ⅲ青藏高原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调整,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读图分析可知,A为北方地区,自然特点为四季分明;B为南方地区,自然特点为气候湿热;C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为干旱;D为青藏地区,自然特点为高寒。
18.(1)地形 青藏高原边缘 (2)光照 水热 (3)③④ ②⑤
【解析】
(1)在我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缘线,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2)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日数多,因此发展种植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南方地区纬度较低,距海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因此水热条件配合好是发展种植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 (3)据图可知:图中所示①呼和浩特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②河南洛阳和⑤陕西西安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属于北方地区,③江苏昆山和④广西桂林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南方地区,⑥是我国的南极科考站,位于南极地区。
19.(1)C D
(2)秦岭 淮河
(3)南方
(4)高原山地 氧气袋 抗缺氧等药品,高压锅,防晒物品,防寒衣物等
【解析】
(1)读图可知,A是北方地区,B是南方地区,C是西北地区,D是青藏地区,诗句“烈日炎炎水难觅,平沙万里无人烟”描述的现象位于C西北地区,“雪山连绵入天际,时在七月遇高寒”描述的现象位于D青藏地区. (2)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往往成为地理差异的界线。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地理分界线是①秦岭、②淮河. (3)南方地区的东南丘陵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降水丰富,地势较高,适宜竹笋的生长,故颜教授家乡最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 (4)青海湖位于青藏地区,这里海拔高、面积广,形成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周丽同学一家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有氧气袋抗缺氧等药品;高压锅;防晒物品;防寒衣物;雨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