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word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13 21:1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解析版)
葡萄习性喜光、喜暖,衬干燥忌潮湿。下图为银川周边葡萄酒主产区示意图。
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葡萄酒主产区均位于
A.贺兰山以西 B.回族最大聚居地 C.水运发达区 D.台风频繁登陆区
2.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B.地势平坦,河湖众多
C.邻近省会,市场需求量大 D.雨热同期,降水充足
3.图中河流
A.大致自北向南流 B.冬季无结冰期
C.为葡萄酒外运提供水运条件 D.为葡萄种植提供灌溉水源
2018年3月2日,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全国放映。世界首颗“墨子”号卫星升空,“天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等等,无不标志着我国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读图表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4.与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气候资料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关于我国卫星发射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酒泉基地所在地区稻花飘香 B.西昌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
C.太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D.文昌所在地适于晒制海盐
6.以下有关我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B.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C.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
7.兰兰准备暑假去新疆旅游,她同学在QQ上发来四条有关新疆的信息,不可信的是()
A.那里夏季多暴雨,一定要带雨具
B.当地瓜果特别甜
C.那里有古老的地下水引水工程﹣坎儿井
D.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绿洲
读 “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以下问题。
8.图中有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它是
A.茶马古道????? B.河西走廊 C.梅岭古道 D.九省通衢
9.该要道最主要的特色农业是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河谷农业 D.绿洲农业
10.塔里木河汛期出现的季节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受地形因素影响,迎风坡降水多 B.冬季——气温低,降雪丰富
C.春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 D.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
根据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甲、乙两条地理区域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分别是
A.降水、地形 B.气温、地形
C.地形、降水 D.气温、降水
12.下列描述我国地理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A.地势特点﹣东高西低 B.人口和城市一东密西疏
C.传统民居﹣南平北尖 D.传统交通工具﹣南马北船
13.下列四条河流,最可能位于西北地区的是
A. B.
C. D.
14.浙江某中学师生想利用暑期组织研学旅行,游览祖国河山,探索自然奥秘。请你结合下面提供的图文资料,帮助他们完成系列问题。
(1)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
A.①区域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B.②区域山岳纵横,冰川广布
C.③区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D.④区域居民的主食是米饭
(2)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下列“身份”符合①区域的是____。①季风气候区②非季风气候区③地势第一级阶梯④地势第二级阶梯⑤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3)沿甲、乙、丙、丁四条路线做的地形剖面图,与如图乙相符的是____。
(4)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能从线路____得到充分的体现。
(5)丁线组发现黑、吉两省是全国“中央储备粮直属库”最多的省份,请简要分析原因。____。
(6)丙线组在壶口瀑布感受了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势。根据如图丙信息,黄河在流经____段时泥沙含量大增,主要原因是____。
(7)乙线组到达青藏地区后发现,该区域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原因是____。
(8)甲线组在研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有____。
15.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区域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下列“身份”符合该区域的是______ (多选,填序号)
①季风气候区②非季风气候③地势第一级阶梯④地势第二级阶梯⑤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2)据图分析,C盆地蕴藏有丰富的______ (两种)等能源矿产;此类资源最佳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3)该区域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区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_
(4)该区域与南方地区相比较,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__
16.小明想系统地了解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限制其发展的因素,他利用下列材料和图进行了相关探究。
材料一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材料二
一、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1)左图中沿丝绸之路从A地到C地自然景观变化明显,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左图中B处所示区域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____,该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
二、探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之路
(3)读图分析“河西走廊”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不易受潮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河西走廊”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将下列代表地理现象的字母填入相应空格,完成结构示意图。
A.夏季冰川融水 B.地处西北内陆
17.2016 年暑假,兰州的小明和家人一起完成了一次新疆之旅.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水源主要来自    和地下水.绿洲周边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2)到达新疆后,他们游览了维吾尔族传统民居﹣﹣“阿以旺”式住宅。这种住宅分前后两室,前室又称“夏室”,较通透,带天窗;后室称“冬室”,相对封闭,通常不开窗。 试分析这种住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3)在南疆地区,小明看到了成片的棉田。他了解到这里的长绒棉品质优良,采摘期集中 在 9﹣10 月,由于新疆地多人少,采棉人力严重短缺。小明思考了以下几种解决措施,你认为可行的是 
①招募其他地区的劳动力帮助采摘;②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改种水稻;③提高机械化水 平,推广机械采摘;④从我国东南部大规模移民到新疆地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返程时,邻座的一位支教老师和小明聊起了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将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往东部地区,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请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18.读下图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到乙再到丙,年降水量逐渐 。甲地典型的地标景观是A、B、C 中的 。
(2)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这里有 和 两大牧区。
(3)丙区域的河流为 (内流河或外流河),其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 。
(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 、 ,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参考答案
1. B
2. A
3. D
【解析】
葡萄是一种温带水果,适合种植在夏季高温少雨的地区,我国的葡萄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葡萄质量最好。
1.由图可知,葡萄的主产区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这里是回族最大的聚居地,该区域降水稀少,河湖少、水运不发达,台风影响小,故选B。
2.由上题可知,该地区的葡萄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这里种植葡萄的有利条件是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故选A。
3.由图可知,图中河流是黄河的上游河段,是自北向南流,冬季会有结冰现象;河流的水运不发达,可以为葡萄种植提供灌溉水源,故选D。
4.C
5.B
【解析】
4.读图可知:文昌卫星发射基地位于海南省,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分明显的旱雨两季,读卫星发射基地气候资料可知:①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③是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分明显的旱雨两季,是热带季风气候;④是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与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气候资料相符的是③,选C。
5.读图可知:酒泉基地位于西北地区的甘肃省,全年降水少,气候干旱,不适合种植水稻;西昌位于四川省,四川省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太原位于山西省,山西省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文昌所在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并且地形不平坦,不适合晒制海盐,故选B。
6.D
【解析】
我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我国一直秉承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目前,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没有超越日本,故本题选D。
7.A
【解析】
请在此输入详解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全年干旱少雨,所以A选项不可信。
8.B
9.D
【解析】
8.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幕、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图中的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该地区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水资源较丰富。
9.读图可知,该要道为河西走廊;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形成特色的绿洲农业,成为我国古老的灌溉农业区.南方地区是典型的水田农业,北方地区是典型的旱作农业,青藏地区是典型的河谷农业;故D正确。
10.D
【解析】
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水位的变化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属于冰川融水补给有断流,汛期主要在夏季,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
塔里木河位于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河水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在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河水就多,所以汛期出现在夏季;故选:D。
11.A
12.B
13.C
【解析】
11.由图可知,甲地理分界线是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其划分的依据是降水;乙地理分界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其划分的依据是地形,故选A。
12.关于我国地理区域差异的叙述,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人口和城市是东部密集、西部稀疏;传统民居受降水的影响,南方降水多、屋顶是尖顶,北方降水少,屋顶是平顶;传统工具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南方是船、北方是马车,故选B。
13.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全年降水少,河流多以内流河为主,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大部分河流属于季节性河流,在冬季是断流的,图中四条河流中,C表示的是最可能是西北地区河流,故选C。
14.C ②④⑤ 乙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丙 地形平坦、天然肥沃、气候雨热同期,且地广人稀 河口—陕县 流经黄土高原 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河谷地区风速较小 洪涝、台风等
【解析】
根据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根据各地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可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进行分析解答。
(1)①③西北地区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②青藏地区山岳纵横,冰川广布;③北方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④南方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该地区居民的主食是米饭;
(2)①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气候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3)沿甲、乙、丙、丁四条路线做的地形剖面图,与如图相符的是乙,该路线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4)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能从线路丙得到充分的体现。
(5)黑、吉两省是全国“中央储备粮直属库”最多的省份,其原因是:该区域地形平坦、天然肥沃、气候雨热同期,且地广人稀。
(6)读图可得,黄河在流经河口-陕县段时泥沙含量大增,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7)乙组经过的青藏地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原因是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 河谷地区风速较小,水源充足。
(8)甲线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暑假该地区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有洪涝、台风等。
15.西北地区 ②④⑤ 石油、天然气 管道运输 干旱 畜牧业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任意1点即可)
【解析】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差异很大,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特征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西北地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区域,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区域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西北地区,该地区深居内陆、属于非季风气候,跨了地势的第二阶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由图可知,图中C表示的塔里木盆地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类资源的最佳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安全可靠、可昼夜不停运输。
(3)由图可知,该地区是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区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是畜牧业。
(4)该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16.(1)从A地到C地,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2)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河流水量大
(3)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 敦煌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气候干旱
(4)
【解析】
(1)图中沿丝绸之路从A地到C地距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然景观变化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2)图中B处所示区城深居内陆,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该河流的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河流水量大。
(3)“河西走廊”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不易受潮变质的原因是敦煌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气候干燥,被风沙掩埋。
(4)河西走廊发展灌溉农业的条件,可依据地理要素的关联性分析,受夏季风影响小前面是深居内陆。
17.(1)高山冰雪融水;土地荒漠化;
(2)新疆夏季高温少雨,前室开天窗,通风凉爽.冬季气候寒冷,后室通常不开窗,防寒、保暖;
(3)C;
(4)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局面,改善或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
【解析】
(1)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近年来,新疆一部分绿洲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和湖泊干涸、耕地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方面.
(2)新疆夏季高温少雨,前室开天窗,通风凉爽;冬季气候寒冷,后室通常不开窗,防寒、保暖.形成了维吾尔族传统民居“阿以旺”式住宅。
(3)由于新疆地多人少,采棉人力严重短缺.招募其他地区的劳动力帮助采摘,或是提高机械化水平,推广机械采摘都是不错的选择.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适合种植水稻.同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规模移民。
(4)西气东输能使西部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资源向东部输送,可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来说可以缓解能源紧缺问题,同时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不会对东部地区造成污染,对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有利。
考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8.(1)减少 C
(2)新疆牧区 内蒙古牧区
(3)内流河 冰雪融水
(4)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解析】
(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从东到西,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C草原向A荒漠草原、B荒漠的变化。 (2)中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西北地区的内蒙古、新疆、青藏地区的西藏、青海是中国的四大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适宜放牧,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 (3)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更少,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其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4)在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水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新疆的“绿洲农业”,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图中引黄河灌溉的地区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