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同步练习(解析版)
三江源地区是亚洲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国计划于2020年正式成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下图为“三江源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江源的“三江”是指( )
A.长江、黄河、珠江 B.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
C.长江、黄河、澜沧江 D.雅鲁藏布江、长江、珠江
2.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 )
A.都是外流湖 B.有调蓄河流水量的作用
C.都是淡水湖 D.完全依靠冰雪融水补给
3.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应该( )
A.加速发展旅游业 B.发展生态经济
C.加大畜牧业投资 D.开发矿产资源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除长江以外,另外两条指的是( )
A.黄河、澜沧江 B.黄河、雅鲁藏布江
C.黄河、珠江 D.珠江、塔里木河
小磊一家要到青藏高原体验雪域之旅,出发前他进一步了解这一区域。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5.青藏高原( )
A.空气稀薄,降水丰富,气温日较差小
B.冰川广布,孕育了长江、黄河、乌苏里江等众多大河
C.湖泊众多,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
D.海拔高、气温低,形成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
6.旅行途中需携带( )
①氧气袋 ②解暑药 ③保暖衣物 ④遮阳帽
A.①②③ B.②3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游览,最有可能看到该地河水丰盈的时期是( )
A.1月 B.3月 C.7月 D.11月
8.小磊可体验的当地特色生活是( )
A.品尝米线、米酒等当地美食 B.骑乘“高原之舟”骆驼
C.住当地特色民居竹楼 D.穿特色民族服饰藏袍
9.旅途中最有可能使用到的清洁能源是( )
①石油 ②太阳能 ③潮汐能 ④地热能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如图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10.下列对两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B.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D.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地势高耸
11.对两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农业主要为河谷农区 B.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为灌溉农业
C.两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D.两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都为水资源
2018年9月5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首期研究成果在拉萨发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原因是
①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为“世界屋脊”
②气候寒冷,与南北极相似
③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④多大江大河,淡水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本次科考发现青藏高原开始变湿变暖,造成的后果可能有( )
A.冰川面积加大,高原生物数量迅速增多 B.冰川融化加剧,河流源头水量增加
C.冰川崩塌常见导致地震灾害频发 D.湖泊水位上升,咸水湖成为淡水湖
14.科考报告中提到,冈底斯山脉隆起时,喜马拉雅山脉还有一部分被海水覆盖。此研究成果说明( )
A.山体隆起是因为板块的张裂运动 B.地球上发生着陆地与海洋的变迁
C.地球上由六大板块构成 D.地球上的海洋水量变少了
15.现在青藏高原成为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有生物演化“天然实验室”的美誉,其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 C.地形 D.气候
16.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
(2)图中的铁路是________,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
(3)青藏地区湖泊众多,大多数属于________ (内或外)流湖。
(4)三江源中的三条河流,没有流经云南省的是________。
(5)拉萨被称为“日光城”,说明该地区________资源丰富。
(6)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青藏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图中A山脉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青藏地区的代表畜种是牦牛,有“高原之舟“之称
D.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必须来取的措施是植树种草
17.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 。
(2)林芝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其发展该工业部门的原料与青藏地区 (农业部门)密切相关。
(3)该区域清洁能源比较丰富,如 (列举两种),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保障。
(4)青蒇地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这里有我国建立的 自然保护区。
(5)关于青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小明说,该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对此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18.读青藏地区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山脉A的走向________。
(2)该区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
(3)该区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江河流的发源地,它们的水源来自________。如果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造成________生态问题。
(4)川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
19.读“青藏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地势高耸,平均海拔_________米以上,素有“_______”之称。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_______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______。
(2)青藏地区气温低,日照长。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a____________谷地东部的b____________谷地,分布着农业。农作物主要是喜温凉的____________小麦等。
(3)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____________牧民一般居住在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____________房。
(4)本地区主要的牲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阴影区域是三江源地区,是________源区、________源区,________源区的总称。
20.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过度放牧、滥采金矿、乱挖虫草、偷猎等原因,使得这里冰川萎缩,江河源头水量减少,湿地减少,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材料二 青藏地区图
(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和 的发源地。
(2)写出治理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措施 。
(3)青藏地区的种植业面积狭小,且分布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 和湟水谷地,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 。
(4)青藏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当地居民的主食是 。
(5)读图分析建设青藏铁路主要面临哪些困难?
21.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材料二 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草原,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1)长江发源于______山脉,黄河发源于______山脉。“中华水塔”地区的河流丰水期在每年的____季。_______和_______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2)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____省,生活在该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A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_________铁路。
(3)三江源地区是我国冬虫夏草的优质产区,试推断该地区适宜冬虫夏草生长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
(4)地理兴趣小组针对三江源地区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②开发冬虫夏草、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
③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针对上述建议,你会优先考虑的是____(选填一个序号即可)。
参考答案
1.C
2.B
3.B
【解析】
1.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故C符合题意,选C。
2.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有外流湖也有内流河,也有咸水湖和淡水湖,其水源大部分是冰雪融水补给,故ACD错误,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水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B符合题意,选B。
3.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改善三江源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动物、促进三江源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速发展旅游业,过度放牧,开发矿产资源都会破坏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ACD错误,B符合题意,选B。
4.A
【解析】
读图可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故答案选A。
5.D
6.D
7.C
8.D
9.B
【解析】
5.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青藏高原空气稀薄,降水较少,气温日较差大,故A错;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众多大河,故B错;青藏高原湖泊众多,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故C错;海拔高、气温低,形成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故D正确;所以该题的答案选D。
6.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具有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等特点,所以很多人到青藏地区旅行时应携带①氧气袋,防止缺氧,气温低需携带③保暖衣物,太阳辐射强需携带④遮阳帽,故答案选D。
7.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以高山冰雪(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故答案选C。
8.品尝米线、米酒是南方地区的美食;乘“高原之舟”骆驼是西北地区的特色生活;住特色民居竹楼是南方地区;青藏高原的主要民族是以藏族为主,主要的民族服饰是藏袍;故答案选D。
9.青藏地区日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青藏高原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地热能资源,故答案选B。
10.D
11.C
【解析】
10.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故A错误;西北地区植被自西向东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故B错误;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故C错误;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地势高耸,故D正确.故选D。
11.西北地区典型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农业主要为绿洲农业,故A错误;青藏地区典型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农业主要为河谷农业,故B错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故C正确;西北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为水资源不足,青藏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为热量不足,故D错误。故选C。
12.A
13.B
14.B
15.C
【解析】
12.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原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世界屋脊”;气候寒冷,与南北极相似,故选A。
13.科考队员发现青藏高原开始变湿变暖,造成的后果可能有冰川融化加剧,河流源头水量增加,冰川面积会缩小,高原生物数量会减少,冰川崩塌也不会造成地震,不会使咸水湖变成淡水湖,故选B。
14.科考报告中提到,冈底斯山脉隆起时,喜马拉雅山脉还有一部分被海水覆盖,说明了地球上存在的海陆变迁运动,说明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海洋,故选B。
15.题目中提到“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所以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故选C。
16.高寒 青藏 内 黄河 太阳能 B
【解析】
根据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全年干旱少雨,辐射强烈,植被较少;冬季比同纬度东部平原低18~20℃,夏季气温8~18℃,降水分配不均,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1)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相一致,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
(2)由图可知,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是图中的青藏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3)青藏高原多咸水湖,属于内陆湖,是中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没有流经云南省的是黄河。
(5)拉萨被称为“日光城”,是因为此地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6)由图可知,A是昆仑山脉,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故选:B。
17.(1)交通线附近(公路、铁路附近均可)
(2)纺织工业畜牧业
(3)地热能、水能、太阳能
(4)三江源
(5)同意。青藏地区地处高寒地带。自然环境脆弱,一且破坏,难以修复;青藏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应该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青藏地区是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应该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答出一点即可给2分,其它说法合理也可)
【解析】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层薄,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高的区域。同时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以河谷农业为主。
(1)读图分析可知,青藏地区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交通线附近。
(2)读图分析可知,林芝的主要工业部门是纺织工业,其发展该工业部门的原料与青藏地区畜牧业密切相关。
(3)该区域清洁能源比较丰富,如地热能、太阳能、水能、风能,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保障。
(4)青藏地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这里有我国建立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5)青藏地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因为:青藏地区地处高寒地带,自然环境脆弱,一但破坏,难以修复;青藏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应该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青藏地区是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应该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18.南北走向 太阳能 高山冰雪融水 土地荒漠化 泥石流 滑坡
【解析】
根据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高原山地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全年干旱少雨,辐射强烈,植被较少。冬季比同纬度东部平原低18~20℃,夏季气温8~18℃,降水分配不均,进行分析解答。
(1)图示区域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山脉A是横断山脉,属于南北走向。
(2)该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3)该区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的发源地,它们的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如果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源污染等生态问题。
(4)川藏铁路经过横断山脉,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
19.4000 世界屋脊 高寒 小 雅鲁藏布江 湟水 青稞 糌粑 碉 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解析】
青藏地区是我国四大区域中海拔最高的地区,与其他三个区域的划分依据是地形地势,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当地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1)青藏地区是我国四大区域中海拔最高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因其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
(2)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区,如南部a表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东部b表示的湟水谷地,农作物主要是喜温凉的青稞、小麦等。
(3)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以青稞、小麦为主,当地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以青稞为原料的糌粑;牧民一般是住在用牦牛毛织成的帐篷中,在农耕区常见平顶的碉房。
(4)该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的牲畜是耐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5)图中阴影区是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
20.(1)澜沧江
(2)合理放牧;退耕还草(林);禁采沙金;全面禁止盗猎
(3)雅鲁藏布江谷地;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热量较为充足。
(4)高原山地气候(或高山高原气候);青稞;糌粑。
(5)高寒缺氧;多年冻土(或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
【解析】
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它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1)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2)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的措施有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沙金、休牧育草以及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
(3)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4)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当地居民的主食是糌粑。
(5)青藏铁路的修建意义重大,它的建成改变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困难是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
21.唐古拉 巴颜喀拉 夏 雪山 冰川 青海 藏族 青藏 海拔高,气温低,日照充足 ③
【解析】
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它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1)读图可知,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为河流的丰水期。
(2)读图可知,三江源位于我国青海省,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以藏族为主。A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3)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是冬虫夏草生长的环境,可见“冬虫夏草”生长的自然条件是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日照充足。
(4)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枯,水土流失严重,致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其中自然原因就是三江源地区的气候干旱,容易造成沙漠化;人为因素是人类为了一己私利而过度放牧、滥采乱挖、滥砍乱伐,使得植被减少,加快了沙漠化的进程,水土流失严重,使环境恶化,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故需要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三江源”生物的多样性;故选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