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玉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同步练习(解析版)
1.长江沿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大多依托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便利的河运条件 C.充足的劳动力 D.充裕的外资
读H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则位于“箭头”位置的H是(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黄河三角洲 D.京津唐地区
3.关于H地区的核心城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B.位于江海交汇之地
C.濒临南海 D.我国最大的港口
4.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处江海交汇处,水运发达
B.农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C.经济发展水平高,形成以苏州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D.有周庄、乌镇、杭州西湖等著名景点
5.长江三角洲地区濒江临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下列表示其位置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6.近此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D.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图是一张剪纸作品,根据剪纸中的景物,回答下列小题。
7.形成如图的剪纸所反映的地区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 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8.剪纸所反映的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
A.毗邻港澳 B.处于江海交汇之地,有便利的水路运输
C.矿产资源丰富 D.扼长江出海口,濒临南海
9.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速公路是
A.沈大线 B.京津唐线 C.沪宁杭线 D.广深线
10.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
A.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B.长江中游武汉城市群
C.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D.环渤海城市群
11.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鱼米之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15°﹣30°N的纬度上 B.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C.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D.四季气温均在0℃以上
1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A.以山地、丘陵为主 B.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地形崎岖,高低不平 D.一望无际,坦荡广阔
1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粤港澳大湾区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四大湾区之一。
材料二 甲图、乙图。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地理事物名称:
A 特别行政区,B 市,C 海。
(2)甲、乙两地区发展经济共同的有利条件是 。(至少两点)
(3)近几年,台商的投资已由乙地区向甲地区转移,试分析其原因。(至少两点)
14.暑假期间,济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分两组对我国西部和东部地区进行考察,A组考察西部地区,B组考察东部地区。通过考察发现祖国各地的自然和人文差异很大。请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组队员考察时,发现甲省的种植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乙省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C________平原上。请问甲、乙两省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新高铁途经甲省的行政中心________,当列车穿越该省时,油菜花正盛开。队员们感到奇怪:济南在4月份油菜花就盛开了,为什么这里7月份才开花呢?请你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组队员考察时,在丙省______(简称)跨过______河到达南方地区。该河与秦岭构成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写出该线的两条地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广州沿D________高铁线到达长江流域,队员们发现这里有许多商品粮基地,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长江流域发展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某工业基地图”,回答问题。
(1)本图是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图。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A是_________省 B是_________市
(3)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是____________,最大的淡水湖泊是_____________。
(4)本区最大的核电站是______________。
(5)本区通往北京的铁路干线C的名称是__________线。
16.读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湖泊是________。
(2)南京是铁路干线①________线与长江交汇城市。
(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_。
(4)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很发达,其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是杭州________和苏州园林。
17.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______省南部和______省北部.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______地区(上游、中游、下游),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______之地.
(3)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因而本区有“______”的美誉.
(4)该地区形成我国最大的城市群______城市群.其核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乃至全国都有_________________作用.
(5)经过该地区的铁路线有________、_________.
18.读沪宁杭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湖泊A是________,它南部的杭州市有我国著名旅游胜地是________。
(2)B城市新兴的钢铁基地位于________,B市最大经济增长点是________新区。
(3)铁路C是________线,它在长江上与________市相交会。
(4)D是________核电站,位于________湾岸边,在这里建立的原因是________。
(5)从B城市到昆明的铁路沿途经过的省级单位有B市、________省、________省,________省、________省和________省。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本题考查沿江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长江沿岸地带指长江流域从上海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长江沿江地带四个江海联运的中心城市是上海、南京、武汉、重庆。长江沿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大多依托于便利的河运条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B
3.C
【解析】
分析 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我国大陆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除西南部有少量的低矮丘陵外,全境地形坦荡,平均海拔高度只有4米左右,该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2.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为两翼,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读图可得,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则位于“箭头”位置的H是长江三角洲;故选:B。
3.读图分析可知,H地区的核心城市是上海市;上海市位于长江与东海的交汇之处,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选项C符合题意;
4.C
【解析】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为长江三角洲提供了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农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长江航运价值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有周庄、乌镇、杭州西湖等著名景点。所以不正确的是C。
5.B
【解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濒江临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即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地区,北侧是黄海,南侧是东海,B正确,南海靠近珠江三角洲,A错误,长江三角洲没有包括珠江和钱塘江,C、D正确,所以选B。
6.A
【解析】
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及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如近些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
7.B
8.B
【解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水乡”。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为两翼,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
7.读图可知,图中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江南水乡,,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故选:B。
8.剪纸所反映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扼长江出海口,濒临东海,处于江海交汇之地,有便利的水路运输,该地区矿产资源缺乏;故选:B。
9.C
【解析】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西南边疆.先后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成(都)?阿(坝)等许多工程艰巨的重要公路,进行分析解答。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我国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速公路是沪宁杭线。根据题意。故选:C。
10.A
【解析】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这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交通条件优越,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城市群,故选A。
11.C
【解析】
长江中下游地区之所以成为“鱼米之乡”,是因为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加上这里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成了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故选C.
12.B
【解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河流下游地区,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地势平坦开阔,河网密布,所以B正确。故选B
13.(1)香港、深圳、东海;
(2)水运便利、市场广阔;
(3)甲地科技水平较高、市场更广阔。
【解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工业基地,两地区虽然矿产资源缺乏,但利用其便利的水运和广阔的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地区。
(1)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珠江口东侧的香港特别行政区,B是香港北侧的深圳市,C是长江入海口的东海。
(2)甲表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乙表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共同的有利条件是水运便利,市场广阔等。
(3)近年来,台湾投资由乙地向甲地区转移,主要是由于甲地区的科技力量更雄厚,市场更广阔。
14.(1)河谷地带(或湟水谷地) 河套 甲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热量或气温,乙省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水源或降水。
(2)西宁 因为这里海拔高,气温低,所以花期会延迟。
(3)皖 淮 一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写出两条即可)
(4)京广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河流两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解析】
该题以读中国区域图和长江流域气候资料坐标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和限制因素;兰新高铁流经地区的自然景观、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长江流域发展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读图可知,A组队员考察时,发现甲省的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带(或湟水谷地),乙省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C河套平原上。甲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热量或气温,乙省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水源或降水。(2)读图可知,兰新高铁途经甲省的行政中心西宁,当列车穿越该省时,油菜花正盛开。队员们感到奇怪:济南在4月份油菜花就盛开了,这里7月份才开花,因为这里海拔高,气温低,所以花期会延迟。(3)读图可知,B组队员考察时,在丙省皖跨过淮河到达南方地区。该河与秦岭构成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写出该线的两条地理意义:一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写出两条即可)。(4)读图可知,从广州沿D京广高铁线到达长江流域,队员们发现这里有许多商品粮基地,结合图中信息分析长江流域发展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河流两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15.沪宁杭 江苏 上海 上海 太湖 秦山核电站 京沪
【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表示的是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基地。
(2)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长江北岸的江苏省,B是沪宁杭工业基地的中心-上海市。
(3)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是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泊是位于江苏省的太湖。
(4)本区最大的核电站是位于浙江省境内的秦山核电站。
(5)本区通往北京的铁路干线C的名称是连接北京和上海的京沪铁路。
16.太湖; 京沪; 上海; 西湖。
【解析】
根据长江三角洲: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进行分析解答。
读图分析可知:
(1)图中A代表的湖泊是太湖。
(2)南京是铁路干线①京沪线与长江交汇城市。
(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上海。
(4)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很发达,其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是杭州西湖和苏州园林。
17.江苏 浙江 下游 江海交汇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 辐射带动 京沪线 沪杭线
【解析】
(1)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的浙江省的北部。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之地。
(3)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该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
(4)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其核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5)经过该地区铁路线有京沪线和沪杭线,两条铁路线在上海交汇。
18.太湖; 杭州西湖; 上海宝山; 浦东; 京沪; 南京; 秦山; 杭州; 这里经济发达,资源匮乏,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浙江; 江西; 湖南; 贵州; 云南。
【解析】
根据沪宁杭地区是上海、南京、杭州及其附近地区的通称。以上海为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腹地广大。本区地处沿海中段和长江口,既可通过海运与东北、华北、华南乃至海外往来,又可通过内河航运与占全国1/5陆地面积、1/3人口的长江流域内各省市相沟通,还可通过铁路与中、西部地带的各省市相联系,经济影响几乎遍及全国,进行分析解答。
读图分析可知:
(1)湖泊A是太湖,它南部的杭州市有我国著名旅游胜地是杭州西湖。
(2)B为上海市,其新兴的钢铁基地位于上海市宝山区,上海市最大经济增长点是浦东新区。
(3)铁路C是连接北京和上海的京沪线,它在长江上与南京市相交会。
(4)D是秦山核电站,位于杭州湾岸边,在这里建立的原因是:这里经济发达,资源匮乏,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5)从B上海城市到昆明的铁路沪昆线沿途经过的省级单位有依次是: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贵州省和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