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同步练习(解析版)
《绿水青山看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台大型演播室益智类文化节目。节目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以山、水、林、田、湖、生命为载体,展现人地关系,感念乡土、乡情、乡愁。节目紧扣时代主题,展现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化中国。其中一个环节是“猜猜我在哪儿”。下面是四位嘉宾的描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位嘉宾与所在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A. B.
C. D.
2.根据四位嘉宾的描述可知
A.甲所在省区的温度带主要是中温带 B.乙所在省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C.丙所在省区的特色农业为绿洲农业 D.丁所在省区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为了更妤地进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海南省搭建了琼台基地等交流平台。下图为海南岛和金岛的位置及地形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与海南岛相比,台湾岛
A.离大陆近 B.纬度更低 C.位置偏北 D.面积较小
4.琼台两地农业合作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形类型单 B.水热条件相似 C.育种技术先进 D.海上交通便利
5.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是
①文化同脉
②民族同根
③语言相通
④陆地相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台湾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有关台湾岛地形及其影响的论述,正确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年平均气温中间高四周低 D.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7.台湾岛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产丰富,广泛种植热带和亚热带果树
B.毗邻港澳,港澳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C.盛产水稻,农业是台湾省的经济支柱
D.四面临海,航运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读沿北回归线大陆和台湾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8.该图①省份是( )
A.浙江省 B.海南省
C.广东省 D.福建省
9.据图分析,台湾岛的地形特点( )
A.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B.地势西高东低
C.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D.山脉为东西走向.
10.②海峡是重要的“海上走廊”,它连接了( )
A.渤海与黄海 B.黄海与东海
C.东海与南海 D.南海与渤海
读“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1.符合台湾岛沿北回归线一线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是
A.东段气温远高于西段 B.西段气温远高于东段
C.西段气温变化比东段剧烈 D.东段气温变化比西段剧烈
12.形成上题所述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影响程度 B.距海远近
C.海拔变化 D.纬度高低
13.图中有一山脉,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山脉的走向是
A.圆形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读“台湾铁路、城市和物产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到台湾岛旅游,能看到的景点是(??? )
A.日月潭 B.大三巴牌坊? C.吴哥窟 D.卢浮宫博物馆
15.根据图中铁路、城市、农产的分布,可知该地区人口集中于(??? )
A.东部 B.西部 C.中部 D.东北部
16.台湾有“东方甜岛”之称,其依据是(??? )
①地理位置②矿产资源③旅游资源④农产种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读台湾省略图和台湾经济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美称与台湾物产特点不相符的是(________)
A.海上米仓 B.水果之乡 C.东方甜岛 D.油棕之乡
(2)台湾的工业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部,因为这里是平原,地势低平,交通便利。
(3)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基本建立了以_______制造业为主体、以_______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根据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料、生产(加工)、产品的关系可判断①是_______,②是_________。你认为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什么?___________。
18.读台湾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海域A_____________,海域B_____________,C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___,岛屿D是_____________。
(2)台湾盛产水果,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简述其有利的气候条件。
(3)加强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可以为台湾的发展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节地理课上,老师首先展示了某岛的年降水量分布图,并说明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区域。
(1)这节课学习的区域是我国_____________省的主体。
(2)读图可知,该岛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东/西)部,其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地名)。
材料二 老师又展示了该岛的水系分布图。
(3)结合两幅图分析,推测出该岛山脉呈_____________走向。
(4)结合年降水量和地形特征分析,得出该岛森林资源、__________、水资源丰富。
20.读台湾省位置与范围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海域),B________(海域),C_______(海峡),D________(大洋),E_______(岛屿),F____(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2)台湾岛地形以_________为主,地势特点是______,图中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________
(3)_______(地形类型)约占台湾岛的1/3,多分布在台湾岛的_________地区。
(4)台湾地处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区。
(5)台湾岛河流水流湍急,_______资源丰富。岛内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
21.主要城市
(1)_______市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________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这里工商业发达,风景秀丽,旅游胜地有________风景区、_________风景区等。
(2)_______市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电力、冶金、化学工业、造船等。
(3)_______市是台湾省最早兴起的城市,也是重要的渔港和________工业基地。市内的______始建于1653年,为台湾省著名的古迹。
参考答案
1.D
2.A
【解析】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写的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景象;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写的是青藏高原的景观,被称为“日光城”的是拉萨,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省会;有“森林之海”、“海上米仓”、“东方甜岛”、“亚洲天然植物园”等众多美称的是台湾省,读图可知:A是黑龙江省,B是内蒙古自治区,C是云南省,D是台湾省,故选D。
2.甲所在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位于中温带;乙所在的省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丙所在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特色农业为河谷农业;丁所在的省区是台湾省,台湾省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故选A。
3.C
4.B
5.A
【解析】
3.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可知,与海南岛相比,台湾岛距离大陆更远,纬度更高,位置偏北,面积更大,故选C。
4.海南岛和台湾岛地形类型较为复杂;海南岛和台湾岛纬度位置较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是自然因素,育种技术先进是社会经济因素;海上交通便利是社会经济因素,故选B。
5.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是明清以来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所以海峡两岸文化同脉,民族同根,教育语言相通,故选A。
6.B
7.A
【解析】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其周围岛屿组成,位于东海与南海之间,是我国著名的宝岛,中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6.台湾岛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是中东部高西部低,河流大多发源于中东部,向西流入海洋,年平均气温南高北低,四周高中间低,故选B。
7.台湾岛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祖国大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比重较大,故选A。
8.C
9.A
10.C
【解析】
8.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图中是北回归线大陆和台湾地形剖面图,可判定①省份是广东省,故选C。
9.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读图可得,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平原,中部、东部为山地,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故选A。
10.读图可知,②是台湾海峡,它是连接东海和南海的重要水道,也是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故选C。
11.D
12.C
13.B
【解析】
11.由图可知,图中台湾岛东部等温线比较密集,西部等温线比较稀疏,这说明东部地区的气温比西部地区的气温差别大,变化剧烈,故选D。
12.台湾岛西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东部仅在沿海地区有平原,故是海拔因素导致了东部气温的变化,故选C。
13.图中气温走向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岛上主要的山脉是台湾山脉,台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故选B。
14.A
15.B
16.A
【解析】
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省内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7%。全省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14.阿里山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泊,也是台湾最有名的旅游景点。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旅游景点,吴哥窟是柬埔寨的旅游景点,卢浮宫博物馆是法国的旅游景点,故本题选A。
15.铁路、城市、农产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的平原地区,台湾岛西部是平原,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故本题选B。
16.图中经纬度指明台湾处于东半球的位置, 台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盛产甘蔗,因此有“东方甜岛”之称,故本题选A。
17.D 西 加工 电子信息 原料 产品 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
【解析】
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的经济,出口商品中纺织、电子电器、食品、石油化工产品占重要地位。旅游业是台湾重要经济来源。
(1)台湾省的农产品主要有水稻、小麦和甘蔗,在水果中,以香蕉、菠萝和柑橘为主体.所以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和“水果之乡”的美称。由于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棕生产国,被称为“油棕之乡”;故选D。
(2)台湾的工业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因为这里是平原,地势低平,交通便利。
(3)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基本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台湾以“进口-加工-出口”为主的经济形式,进口①原料,进行加工成②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
18.(1)台湾海峡 太平洋 闽 澎湖列岛
(2)台湾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
(3)促进台湾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等。
【解析】
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主体是台湾岛,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1)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B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A台湾海峡与C福建省相望,该省简称:闽;位于台湾岛西部海域的岛屿D是澎湖列岛。
(2)台湾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盛产水果,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
(3)加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可促进台湾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等。
19.台湾 东 火烧察 东北一西南 水能资源
【解析】
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主体是台湾岛,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1)据图中省区轮廓可知,该区域是我国的台湾省,简称:台,省级行政中心是台北。
(2)读图可知,台湾岛东部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其中火烧寮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3)台湾岛的地形以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2/3;台湾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分布在岛屿的东部和中部。
(4)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2/3,森林覆盖率达55%,森林资源丰富;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地势落差大,河流短小而急促,水能资源丰富。
20.东海 南海 台湾海峡 太平洋 钓鱼岛 福建省 山地 中东部高,西部低 河流流向 平原 西部 欧亚 太平洋 水能 浊水溪
【解析】
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主体是台湾岛,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1)读图可知,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A东海,南临B南海,东临D太平洋,西隔C台湾海峡与F福建省相望;图中E是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向,日本妄图侵占我国的钓鱼岛,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2)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2/3;由图中河流流向可知,台湾岛地势中东部高,西部低。
(3)台湾岛的平原面积较小,约占总面积的1/3,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台南平原是台湾岛最大的平原。
(4)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是个地震多发地带。
(5)台湾岛地势中东部高,西部低,落差较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岛内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
21.台北 交通 阳明山 北投温泉 高雄 台南 食品 赤嵌楼
【解析】
台湾的人口与主要城市:台湾全省人口2000多万,97%是汉族。他们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很早以前从福建、广东迁移过去的,少数民族主要为高山族。台湾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台北市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最大的海港。
(1)台北市是台湾省的省会及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这里工商业发达,风景秀丽,旅游胜地有阳明山风景区、北投温泉风景区等。
(2)高雄市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电力、冶金、化学工业、造船等。
(3)台南市位于台湾西南部的嘉南平原,是台湾省最早兴起的城市,也是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市内的赤嵌楼始建于1653年,为台湾省著名的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