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3 21:0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解析版)
1.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1955年万隆会议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更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 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 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顺利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3.以下是中国特色大国全方位外交的具体表现有(  )
①“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
②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
③二十国集团领导峰会
④亚信峰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时代》周刊把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行称为“漫长而刺激的旅行”,而不称之为“访问”。其主要原因是,尼克松来华前
A.中美长期处于对立状态
B.中国尚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
D.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5.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加强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由此形成的会议精神是
A.日内瓦精神 B.万隆精神 C.APEC精神 D.古田会议精神
7.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又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这体现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
A.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大力推行结盟外交政策
8.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中美关系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中美两国“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始于
A.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B.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C.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1979年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9.下图中,中美贸易额发生变化的关键是
A.美国需要中国产品
B.中国消费能力提高
C.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D.中美分歧已经消除
10.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 )
A.举办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11.某一份公报规定: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与这一份公报规定相关的外交成就是
A.尼克松访华
B.中美正式建交
C.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D.中日正式建交
12.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2年3月6日,一组非常新颖别致的图案出现在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如图所示。
(1)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达成的文件是什么?
(2)小历认为图7传递的信息是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他的看法正确吗?
请简单说明理由。
14.
材料一: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我国 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
﹣﹣《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在当选美国总统的三个月之后,特朗普明智决定美国政府坚持长期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并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通话中予以确认。
﹣﹣2017年2月15日《中国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美联合公报》是在①   城市签署的,签署这一公报时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②   和③   。该公报签署的历史意义是④   
(2)从材料一、材料二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双方达成的共识是什么?
(3)你认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15.探究问题。
材料一 苏联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不断扩军,大部分兵力部署在中苏边境对中国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同时,苏联在与美国对抗中显然占有上风,美国则由于在越南的战争无结果而无力与苏联抗衡。……中国领导人决心结束“文化大革命”以来的自我孤立。……与美国关系改善了,不仅可以购买美国的先进设备,也便于从美国的西欧盟国和日本进口类似的技术。此外,许多美国人也认识到,与中国恢复经济与文化联系,能够获得市场。
——摘编自哈里哈丁《脆弱的关系》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一直处于冰点状态。中美双方突然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都在释放善意,都急于改善与彼此之间的关系。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12月,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中美改善关系是国际形势变化的结果,是美国改变目前处境的需要,也是中国自身安全与发展的迫切需求。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开始改善时的中国领导人。
(2)从材料二表述的关于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的观点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空军一号 ”起飞不久,派驻机场的同志跑来报告说:外交部值班室来电话,说联大通过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决议”。
材料二 叶帅(叶剑英元帅)说:刚才基辛格在汽车里还对我讲,美国的两个提案肯定能得到半数以上的赞成票,中国进入联合国还得等一年。美国总统专机配备最先进的通讯器材,基辛格这时也一定会知道这个消息,不知他作何感想?
——引自:熊向晖《毛泽东“没有想到”的胜利回忆我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经过》
(1)材料一、二所述情形应发生在哪一年?其涉及到的新中国重大外交成就分别是什么?
(2)归纳上述成就的主要影响。
17.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也随之提高。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重返联合国)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在 (国家)的操纵下,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经过长期努力,1971年10月,(会议)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美交往)
(2)40年前的今天,中美两国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两国相互隔绝、敌对乃至冲突对抗的局面……40年来,两国历届领导人跨越风雨坎坷、总体保持稳定前行…
——“学习强国平台”
结合所学分析中美两国从“敌对——建交——总体保持稳定前行”的原因。
(全方位外交)
(3)结合以上图片及所学说说中国新世纪外交呈现怎样的特点?中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结合所学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突出外交成就的原因。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
材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我国的外交形势怎样?
(2)材料二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重返联合国,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1971年,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专题复习新中国的外交成就。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新时期以来,列表格分析比较加深理解。
2.C
【解析】
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更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 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 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建国初期,美国对我国采取敌对、封锁的政策,后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国外交开始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①“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②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③二十国集团领导峰会④亚信峰会,这四项内容都是中国特色大国全方位外交的具体表现。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故D符合题意;ABC包括不全面,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4.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采取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的措施,中美长期处于对立状态;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因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中,尼克松任总统后,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对外战略上实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故《时代》周刊把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行称为“漫长而刺激的旅行”,故A符合题意;中国尚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表述错误,故BC不合题意;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表述错误,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5.D
【解析】
1971年10 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6.B
【解析】
题干材料中“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即“求同存异”方针,这是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7.C
【解析】
依据题干选项“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又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不是新特点,故AB不合题意;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8.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领导人以战略家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重新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1979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所以答案选C
9.C
【解析】
根据图表数据可知,1972-1985年中美进出口贸易呈现不断上升的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双方的敌对时代结束,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经贸往来。所以C符合题意;AB项是推动中美进出口贸易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关键,不符合题意;中美分歧已经消除不符合史实,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0.C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C项符合题意;举办经济特区的时间是1980年,A项不符合题意;开发上海浦东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B项不符合题干的时间,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时间是2017年,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中有关台湾问题的规定是,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故C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的经济体制,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是我国提倡合作共赢的表现,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中国大国外交的表现,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1)《中美联合公报》。
(2)这一看法不正确。因为1971年尼克松访华,标志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是1979年元旦。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因此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达成的文件是《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访华是中美两国正式建交”。这一看法不正确。因为1971年尼克松访华,标志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是1979年元旦。
14.(1)①上海;②毛泽东和③尼克松;④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2)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
(3)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世界形势(世界格局);台湾问题。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时我国的最高领导人是毛泽东。2月21日下午,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两位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访问期间,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姬鹏飞外长同罗杰斯国务卿,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尼克松一行访问北京后,还访问了杭州和上海。2月27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就联合公报达成协议。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中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棘手的问题是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双方达成的共识。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要想的健康发展,美国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干涉中国内政;中美两国要加强团结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等。
(3)对题干材料与所学知识探究可知,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世界形势;台湾问题。
15.(1)毛泽东。
(2)观点一:中美改善关系是国际形势变化的结果论证: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美苏争霸是国际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并开展争取主权的斗争,西欧和日本等国经济迅速恢复等等。
观点二:中美改善关系是美国改变目前处境的需要论证: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缓慢,与苏联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有利于美国获得中国市场,美国对华政策失败,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
【解析】
(1)据材料一“苏联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不断扩军,大部分兵力部署在中苏边境对中国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同时,苏联在与美国对抗中显然占有上风,美国则由于在越南的战争无结果而无力与苏联抗衡。……中国领导人决心结束“文化大革命”以来的自我孤立。……与美国关系改善了,不仅可以购买美国的先进设备,也便于从美国的西欧盟国和日本进口类似的技术。此外,许多美国人也认识到,与中国恢复经济与文化联系,能够获得市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开始改善时的中国领导人是毛泽东。
(2)观点一:中美改善关系是国际形势变化的结果,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美苏争霸是国际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并开展争取主权的斗争,西欧和日本等国经济迅速恢复等等。
观点二:中美改善关系是美国改变目前处境的需要,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缓慢,与苏联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有利于美国获得中国市场,美国对华政策失败,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
16.(1)1971年
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或中美建交)
(2)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有利于中国为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建立世界新秩序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决议”“中国进入联合国”可知是1971年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依据材料二的“刚才基辛格在汽车里还对我讲,美国的两个提案肯定能得到半数以上的赞成票,中国进入联合国还得等一年。”结合所学可知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2)依据材料一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以及中美关系正常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17.(1)美国。
(2)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下,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或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日本、欧盟崛起对美国构成挑战,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等;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多极化趋势加强,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既互相合作,又相互竞争,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前行。
(3)特点: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拓展多边外交等;作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这日益重要的作用。
(4)综合国力的增强;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外交工作者的努力;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在美国的操纵下,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经过长期努力,1971年10月,(会议)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故填:美国。
(2)依据材料二“40年前的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正式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两个世界大国、10多亿人口之间近30年相互隔绝、敌视乃至冲突对抗的局面……40年来,两国历届领导人跨越风雨坎坷、总体保持稳定前行……”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下,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或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日本、欧盟崛起对美国构成挑战,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等;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多极化趋势加强,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既互相合作,又相互竞争,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前行。
(3)依据材料三图片反映的信息可知,“一带一路”战略,二十国集团领带人峰会等,表明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拓展多边外交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这日益重要的作用。
(4)依据所学概括可知,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有综合国力的增强;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外交工作者的努力;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
18.(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形式: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美国为首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多数国家认同,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解析】
(1)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而此时美苏冷战已经开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已经对峙,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必然遭到资本主义阵营的敌对。因此建国初我国的外交形式可分为两个方面来回答,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材料中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根据材料关键句子“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多数国家认同,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