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单元 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单元 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4 17:1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唐玄宗统治后期,腐败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武力夺权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导入新课第6课
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时间:
建立者:
建立方式:
定都: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驿兵变东京(开封)1.北宋的建立 太祖长拳应源于赵匡胤祖训练士卒的遗法真传,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编制成三十二势长拳。赵匡胤登基后成为一代帝王,昔日士卒犹觉此拳的珍贵,乃名之为“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宋太祖赵匡胤太祖轶事 北 宋 2.北宋的局部统一先南后北方针 宋太祖死后,其弟赵光义登基为帝,称宋太宗。
宋太宗时,灭吴越、闽南、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了局部统一。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1、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
2、北宋吸取五代藩镇的教训,怎样“尽夺藩镇之权”的?原因:藩镇太重,君弱臣强(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具体措施有: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宋太祖的困惑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第29到30页,找出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强化集权(1)军事上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针对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赵匡胤采取了哪些措施?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病之重;京师之病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
——范祖禹《范太史集》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
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
——《梁溪全集》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
——《续资治通鉴长编》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2)中央皇帝宰相中书门下
(行政权)加强皇权分化事权,削弱相权任用文官设置通判,分知州之权三年一换设置转运使,收地方财权(3)地方强化集权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2、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3、定期调换军队将领分化事权,削弱相权1、任用文官,三年一换
2、设置通判
3、设置转运使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在宋代,普遍受到人们尊重的阶层是 [ ]
A.士人(即 读书人) B.农民
C.武将 D.商人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 文臣 统兵,抑制武将。 2、发展文教事业,改革 科举制 。如:提高进士的地位,增加科举录取人数等。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朝科举考试图 两宋300年间,共取士达11万,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朝代。据《宋史宰辅表》统计,宋朝宰相133名,科举出身的123名。糊名、誊录宋朝四大书院依据史料,分析重文轻武政策对宋朝的影响。材料一:
“以书院而论,唐、辽、金加起来也不到宋朝的10%。”
—李裕民 《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材料二:
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稳固。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
有利:①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尚,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②强化了中央集权和皇权;
③扭转了五代十国尚武风气,有利
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注释:靖康之祸,1127年,金军(北方游牧民族)攻破东京,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不利:办事效率下降,财政支出增加宋朝政治的特点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这是宋朝政治制度最明显的特点。
(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分权”是宋太祖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不仅分武将的权,也分文官的权,避免任何一个官职、官员权力过重。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于镇压地方和农民反抗,但造成边防空虚,成为宋朝在对辽、西夏等战争中屡败的原因之一。1、我国河南开封市附近有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陈桥驿兵变遗址,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一幕。这“一人”是( )。
A、赵光义 B、赵匡胤 C、朱全忠 D、赵匡义
2、宋初大将曹翰写诗写诗曰:“曾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他发出这样的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
A、宋朝武将社会地位低下
B、宋朝武将待遇极差
C、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D、宋朝政府轻视武备军队BC达标训练3、历代封建统治者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宋太祖赵匡胤取得政权是通过下列哪一种方式( )。
A、割据军阀进行叛乱
B、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C、皇族内部争夺帝位
D、朝中大将发生兵变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