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童年的泥巴。)
2.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多读几遍。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
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分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朗读能手。
2.讨论。
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
四.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童年趣事。
第二课时
一.识写生字。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
3.学生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4.联系写字。
二.积累运用。
1.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谣和同学交流。
2.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三.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2.摘录文中优美语句。
《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之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回答课后题。
2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1、导入。
2、范读,思考,给课文分段。
3、自读课文,读准,找出不理解的词,读准。思考:课文中的我们干了什么?
4、同桌互读讨论问题,并互相纠正,读准。
5、指名读课文,分段读,纠错,词语理解指导。
6、再读课文
(1)找出课文中的童谣。
(2)捏泥巴捏了什么。
(3)给课文第二大段分两层。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与练习。
8、读课文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填空组词:
三五()()活()活()开()破()狼()虎()
爽()舒)()无()无()。
(3)根据课文填空:
()的大肥猪()的长耳兔()的小绵羊()的老爷爷()的老奶奶()的新媳妇。
9、小结:课文内容、写法、思想感情。同时指导理解文中“这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10、板书:
童年的泥巴
一(1、2) 总写:童年生活让人留恋
二(3、4、5)分写 童年的美好生活 3、4捏泥巴
5吃泥烘烤
三(6)总写 童年的日子像风一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说说课文写了童年的什么事。
2掌握本课12个生字的音、形、义及相关词的意,掌握5个生字的音。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掌握本课12个生字的音、形、义及相关词的意。
教学过程:
1、指名读课文。
2、复习:
(1)给课文分段。
(2)给课文第2大段分层。
3)说说课文写了童年的什么事。
3、指导读课文练习。
4、同桌互读课文练习,读准。
5、生字生字学习检查与指导:
撒(多音字)
狼 虑
狠 虚
限
6、感情朗读课文表演。
7、找出课文中的童谣,并搜集你知道的童谣,同桌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