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知识总结
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特点对比
串联 并联
电流 I=__I1=I2=…=In__ I=__I1+I2+…+In__
电压 U=__U1+U2+…+Un__ U=__U1=U2=…=Un__
电阻 R=__R1+R2+…+Rn__ =__++…+__
(2)几个常用的推论
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__大于__其中任一部分电路的总电阻.
②并联电路的总电阻__小于__其中任一支路的总电阻,且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③无论电阻怎样连接,每一段电路的总的消耗电功率P总是等于各个电阻消耗电功率之和.
④无论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变大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电动势
①电动势的计算:非静电力搬运电荷所做的功与搬运的电荷量的比值,E=;
②电动势的物理含义:电动势表示电源__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势能__本领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2)内阻:电源内部导体的电阻.
3.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①内容: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__正比__,跟内、外电阻之和成__反比__;
②公式:I=(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③其他表达形式
a.电势降落表达式:E=U外+U内或E=U 外+__Ir__;
b.能量表达式:EI=UI+I2r.
(2)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①一般情况:U=IR=R=,当R增大时,U__增大__;
②特殊情况:
a.当外电路断路时,I=0,U=__E__;
b.当外电路短路时,I短=____,U=0.
电路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习题精选
一、概念理解
1.判断正误
(1)电动势为矢量,其方向由电源负极指向正极.( × )
(2)电源的重要参数是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与电源的体积无关,与外电路无关.( √ )
(3)闭合电路中电流越大,路端电压越大.( × )
(4)在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 × )
(5)电路中某电阻大,该电阻的功率不一定大.( √ )
(6)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电源的效率越高.( × )
2.(多选)一个T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R2=120 Ω,R3=40 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内阻忽略不计.则( AC )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
3.2013年12月2日,我国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三号卫星的太阳能电池依靠光伏效应设计,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已知太阳能电池板的开路电压为800 mV,短路电流为40 mA.现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 Ω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电池板的电动势为800 mV
B.电池板的内电阻为20 Ω
C.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为800 mV
D.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为400 mV
二、考法精讲
一 闭合电路的功率及效率问题
电源总功率 任意电路P总=EI=P出+P内
纯电阻电路P总=I2(R+r)=
电源内部 消耗的功率 P内=I2r=P总-P出
电源的 输出功率 任意电路P出=UI=P总-P内
纯电阻电路P出=I2R=
P出外电阻 R的关系
电源的效率 任意电路η=×100%=×100%
纯电阻电路η=×100%
由P出与外电阻R的关系图象可知
①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Pm=;
②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
③当R
④当P出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中功率的最值问题
(1)定值电阻的功率P定=I2R
R为定值电阻,P定只与电流有关系,当R外最大时,I最小P定最小,当R外最小时,I最大P定最大.
(2)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
当R外=r时,P出功率最大.
(3)变化电阻的功率的最大值
利用等效思想,把除变化电阻之外的其他的定值电阻等效成电源的内阻r′,则变化电阻的功率即为等效以后的电源的输出功率,即当R变=r′时,P变有最大值.
[例1](2019·云南昆明模拟)如图所示,E=8 V,r=2 Ω,R1=8 Ω,R2为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阻值,问:
(1)要使变阻器获得的电功率最大,则R2的取值应是多大?这时R2的功率是多大?
(2)要使R1得到的电功率最大,则R2的取值应是多大?R1的最大功率是多大?这时电源的效率是多大?
(3)调节R2的阻值,能否使电源以最大的功率输出?为什么?
解析 (1)将R1和电源(E,r)等效为一新电源,则新电源的电动势E′=E=8 V,
内阻r′=r+R1=10 Ω,且为定值,
利用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结论知,当R2=r′=10 Ω时,R2有最大功率,即
P2max== W=1.6 W.
(2)因R1是定值电阻,所以流过R1的电流越大,R1的功率就越大.当R2=0时,电路中有最大电流,即
Imax==0.8 A,
R1的最大功率
P1max=IR1=5.12 W,
这时电源的效率η=×100%=80%.
(3)不可能.因为即使R2=0,外电阻R1也大于r,不可能有的最大输出功率.本题中,当R2=0时,外电路得到的功率最大.
答案 (1)10 Ω 1.6 W (2)0 5.12 W 80% (3)不能 理由见解析
二 电路的动态分析
1.动态分析特点
断开或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电阻增大或减小导致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等的变化.
2.电路动态分析的方法
(1)程序法
电路结构的变化→R的变化→R总的变化→I总的变化→U端的变化→固定支路的变化→变化支路I、U、P的变化.
(2)“串反并同”结论法
①所谓“串反”,即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反之则增大.
②所谓“并同”,即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反之则减小.
即:←R↑→
(3)极限法
对于因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滑至两个极端去讨论.此时要注意是否出现极值情况,即变化是否是单调变化.
(4)特殊值法
对于某些电路问题,可以代入特殊值进行判定,从而得出结论.
[例2](2019·东北育才模拟)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电源内阻为r,串联的固定电阻为R2,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为R1,电阻大小关系为R1=R2=r,则在滑动触头P从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B )
A.电路中的总电流先增大后减小
B.电路的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
C.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D.滑动变阻器R1上消耗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由图可知滑动触头两侧的电阻为并联关系,P滑到ab中点时并联电阻最大,所以滑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先增大 后减小,故电路的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电路中的总电流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错误;由于外电路总电阻先增大 后减小,故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选项B正确;当R外=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设R1两部分的并联总阻值为R′1,R′1+R2先增大后减小且一直大于r,故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错误;把R2视为电源内阻,R′1先增大后减小且一直小于R2+r,故滑动变阻器R1上消耗的功率先增大 后减小,选项D错误.
电路动态分析思路
三 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
1.电容器的简化处理:简化电路时可以把电容器所处电路作为断路,简化电路时可以去掉,求电荷量时在相应位置再补上.
2.电阻的简化处理:电路稳定后,与电容器同支路的电阻是一个等势体,相当于导线.
3.电荷变化量的计算: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若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若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它连接的电路放电.可由ΔQ=CΔU计算电容器上电荷量的变化.
[例3](2019·重庆诊断)(多选)如图所示,C1=6 μF,C2=3 μF,R1=3 Ω,R2=6 Ω,电源电动势E=18 V,内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电势相等
B.开关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流是2 A
C.开关S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
D.不论开关S断开还是闭合,C1带的电荷量总比C2带的电荷量大
解析 S断开时外电路处于断路状态,两电阻中无电流通过,电阻两端电势相等,由图知a点电势与电源负极电势相等,而b点电势与电源正极电势相等,选项A错误;S断开时两电容器两端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动势,而C1>C2,由Q=CU知此时Q1>Q2,当S闭合时,稳定状态下C1与R1并联,C2与R2并联,电路中电流I==2 A,此时两电阻两端电压分别为U1=IR1=6 V、U2=IR2=12 V,则此时两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C1U1=3.6×10-5C、Q2′=C2U2=3.6×10-5C,对电容器C1来说,S闭合后其两端电压减小,所带电荷量也减小,故选项B、C正确,D错误.
四 两种U-I图线的比较及应用
电源U-I图象 电阻U-I图象
图形
物理意义 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规律 电阻两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规律
截距 与纵轴交点表示电源电动势E,与横轴交点表示短路电流 过坐标轴原点,表示没有电压时电流为零
坐标的乘积UI 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 表示电阻消耗的功率
坐标的U、I比值 表示外电阻的大小,不同点对应的外电阻大小不同 每一点对应的比值均等大,表示此电阻的大小不变
斜率的绝对值 内电阻r 电阻大小
[例4](2019·上海徐汇模拟)图甲为某元件的U-I特性曲线,把它连成图乙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E=5 V,内阻r=1.0 Ω,定值电阻R0=4 Ω.闭合电键S后,求:
(1)该元件的电功率;
(2)电源的输出功率.
解析 设非线性元件的电压为U,电流为I,由欧姆定律得
U=E-I(R0+r),代入数据得U=5-5I,
画出U=E′-Ir′=5-5I图线.
如图所示,两图线交点坐标为(0.4 A,3.0 V).
(1)该元件的电功率
PR=UI=3.0×0.4 W=1.2 W.
(2)电源的输出功率
P=PR0+PR=I2R0+PR=0.42×4 W+1.2 W=1.84 W.
答案 (1)1.2 W (2)1.84 W
分析U-I图象的一般思路
(1)明确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
(2)明确图象的截距、斜率及交点的意义.
(3)找出图线上对应状态的参量或关系式.
(4)结合相关概念或规律进行分析、计算
五 电路故障的分析与判断
1.故障特点
①断路特点:表现为路端电压不为零而电流为零;
②短路特点:用电器或电阻发生短路,表现为有电流通过电路但用电器或电阻两端电压为零.
2.检查方法
①电压表检测:如果电压表示数为零,则说明可能在并联路段之外有断路,或并联路段短路;
②电流表检测:当电路中接有电源时,可用电流表测量各部分电路上的电流,通过对电流值的分析,可以确定故障的位置.在运用电流表检测时,一定要注意电流表的极性和量程;
③欧姆表检测:当测量值很大时,表示该处断路,当测量值很小或为零时,表示该处短路.在运用欧姆表检测时,电路一定要切断电源;
④假设法:将整个电路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某种故障,运用闭合电路或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进行推理.
[例5](2019·吉林长春诊断)如下图是某同学连接的实验实物图,L1、L2灯都不亮,他采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故障检查.
(1)应用多用电表的直流挡进行检查,选择开关置于10 V挡.该同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在测试a、b间直流电压时,红表笔应接触__a__(选填“a”或“b”).根据测试结果,可判定故障是__D__.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cd段断路 D.df段断路
表1
测试点 电压示数
a、b 有示数
b、c 有示数
c、d 无示数
d、f 有示数
表2
测试点 指针偏转情况
c、d
d、e
e、f
(2)(多选)将开关断开,再选择欧姆挡测试,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那么检查出的故障是( BD )
A.灯L1断路 B.灯L2短路
C.灯L1、L2都断路 D.d、e间导线断路
解析 (1)应用多用电表判断电路故障,首先要正确使用多用电表,对多用电表而言,电流应从红表笔流入该表内,由题图能看出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可知红表笔应接触a.由表1条件可知,d、f间有示数,则d—c—a—干电池—b—f间无断路,故d、f段断路,选项D正确;若灯L1短路或灯L2短路,不会造成L1、L2灯都不亮,选项A、B错误;若cd段断路,则d、f间不会有示数,选项C错误.
(2)由表2可知,c、d间有一定的电阻但不是很大,灯L1既不短路也不断路,选项A、C错误;d、e间存在很大电阻,表明d、e间导线断路,选项D正确;e、f间电阻为零,则灯L2短路,选项B正确.
三、递进题组
1.如图所示,C为两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1,R2的滑片处于各自的中点位置时,悬在电容器C两极板间的带电尘埃P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要使尘埃P向下加速运动,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B )
A.将R1的滑片向左移动 B.将R2的滑片向左移动
C.将R2的滑片向右移动 D.将闭合的开关S断开
解析 尘埃P受到重力和电场力而平衡,要使尘埃P向下加速,就要减小电场力,故要减小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电路稳定时,滑动变阻器R1无电流通过,两端电压为0,故改变R1的电阻值无效果,故选项A错误;变阻器R2处于分压状态,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变阻器R2左半段的电压,故要减小变阻器R2左半段的电阻值,变阻器R2滑片应该向左移动,故选项B正确,C错误;将闭合的开关S断开,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大到等于电源电动势,故P向上加速,选项D错误.
2.(2019·浙江杭州模拟)(多选)如图所示,图中直线①表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图中曲线②表示该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电源的电动势为50 V
B.电源的内阻为 Ω
C.电流为2.5 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15 Ω
D.输出功率为120 W时,输出电压可能是30 V
解析 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为U=E-Ir,显然直线①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r,纵轴的截距为电源的电动势,从题图中看出截距为50 V,斜率的绝对值等于r= Ω=5 Ω,选项A正确,B错误;当电流为I1=2.5 A时,由回路中电流I1=,解得外电路的电阻R外=15 Ω,选项C正确;当输出功率为120 W时,由题图中P-I关系图线中看出对应干路电流可能为4 A,再从U-I图线中读取对应的输出电压可能为30 V,选项D正确.
3.如图所示,电灯L1、L2原来都正常发光,在两灯突然熄灭后,用电压表测得c、d间电压比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增高,故障可能是(假设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 B )
A.a、c间断路 B.c、d间断路
C.b、d间断路 D.b、d间短路
解析 因电路中L1、L2、R及电源串联,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两灯不亮,故电路中必是断路,选项D错误.电路中无电流,但c、d间电压升高,是因为c、d间断路,c、d两点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等电势.故选项B正确,A、C错误.
四、典例诊断
[例1](2018·贵州贵阳诊断·6分)图中电源的电动势为6 V,内阻为1 Ω,R1为2 Ω,R2全阻值为3 Ω,闭合开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R2为1 Ω时,R1消耗的功率最大
B.通过改变R2的阻值,路端电压的最大值为5 V,最小值为4 V
C.R2的阻值越小,R1消耗的功率越大
D.当R2的阻值为3 Ω时,R2消耗的功率最大
[规范答题]
[解析] R1为定值电阻,只有当通过R1的电流最大时,其消耗的功率才最大,因此当R2=0时,R1消耗的功率最大,A说法错,C说法正确;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路端电压U=E,代入数据计算知B说法是正确的;将定值电阻R1当作电源内阻的一部分,则当R2=R1+r=3 Ω时,电源对R2的输出功率最大,即R2消耗的功率最大,D说法是正确的.本题答案为A.
[答案] A
五、规范迁移
1.功率为10 W的发光二极管(LED灯)的亮度与功率为60 W的白炽灯相当.根据国家节能战略,2018年前普通白炽灯应被淘汰.假设每户家庭有2个60 W的白炽灯,均用10 W的LED灯替代,估算出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 B )
A.8×108 kW·h B.8×1010 kW·h
C.8×1011 kW·h D.8×1013 kW·h
解析 假设每天照明5小时,每户家庭每天节能50×2×5 W·h=0.5 kW·h,每年节能约0.5 kW·h×365=183 kW·h,全国约有4×108户家庭,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183 kW·h×4×108=7.32×1010 kW·h,与选项B的数值最为接近,故选项B正确.
2.(2019·湖北高校联考)(多选)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L1、L2为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R为定值电阻,阻值为7.5 Ω.当并关S闭合后( CD )
A.L1的电阻为 Ω B.L1消耗的电功率为7.5 W
C.L2的电阻为7.5 Ω D.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 W
解析 S闭合后,L1两端的电压为3.0 V,由乙图可知,I1=0.25 A,故P1=0.75 W,R1=12 Ω,故选项A、B均错误;由电路图可得L2的电压与电流关系为U=3.0-7.5I,在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上画出该电压电流关系,如图所示,两图线的交点表示出了此时L2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的大小,由图知U2=1.5 V,I2=0.2 A,所以R2== Ω=7.5 Ω,P2=U2I2=1.5×0.2 W=0.3 W,故选项C、D正确.
六、实战演练
1.(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 V,内阻为2 Ω,四个电阻的阻值已在图中标出.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C )
A.路端电压为10 V
B.电源的总功率为10 W
C.a、b间电压的大小为5 V
D.a、b间用导线连接后,电路的总电流为1 A
解析 开关S闭合后,外电路的总电阻为R=10 Ω,路端电压U=R=×10 V=10 V,选项A正确;电源的总功率P==12 W,选项B错误;由于两条支路的电流均为I′= A=0.5 A,因此a、b两点间的电压为Uab=0.5×(15-5) V=5 V,选项C正确;a、b两点用导线连接后,外电阻R′=2× Ω=7.5 Ω,因此电路中的总电流I== A=1.26 A,选项D错误.
2.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C )
A. B.
C. D.
解析 当开关S断开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E,所带的电荷量Q1=CU=CE;当开关S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E,所带的电荷量Q3=CE.所以=,选项C正确.
3.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均为可变电阻,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平行板电容器C的极板水平放置.闭合电源键S,电路达到稳定时,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板之间静止不动.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油滴仍能静止不动的是( B )
A.增大R1的阻值 B.增大R2的阻值
C.增大两板间的距离 D.断开电键S
解析 设油滴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两板间距离为d,当其静止时,有q=q=mg;由题图知,增大R1,UR1增大,油滴将向上加速,增大R2,油滴受力不变,仍保持静止;由E=知,增大d,U不变时,E减小,油滴将向下加速;断开电键S,电容器将通过R1、R2放电,两板间场强度小,油滴将向下加速,故只有选项B正确.
4.(多选)如图,电路中定值电阻阻值R大于电源内阻阻值r.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理想电压表V1、V2、V3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ΔU1、ΔU2、ΔU3,理想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ΔI,则( ACD )
A.A的示数增大 B.V2的示数增大
C.ΔU3与ΔI的比值大于r D.ΔU1大于ΔU2
解析 滑片向下滑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变减小,由I=,A表示数增大,故选项A正确;V2表测量的是电源的输出电压U2=E-Ir减小,故选项B错误; U3=E-Ir-IR,则有ΔU3=ΔI(R+r),ΔU3与ΔI的比值等于R+r,大于r,故选项C正确.ΔU2=ΔIr , ΔU1=ΔIR,又因为题目告知R>r ,得ΔU1大于ΔU2 ,故选项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