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5 自行车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5 自行车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14 09:4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行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自行车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探究主题:
组织学生开展对齿轮工作方式的探究,了解简单的机械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学会一种观察方法:从局部到整体,发现并分析自行车上更多的机械种类和作用。
了解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用已认识的各类机械和机械的作用,分析常见机器,如:自行车机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懂得利用工具改善生活质量。
【教学重点】
对齿轮结构的研究。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建模:制作齿轮;
2. 初步认识齿轮。
教学难点:
1. 知道齿轮的工作方式:齿轮传动、链传动;
2. 建立机器传动系统的概念,了解齿轮在自行车传动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观察有序:从局部到整体是一种开展细致研究的好办法。
激发学生对工程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细致分析、积极改进自行车的兴趣。
懂得利用工具改进机器,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准备】
电教设备:智慧教室、投影仪、
电教素材:教学PPT、
分组探究材料:绘图工具、剪刀、胡萝卜、汇报表格
一、谈话导入、情景模拟
中国是自行车大国,今天我们的研究对象就是自行车,在座的同学骑过自行车的请举手,很好大家都有骑自行车的体验。
下面请大家坐在座位上模拟骑自行车:
场景一:风景真好,我们骑自行车兜兜风;
场景二:想起有约会,不能迟到;
场景三:哎呀,来不及了,快!
场景四:红灯!
教师提问:公路行车,注意安全!大家为什么蹬脚踏板,自行车是怎么工作的呢?
设计意图
收集学生生活体验,提取学生的前概念,唤醒学生头脑中沉睡的信息,明确探究主题,抓住学生注意力。
二、认识齿轮、猜测作用:
1. PPT展示自行车
看!这就是我们常用的自行车,它是由多种简单机械组成的机器,那么它各部分起什么作用,运用到了哪些简单机械呢?今天我们采用局部到整体的方法来探究发现。
2. PPT 介绍齿轮
请看,这个零件叫齿轮,请看他有什么特点?
是指这种轮缘上有齿能连续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
PPT上板书:轮齿、齿槽
3. PPT 探讨齿轮的运用
大家在哪里见过齿轮呢?它是怎么工作的?齿轮工作时有什么特点
4. PPT那么自行车上的齿轮在哪里呢?请大家观察。
5. 猜测:齿轮在自行车上有什么作用。(传递动力)
设计意图
1. 从认识上知道齿轮只是自行车上的一种零件,这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进行研究的开始。
2. 引导学生观察齿轮的结构及工作情况: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二是了解结构便于之后正确表述。
3. 猜测是真实研究的初步落实,让学生有了明确的探究对象、目标,产生建模的需求。
三、头脑风暴:制作齿轮,加深认识:
任何猜想都要进行检验,才能定论。大家准备怎么研究?
1. 学生提出研究方案:分组讨论
2. 列举需要的材料:
3. 出示胡萝卜:你能用它来制作齿轮吗?你是怎样想的。
4. 制作并展示
5. 讨论:你觉得谁制作的齿轮最有特色?现在我们有了那么多的齿轮可以开始研究齿轮的作用了吗?(分组讨论)
6. PPT 发现问题:同一台机器上的齿轮必须匹配,每个部分都要经过精密的计算。
设计意图
关于建模材料进行了反复选择,胡萝卜切片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横切和纵切两种解剖方法,图形的变化,认识到齿轮是在圆形的基础上做出改变,初步发现齿数、齿距、齿宽、齿高等数据,了解制作齿轮前进行设计的必要性,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工程与技术方面的运用广泛,领略到科学课中的数学之美。
四、提供标准件、开展研究:
1. (展台)展示材料,由学生组装实验,验证猜想:是否能传递动力。
2. 畅谈意外发现:转动方向,转动速度
3. PPT介绍齿轮传动
4. 教师提问:假设请你设计大小不同的齿轮: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两圈,你会怎么做?
5. PPT 自行车上是使用的齿轮传动方式吗?链条有什么作用?
自行车的传动装置主要运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设计意图
1. 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制作带来的乐趣,充分认识到齿轮的结构,可在齿轮咬合的探究过程中发现了齿轮的不足,发现齿轮的制作技术急需完善,发现数学在工程学中的作用,丰富了科学学科的教学内涵;
2. 在明确的实验方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连接齿轮等材料,实验中请学生运用平板记录有价值的实验现象,教师注意收集实验中有价值的齿轮运作信息,努力时随后的实验汇报内容,多样精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解齿轮咬合时转动方向的特点,大小齿轮工作时的转速,在展示交流中拓宽认识,习得长处。
五、运用拓展
1. 设计一辆自行车:人保持匀速踏脚踏板,但自行车前进速度可以发生变化的自行车。
2. 分组讨论:
3. 汇报方案:
4. PPT 展示变速自行车的传动系统。
设计意图
拓展部分:设计人保持匀速踏脚踏板,但自行车前进速度可以发生变化的自行车,让研究成果得到运用,认识得到提升,让知识接地气。
六、结语
今天,我们从自行车的齿轮开始研究,发现了齿轮工作的特点、两种传动方式。自行车上还有很多装置,它们又是这么协调工作的呢?里面又使用了哪些简单机械呢?请大家继续今天的研究方法去发现。
【教学评价】
本节课师生一直沉浸在新奇、探究、喜悦的氛围中:
建模让学生体验了身边事物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变化,剪刀在制作过程的或剪、或刻、或挖,制作的作品充满了个人思想;
2.在自制齿轮的咬合实验中,大家发现小组内的齿轮不相匹配,引发的讨论让人惊喜连连,数学知识成为制作齿轮的技术支撑,科学课堂的STEM特色就此呈现;
3.大小两个标准件(齿轮)的研究中,大家小组合作、组际联动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研究成果精彩纷呈,齿轮的工作方式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说明实验方案的设计是成功的,大部分猜测得到验证;
4. 讨论、展示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得到发展的空间。
【教学反思】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对机械深入研究的热情,让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具有STEM特色的活动课程常常出现时间控制上的问题,有的活动仅需一、二十分钟,有的则会超出四十分钟,比如,本课基于齿轮研究基础上的关于“人匀速踏脚踏板,但自行车前进速度可以发生变化的自行车”的设计只能做为拓展内容呈现,如果40分钟能延长,我即可趁热打铁,通过画图、辩论,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将探究成果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