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观察、描述矿物》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怎样观察、描述矿物》的教学设计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怎样观察、描述矿物》这一课就是通过观察矿物的光泽、观察矿物的软硬、条痕两个主要的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充分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掌握几种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已有的一些生活经验,通过认知和学习,提升到掌握科学的方法,并在课堂上得以应用,后续继续延伸,把课堂上学习来的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变成了自己的一种技能,在实验交流时通过学生互评,提高技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生这样的亲历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本课是技能训练型课堂教学。本课活动内容是指导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的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了解一些矿物的特性。
由于不同矿石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不同,因而反映出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形态特征。本课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观察、描述矿物的光泽、软硬和条痕。矿物的特性具体体现在形态、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发光性、硬度、解理与断口、韧性、密度、磁性、导电性、易燃性、味觉、嗅觉、触感等方面。由于学生的水平,教科书中只指导学生从条痕、软硬、光泽、透明度等几个主要的方面观察和描述矿物。教科书要求学生测试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光泽、软硬和条痕,并通过与泥土、铜钥匙、玻璃、蜡烛、丝绸的光泽进行比较和实际操作,类比出像××光泽,然后再进行软硬的比较学习,测试的结果是石英、长石的硬度为硬,云母为软。如果还要区别石英和长石谁更硬一些,可以把石英和长石互相刻画,也就是两种方法结合运用。从“互相刻画”到“测试硬度等级”,是把测试的方法从学生的经验人手,然后引导到科学的方法上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测试方法得到了拓展,能力也提升了一步。条痕的教学相对简单,但又让学生比较吃惊地发现: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比起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但是由于备课时间不够充裕,深颜色的矿物比较难找,因此在备课的时候,考虑到矿物的特殊性和有代表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深入领悟,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我选择了“云母、萤石和石膏”,使它们在光泽、条痕与硬度上各显特色。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科学课已经着重培养学生用五官去观察和研究事物,因此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在生活和学习中对如何观察和描述矿物有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同学们对于岩石和矿物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对奇珍异宝特别感兴趣,对于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欲望尤为重要。本课以技能训练为重点,力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策略】
本课力求用一个驱动性问题或任务(课题)来统领,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从内心想探究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当知道学习目标后,追随着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从光泽的辨别、软硬的区分以及条痕的刻划与观察,获取观察和描述矿物的几种方法,并在课堂上通过实际的操作与甄别,获得技能与经验,拓展课外延伸。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描述矿物的光泽、软硬和条痕方面的特征;
2、能够说出不同矿物光泽、软硬和条痕是不同的;
3、能够理解矿物的软硬和条痕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科学探究目标:
1、会观察矿物光泽、软硬、条痕的方法;
2、能够对3种或以上矿物的光泽、软硬、条痕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
3、能够在观察过程中进行记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对观察矿物产生研究的欲望和兴趣;
2、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记录和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观察描述矿物的光泽、软硬和条痕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观察、比较、描述矿物的光泽和软硬。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 铁片、铜片、铝片、煤、矿物项链、矿物展板2块以及学生的探究材料一批。
学生准备:
学生每组摆放三种不同的矿物(萤石、石膏、云母)、手电筒、一块瓷板、铜钥匙、小钢刀、泥土、蜡烛、玻璃、丝绸、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探究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情景导入。
(课前)播放大自然中的常见矿物。
谈话引入课题:
1、老师戴着几串水晶项链.
2、你们笑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项链吗?你是怎样辨别矿物的?
3、引导学生归纳观察项链上的矿物的颜色、大小、形状等。(板书辨别矿物的方法)
(从学生进入课室时就开始播放,营造氛围)
(学生偷笑)
1、学生观看课件,说说自己刚才所看到,和对矿物的一些初步认识。
2、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岩石和矿物之美,并通过老师的有趣的出场,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交流初步了解学生原有观察矿物的一些方法。
3分
二、观察、描述矿物的光泽。
1、谈话:辨别事物我们一般都会从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开始,由于矿物有自己本身的特点,所以我们这节课,学习几种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和描述矿物。(板书课题)
2、板书光泽、软硬和条痕。
3、呈现光泽的概念——物体的反光现象。
演示:让水晶玻璃“闪闪发光”。
你观察到什么?(这种像镜子一样的反光就是玻璃光泽)。板书:玻璃光泽
问:其他物体有没有反光的现象呢?
4、强调:每一种能看得见的物体其实都在反光,都有光泽只是有的物体反光很强,像镜子那样,而有的物体的反光很弱,光线很分散,像泥土。
5、观察不同物体的反光。
演示:用研究玻璃的方法,观察研究铜钥匙、泥土、蜡烛、丝绸等物体的透光与反光。板书:金属光泽、泥土光泽、油脂光泽、绢丝光泽。
6、请你用刚才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萤石、石膏和云母的光泽,能说说你的肉眼判断吗?
7、指导学生进行小组研究,观察和操作辨别光泽的活动。
8、指导学生个别汇报。
1、学生观察回答。“闪闪发亮”
2、学生回答:有的有反光有的没有反光。
3、师生对话。
4、学生举手说出自己的判断。
5、学生分小组观察并操作辨别这三种矿物的光泽。
小组到讲台汇报,并示范一种矿物探究的过程。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观察“用手电筒照射玻璃”发生的现象,让学生了解物体反光的现象,并能够用相应的名称描述出来。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用“观察玻璃的方法”来研究其它的物体,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要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清楚,这里隐含着一种比较描述的方法。这对于描述矿物有着重要作用。
先自己作出判断,再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辨别,更有效率。
15分
三、教师示范、引导观察、描述矿物的软硬和条痕。
1、观察和描述矿物的软硬
问:你有什么方法比较萤石、石膏和云母的软硬呢?
(1)比较铜片、铁片和铝片的软硬。
演示:铜片、铁片和铝片三种物体相互刻划。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2)演示: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刻划矿物。
问: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每种矿物的软硬是不一样的,怎样区别呢?
让学生知道还可以借助其他工具进行辨别。
2、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条痕
(1)用铅笔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划一划,看条痕的颜色与笔芯的颜色有何区别?
(2)用萤石、石膏和云母在白色瓷板上摩擦,有什么发现?这些条痕的颜色与矿物外表的颜色一致吗?
1、学生思考并回答。
2、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并说说自己的看到的现象。
3、学生寻求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师生对话
因为这节课的难点是指导学生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因此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更能使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清楚,为分组实验结果汇报时做铺垫的作用。
互相刻划是比较矿物之间软硬的一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10分
四、小组活动,观察、描述矿物的软硬和条痕。
1、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同学们观看了老师演示的小实验,认识了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现在,每个小组桌面都有一些萤石、石膏、和云母,请你们运用刚学到的方法,认真观察、描述它们的软硬和条痕,从中你能有什么小发现呢?把观察后的结果填写在小卡片上。
2、组织研讨。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大家都做得很好,每个同学都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现在请大家来发表你们小组的研讨结果: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是怎样描述的?
1、学生拿出组内的萤石、石膏、云母、刻刀等用具进行自主观察、自主学习;老师在各个小组之间巡回,观察他们的活动,倾听他们的议论,注意谁在解释、谁在倾听、谁在争论。学生填写实验卡片。
2、学生发言,说出自己对萤石、石膏、和云母的软硬和条痕的观察情况,描述观察结果,抽小组将研究结果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
观察、描述矿物的软硬和条痕两个实验让学生一起做,让学生更加独立自主观察、研究,小组内组员组织紧密,更加详细地进行记录,探究更深入更有效。
10分
五、课堂延伸。
问:现在大家能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和描述我带来的矿物项链啊?
相信你们家里也收藏不少奇石异宝吧?回家不妨用我们的科学方法来观察和描述一下它,并制作矿物小卡片。
学生说说自己收藏的岩石和矿物。
通过布置学生做一张矿物资料卡,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矿物和岩石的兴趣,同时又不忘拓展学生研究、学习的范围,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研究、去发现,把科学研究的探究活动变成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2分
板书设计。
怎样观察、描述矿物
绢丝光泽
玻璃光泽 软 手指甲
金属光泽 光泽 矿物 软硬 较软 铜钥匙
泥土光泽 较硬 小刀
油脂光泽 条痕 硬
【对教学设计的自我分析】
科学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一样,它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往往教师运用图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创设下,教师“逼”出来的“我想研究……为什么……”或“我想研究……怎么样……”经常都是些脱离学生实际体验的问题,它们不是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困惑和矛盾而自然产生的,学生成为牧童牵引下的小羊羔。在活动上碰到的问题与之相比更适合科学教学,解决问题成为学生自身的迫切需要,学生特别想知道是自己观察正确,还是别人的正确,也促使学生能够认真实验。
三年级的科学课已经着重培养学生用五官去观察和研究事物,因此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在生活和学习中对如何观察和描述矿物有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同学们对于岩石和矿物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对奇珍异宝特别感兴趣,对于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欲望尤为重要。本课以技能训练为重点,力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生在亲历实验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或许学生的实验不尽如人意,但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基础。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投身和亲历探究实践之后所获得的,应该珍视。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做”中理解科学,体会科学是怎么回事,通过“做”让学生体会科学的真谛。这才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探究。
观察记录表
活动一:
请同学们拿着矿物与丝绸、蜡烛、铜钥匙、泥土、玻璃进行比较,看看矿物的光泽与什么物体相近,并填表。
石 膏
云 母
萤 石
光泽
像( )光泽
像( )光泽
像( )光泽
活动二:
1、请同学们用手指甲、铜钥匙、小钢刀对矿物进行刻划,对照软硬程度填写在相应的格子中。
2、请同学们把矿物在瓷片的背面划出条痕,把条痕的颜色和矿物的颜色记录起来。
石 膏
云 母
萤 石
硬度
条痕颜色
矿物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