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桃花源记》2课时课件(39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桃花源记》2课时课件(39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4 11:14: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桃花源记》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
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首先,看PPT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私谥靖节,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代表作有散文《桃花源记》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三、文题解说
“桃花源”交代了写作的对象,“记”是一种文体,主要是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等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四、结合注释、疏通课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沿着,顺着。行:前行,走。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见。夹岸:溪流两岸。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杂:别的,其他的。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的样子。
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甚:很,非常。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对……感到惊异。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复:继续。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欲:想要。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林:代指桃花林。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便:于是,就。得:发现。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若:好像……似的。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便舍船,从口入。
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
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初极狭,才通人。
初:起初,刚开始。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仅仅,只。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复:又,再。行:行走。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平:平坦。旷:开阔;宽阔。屋舍:房屋。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之:这。属:类。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种作:指世代耕种劳作的人。衣着:穿着打扮。悉:全,都。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并:都。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乃大惊:于是很惊讶。乃:于是就。大:很,非常。从来:从……地方来。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具:全都。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要(yāo):通“邀”,邀请。
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咸:副词,都,全。问讯:打听消息。
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云:说。先世:祖先。率:率领。妻子:(古今异义)古义:指妻子、儿女。“妻”“子”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邑人:同县的人。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复:再,又。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遂:于是。间隔:隔断,隔绝。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今:现在。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为:给。具言:详细地说。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叹惋:感叹,惋惜。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余:其余,剩余。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停:停留。辞:辞别。去:离开。语:告诉。不足:不值得。为:介词,向、对。
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既:已经。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及:到达。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诣(yì)太守:指拜见太守。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即:立即。遣:派遣。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遂:终于。复:再。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高尚:品德高尚。士:隐士。也:表判断。欣然:高兴的样子。规: 计划,打算。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未:没有。果:实现。未果:没有实现。寻:不久。终:死亡。问津:问路,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本义渡口。
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五、文言知识积累
一词多义
出:
(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
寻:
(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
(1)便舍(shě)船:离开。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
(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
(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
(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
为:
(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作为。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读wéi,介词,对、向。
遂:
(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3)后遂无问津者:就。
得:
(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2)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闻:
(1)鸡犬相闻:听见。
(2)闻有此人:听说。
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
间隔(古义:间离隔绝; 今义:空间或时间上的隔绝)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语(yù)云:名词作动词,告诉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具:通“俱”,完全、详尽
出自本文的词语:
世外桃源:指环境幽静或安逸的地方。
豁然开朗: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
与世隔绝:不与人来往,或已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事物。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第二课时
六、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七、用课文原句回答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林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景优美)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曲折、隐蔽、幽深)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八、问题探究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2.描写桃花林的美景有何作用?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从第2段作者对桃花源所见所闻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的这些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这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中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4、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怕世人找到,破坏他们安宁的生活。
5、渔人为何没有答应桃源里人的要求?
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6、结果如何?作者为何这样写?
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7、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九、主题概括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和压迫、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东晋的黑暗统治和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及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十、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忘路远近,忽逢桃林
生活环境 景色优美
访问桃花源 土地肥沃 理想社会
社会风尚 民风淳朴
和平安宁
离开桃花源:不复得路,无问津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39张PPT)
《桃花源记》教案
陶渊明

第一课时
新知导入
首先,看PPT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私谥靖节,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代表作有散文《桃花源记》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文题解说
“桃花源”交代了写作的对象,“记”是一种文体,主要是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等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课文疏通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沿着,顺着。行:前行,走。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见。夹岸:溪流两岸。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
课文疏通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杂:别的,其他的。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的样子。
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甚:很,非常。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对……感到惊异。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复:继续。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欲:想要。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林:代指桃花林。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课文疏通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尽:消失(词类活用)便:于是,就。得:发现。仿佛:隐隐约约,
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若:好像……似的。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便舍船,从口入。
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
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课文疏通
初极狭,才通人。
初:起初,刚开始。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仅仅,只。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复:又,再。行:行走。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课文疏通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平:平坦。旷:开阔;宽阔。屋舍:房屋。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之:这。属:类。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课文疏通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种作:指世代耕种劳作的人。衣着:穿着打扮。悉:全,都。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并:都。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乃大惊:于是很惊讶。乃:于是就。大:很,非常。从来:从……地方来。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具:全都。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要(yāo):通“邀”,邀请。
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咸:副词,都,全。问讯:打听消息。
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
课文疏通
课文疏通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云:说。先世:祖先。率:率领。妻子:(古今异义)古义:指妻子、儿女。“妻”“子”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邑人:同县的人。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复:再,又。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遂:于是。间隔:隔断,隔绝。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
课文疏通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今:现在。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为:给。具言:详细地说。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叹惋:感叹,惋惜。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余:其余,剩余。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





课文疏通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停:停留。辞:辞别。去:离开。语:告诉。不足:不值得。为:介词,向、对。
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既:已经。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课文疏通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及:到达。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诣(yì)太守:指拜见太守。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即:立即。遣:派遣。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遂:终于。复:再。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课文疏通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高尚:品德高尚。士:隐士。也:表判断。欣然:高兴的样子。规: 计划,
打算。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未:没有。果:实现。未果:没有实现。寻:不久。终:死亡。问津:问路,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本义渡口。
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一词多义
出:
(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
寻:
(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
(1)便舍(shě)船:离开。
(2)屋舍(shè)俨然:名词,
房屋,客舍。
中:
(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
(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一词多义
之:
(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
一词多义
为:
(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作为。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介词,对、向。
遂:
(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3)后遂无问津者:就。
得:
(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2)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闻:
(1)鸡犬相闻:听见
(2)闻有此人:听说。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
间隔(古义:间离隔绝;今义:空间或时间上的隔绝)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语(yù)云:名词作动词,告诉。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具:通“俱”,完全、详尽
成语积累
世外桃源:指环境幽静或安逸的地方。
豁然开朗: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
与世隔绝:不与人来往,或已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事物。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课文分析

第二课时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原句回答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林的?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景优美)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曲折、隐蔽、幽深)
原句回答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原句回答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问题探讨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2.描写桃花林的美景有何作用?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问题探讨
3、从第2段作者对桃花源所见所闻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作者的这些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这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中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怕世人找到,破坏他们安宁的生活。
问题探讨
5、渔人为何没有答应桃源里人的要求?

6、结果如何?作者为何这样写?
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问题探讨
7、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主题概括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和压迫、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东晋的黑暗统治和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及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忘路远近,忽逢桃林
生活环境 景色优美
访问桃花源 土地肥沃 理想社会
社会风尚 民风淳朴
和平安宁
离开桃花源:不复得路,无问津者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