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荣获“改革先锋”称号。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一、农村巨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改革原因
1.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二)改革实施: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词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
1979年秋收盘点后……
中央对全国各地分田单干、包产包干等做法予以肯定和支持,统一命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
集体的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公有)
承包给
家庭(农户)
生产
自主权
剩余
归自己
自负
盈亏
完成上交国家
和集体任务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2.发展: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基本大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 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3.意义: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水果生产基地
纺织厂
花卉生产基地
茶叶生产基地
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
—兴办乡镇企业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活动探究
事件 核心内容 意义
土地改革(1950-1952)
农业合作社
(1953)
人民公社化
(1958)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1978)
地主私有→农民私有
私有制→公有制
“一大二公”
土地公有、包产到户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解放生产力,开辟农业发展道路
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挫伤农民积极性
调动农民积极性
农业快速发展
二、城市新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一 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材料二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
职权划分: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分配方式:平均分配,职工生产积极性低
2.内容:
所有制结构 职权划分 分配方式
经济体制改革前
经济体制改革后
单一公有
政企不分
平均分配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1.指导文件:
198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4.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海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典型
时间 会议 内容
1992年
1993年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四届
三中全会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基本特征: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三、市场新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现代企业的无人化操作
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
课堂小结
农村改革
原因
目的
意义
城市改革
中心环节
主要内容
意义
推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依据本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开始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随堂训练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D
2.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