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福建专版)生物(习题课件+练习):第8单元 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福建专版)生物(习题课件+练习):第8单元 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14 13:33:25

文档简介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知能演练提升
一、能力提升
1.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艾滋病   B.贫血   C.结核病   D.乙型肝炎
2.下列关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危害极大
B.丙型肝炎病毒是丙型肝炎这种传染病的传染源
C.血液传播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D.通过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传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2019江苏南通中考)2019年美国暴发了严重的麻疹疫情。为了控制疫情继续蔓延,美国疾控中心建议为1岁以上的人群(已患麻疹的人除外)接种疫苗,这一措施属于(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4.非洲国家安哥拉曾暴发黄热病疫情,该病由蚊子携带的黄热病毒引起。蚊子和黄热病毒分别属于(  )
A.传染源、病原体 B.传播途径、传染源
C.病原体、传染源 D.传播途径、病原体
5.健康人、流感、流感患者、流感患者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⑤④③①② B.⑤②③④①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①③②
6.发生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及时对震区生活用水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情发生。这一措施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免疫力
7.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消除病原体
D.切断传播途径
8.在流感流行期间,健康人不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 (  )
A.自我隔离
B.加强体育锻炼
C.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D.接种疫苗
9.(2019山东菏泽中考)某同学因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患上了细菌性痢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痢疾杆菌是病原体
B.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是传染源
C.患细菌性痢疾的人是易感人群
D.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
10.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开始的时候患病的人数不多,但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些患者都有直接或间接相互接触的病史。对此,下列看法错误的是(  )
A.这种疾病可能是一种遗传病
B.这种疾病可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C.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D.应设法立即将患者隔离
★11.右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其中甲、乙都表示健康人群,但乙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而甲不含;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B.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C.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D.②③分别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过程
12.某中学学生中出现了一名甲型H1N1流感患者,学校采取了如下措施:①将这名学生送指定医院隔离治疗;②要求学生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鼻;③对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学生进行医学观察;④要求学生坚持体育锻炼,进食有营养的食物,保证睡眠;⑤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及时清扫,定期消毒;⑥分批给学生接种相应的疫苗。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       。?
(2)在学校采取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填编号)?
二、探究创新
★13.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
资料二 西非多国曾暴发过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1)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            。资料二中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简单,由内部的      和        组成。?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       ,结核病患者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       。?
(3)为了更好地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
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
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
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填写序号)。 ?

知能演练·提升
1.B 2.B 3.D 4.D 5.D 6.B 7.D 8.A
9.A 10.A 11.B 
12.答案 (1)病原体
(2)①③ ②⑤ ④⑥
13.答案 (1)成形的细胞核 遗传物质 蛋白质外壳
(2)病原体 传染源
(3)①④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知能演练提升
一、能力提升
1.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产生严重后果,其主要原因是(  )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
2.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是流感病毒,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
B.侵入的流感病毒靠人体细胞的遗传信息和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C.对流感患者的用具进行彻底消毒,这种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受伤的小狗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作用。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唾液中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C.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病菌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4.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①皮肤的保护作用 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③接种疫苗 ④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⑤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
5.下列现象与免疫功能无关的是(  )
A.花粉过敏
B.胃肠蠕动
C.扁桃体发炎
D.泪液的杀菌作用
6.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体内,以减轻蛇毒的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
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
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
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
7.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被毒蛇咬之后需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中分别属于(  )
A.抗原、抗原  B.抗体、抗体 
C.抗体、抗原 D.抗原、抗体
★8.艾滋病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HIV会迅速繁殖,人体免疫细胞在受到HIV攻击时也会迅速增多,并摧毁大多数HIV,但不能将其彻底消灭。HIV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繁殖,逐步侵袭人体的免疫系统(即人体抵抗各种外来感染的自然防卫系统),降低并最终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下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免疫细胞浓度的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9.判断下列有关下图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
(  )(2)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  )(3)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  )(4)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10.在人类漫长的岁月里,传染病曾夺去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在与之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对传染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有了充分的认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     。?
(2)人类采用接种“牛痘”的方法消灭了天花。接种到人体内的“牛痘”在免疫学上称为    (填“抗原”或“抗体”),接种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从而发挥机体     免疫的作用。?
(3)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具有传染性和    性的特点。流感发生时期,老师经常用醋熏教室,这种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请列举一种预防流感的方法:                  。?
二、探究创新
★11.为了研究免疫的产生,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取6只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2组。
步骤二,取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甲组不做任何处理;2周后,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甲组、乙组的小白鼠体内。
步骤三,观察实验结果。甲组的小白鼠死亡,乙组的小白鼠存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   是实验组,   是对照组。?
(2)在步骤一中,6只小白鼠的健康状况是否相同?为什么?
(3)乙组实验中小白鼠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能力,这种免疫属于什么类型?
(4)实验结束后,将流感病毒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会不会患病?为什么?
(5)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卡介苗,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哪一步操作?

知能演练·提升
1.B 2.C 3.C 4.B 5.B 6.C 7.D 8.A 
9.答案 (1)√ (2)× (3)√ (4)√
10.答案 (1)病原体
(2)抗原 抗体 特异性
(3)流行 切断传播途径 避免接触病人的生活用品及餐具、与病人讲话时戴口罩等
11.答案 (1)乙组 甲组
(2)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在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应该相同。
(3)特异性免疫。
(4)会患病,因为特异性免疫具有专一性。
(5)相当于步骤二中的取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
课件12张PPT。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一、什么是传染病?
由病原体(如    、    和     等)引起的、能在     之间或      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作传染病。?细菌   病毒  寄生虫 人与人   人与动物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       、
      和      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   或    。?
3.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     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4.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     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人  动物 传染源 免疫力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控制      、切断_________和保护       三个方面。?
2.在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______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         和        相结合。?
3.对麻疹和脊髓灰质炎,要以      、       为重点;对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要以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重点;对性传播疾病,如由淋球菌引起的淋病,要以杜绝性滥交、          为重点,同时要对患者及时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综合  综合措施 重点措施 预防接种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进行治疗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以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例题】 经诊断,某人患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将病人隔离并进行治疗,这种措施属于(  )
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增强免疫力
解析:对病人进行及时隔离并立即开始治疗,这是为了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因此属于控制传染源。
答案:B1. 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
A.恶性肿瘤 B.糖尿病
C.流感 D.白化病
2.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不包括(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CC3.(2019四川广元中考)下列防治流感的做法,错误的是(  )
A.患流感后一定要大量服用抗生素
B.患流感后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C.患者在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D.注射流感疫苗有一定的预防作用A4.某市疾病控制中心在网上发布公告,号召全体市民一旦发现钉螺要及时打电话上报,识螺、报螺有奖。疾病控制中心如此重视查灭钉螺的原因是(  )
A.钉螺是血吸虫病的病原体
B.钉螺里有血吸虫的成虫
C.钉螺是血吸虫病的传染源
D.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D5.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下列预防措施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用洗手液洗手
B.经常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
C.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D.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D6.某家庭中,哥哥患病毒性肝炎,并很快传染给了弟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    ,弟弟很快就染上了此病,说明他在患病前属于        。?
(2)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看,对他们的饮食用具进行消毒属于          。?
(3)引起人类患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与人体的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前者?   。?哥哥 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没有细胞结构 7.小悦和大鹏是邻居,每天他们一起乘公交车去上学。最近小悦患了流行性感冒,路上一直打喷嚏(如右上图),结果大鹏也被传染患了感冒。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       ,传染源是     ,可通过      传播,易感者是      。?
(2)在教室中预防该病的措施有?        。?
开门、开窗通风(答案合理即可)流感病毒 小悦 空气 患病前的大鹏 课件18张PPT。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1.       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    作用。?
2.体液中的      和      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         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作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      (如胸腺、淋巴结和脾)和      (如淋巴细胞)组成的。?皮肤和黏膜  杀菌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多种病原体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5.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      ,其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      ,叫作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作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      性的,好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6.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     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     或     起作用,因而叫作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淋巴细胞   蛋白质 抗原 特异 出生  病原体  异物 二、免疫的功能
1.抵抗     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2.清除体内    、    和   的细胞。?
3.    、    和    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当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时,还会引发某些疾病。抗原 衰老 死亡  损伤 监视 识别  清除 三、计划免疫
1.疫苗通常是用     或     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2.根据某些传染病的        ,将各类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   、_____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
3.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     ,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      、    和     这三种疾病。?失活的 减毒的 抗体 发生规律 预防 控制 结核病  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 四、艾滋病
1.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           ,它的病原体——           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而传播。?
2.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     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因此病人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例题】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分泌物杀灭体表的病菌
B.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
C.泪液中的溶菌酶溶解进入眼中的细菌
D.注射甲流疫苗预防甲流
解析:特异性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接种甲流疫苗预防甲流。皮肤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是人生来就有的,不是后天获得的,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是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D1.(2019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丁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B2.下列分泌物中,具有免疫作用的是(  )
A.泪液 B.激素
C.胆汁 D.胰液
3.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这种免疫叫作(  )
A.后天性免疫 B.计划免疫
C.特异性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AD4.下面关于艾滋病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②该病成年人居多,与青少年无关 ③HIV 可通过血液制品传播 ④排斥和孤立患有艾滋病的人
⑤拥抱和握手会传播艾滋病 ⑥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5.麻疹是一种传染病,患过麻疹的人一般终生不会再患麻疹,其获得的这种免疫(  )
A.是生来就有的 B.对各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C.是非特异性免疫 D.是特异性免疫DA6.李大爷患了尿毒症,医生为他进行了肾移植。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
A.病原体 B.抗体 C.抗原 D.过敏原
7.生活中,有的人吃了鱼、虾、蟹等食物后,会发生腹泻、呕吐或是皮肤奇痒难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造成这些反应的原因是(  )
A.鱼虾有毒
B.鱼虾能传播细菌
C.抵抗抗原侵入的免疫功能过强
D.抵抗抗原侵入的免疫功能过弱CC8.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B.抗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C.抗体是淋巴细胞产生的 D.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9.免疫是一种维持人体健康的生理功能,下列各项不属于人体的免疫功能的是(  )
A.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B.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
C.监视、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
D.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保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AA10.下列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艾滋病的判断,错误的是(  )
A.HIV不存在于艾滋病患者的泪液和尿液中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结构可以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C.和艾滋病病人握手、共同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D.不安全性行为、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个主要途径
11.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其作用机理是 (  )
A.卡介苗能激活人体的吞噬细胞,将结核杆菌吞噬
B.卡介苗能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
C.卡介苗能促进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增强抵抗力
D.卡介苗进入人体后能直接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结核杆菌AB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疟疾是人被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材料二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以及患者咽喉分泌物等飞沫传播。(1)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对疟疾患者注射青蒿素进行治疗属于       。与贫血症、白化病等疾病相比,疟疾和手足口病所具有的特性是  。?
(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与下列   (填序号)的病原体属于同一类型。?
①肺结核 ②艾滋病 ③蛔虫病 ④流感
(3)手足口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_ (写1种)。小明同学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只获得对手足口病病毒的免疫力,而对麻疹病毒无免疫力,原因是 ?  。?
一种抗体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不起作用控制传染源 流行性和传染性 ②④ 吞噬细胞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高发季节,多见于儿童。其临床特征为发热,眼结膜红肿,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等。
材料二 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逐渐增强。(1)引起麻疹的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属于      。?
(2)麻疹患者康复后即可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原因是当患者体内的抗原被清除后,身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     的能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3)使用抗生素治疗麻疹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引发麻疹的病原体是病毒,而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    。?
(4)在麻疹的高发区,有效预防麻疹传播的具体做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幼儿园等单位做好晨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餐具等应消毒处理,衣物置于阳光下暴晒;在麻疹流行时,特别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预防病从口入(任意写出一点,只要正确即可)病原体 抗体 特异性 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