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美术三上《6夸张的脸》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美美术三上《6夸张的脸》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3-14 13:2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夸张的脸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感受、理解人物五官、表情的夸张变化,应用泥塑造型语言,表现人物特征的把握能力。
2.技能目标:探索脸的夸张方式,塑造富有创意的夸张的脸。
3.情感目标:体验泥塑头像造型的乐趣, 培养对漫塑人物的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对人脸的形态特征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在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力、鉴赏力和创作力方面有一定的积累。粘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材料,泥塑的立体构成方法也有所体验,但对于如何用泥塑语言表现有趣的人脸方法还未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回归基础,从泥的塑形开始逐步深入,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提升美术素养。
3.重点难点
重点: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夸张的人脸。
难点:抓住人物形与情特征进行夸张的泥塑立体造?? 型表现。
4.教学过程
4.1 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以魔镜激趣导入
1.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先出现了一个魔镜.
师问魔镜谁是我们班“开心果”。魔镜引导孩子用白板的笔擦功能:动手擦拭镜子,镜子里立刻出现这位“开心果”学生的照片,接着魔镜瞬间把他的脸变成了一张夸张变形的脸。
问:“魔镜用了什么方法进行变脸?”
学答:夸张。
2.引出课题《夸张的脸》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我用了魔镜的情景,以直观有趣的方法,引出夸张的主题。激发兴趣,为本课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活动2【讲授】新授课
(二)学习夸张的方法
1.形态的夸张
?脸型
(李咏)
师:这是央视主持人李咏,我们来看看他脸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脸长!
师 :漫画家抓住他脸长的这一特征进行了怎么样的变化呢?
生:画得更长了!
(刘欢)
师:中国好声音的导师刘欢,他的脸又是什么形状?
生:圆!
师:所以漫画家在创作的时候,把他的脸画得更圆了。
(姚明)
师:接着看看这张,谁啊?
生:姚明!
师:这个呢?漫画家怎么夸张他的脸型?
生:画成正方形了。
师:对了。棱角分明。这简直就是在正方形里画五官。漫画家把脸型方的画得更方,圆的更圆,长的更长,这是什么艺术手法呀?
生:夸张!(板书:夸张。)
师:刚刚这几个名人都属于脸型的夸张!
五官的夸张
师:只看了三张漫画,真不够过瘾,我们再看几张。
(成龙)????
师:五官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鼻子变大了 ,眼睛变小了。
师:为什么要把鼻子变大了,而不是把眼睛变大了呢?
生:因为第一眼看过去,最显眼的就是他的大鼻子。
(王祖蓝)?? 鼻子、嘴巴夸张
师:观察(憨豆)说一说你觉得可以他脸上哪个部位最有特点?该怎样夸张才最有趣?(学生观察后点几名同学说一说,教师鼓励性评价)?? 眼睛夸张
师小结:
师:欣赏了这么多夸张有趣的明星脸,大家一定感觉很开心。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通过刚才的欣赏,大家认为我们在进行脸部的夸张时,应该选择哪些部位,就会使一个人的脸变得更生动有趣呢?
其实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每个人的脸都可以进行夸张。
通过欣赏,我们发现,只要对五官的某一部分进行夸张变形,使大得更大,小得更小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小结:刚刚我们所说的脸型、五官的夸张都是属于人物形态的夸张。

2.神情的夸张
师:是不是做好了五官和脸型就能够做出一张夸张生动的脸呢?当然还不够,人是有情感的,当某一件事情发生,触动了人的情感,脸上的五官就发生了变化,就产生了更加生动的脸,我们的脸部表情是由内心情感决定的,我们来看看七仔它是如何演绎它的情感和表情的。
播放《七仔表情秀》视频,停在考试一百分。
小练习:让学生用橡皮泥做局部嘴巴的表情。
师:刚刚视频里,七仔考了100分,有一位小朋友也考了100分,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嘴巴会发生什么变化?现在呢做一个小练习,大家用粘土用最快的速度做出一个开心的嘴。
:操作2分钟。
拍学生作品,有的孩子做的大,有的小。
哪一个更像开心的嘴巴呢?
师问:你为什么做这样的嘴巴?
生:因为笑的嘴巴裂开很大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嘴巴,和你做的很像,拖过来。
师:像这样五官就完整了。
师:同学们想想,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这个表情更加生动呢?(夸张)
师:眼睛开心得眯成了一条缝,嘴巴也笑开了花,就来眉毛也开心得跳起来了。
师:通过夸张的手法,我们把考试考了100分的喜悦发挥得更淋漓精致了。
师:假设一下,如果他并没有考100分,是老师公布错了,回家却被爸爸批评,这时候是什么心情呢?(委屈),委屈的表情要如何表现呢?请同学上来从左边的框框里选出你认为伤心的五官,拼贴出委屈的表情。
师小结:刚刚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用彩泥拼贴的方法做出了高兴和委屈的表情,并且通过放大、缩小来夸张了五官,这是属于神情的夸张。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利用了电子白板中“拖动、放大、缩小”等功能,学生可以迅速理解:神态的夸张是可以通过夸大、缩小五官来实现。提高了课堂时效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突破难点。】
(三)利用对比教学,解决人物脸部特征与神态特征的问题。
师:在课前微课的学习中,你们学会了哪些泥塑制作的技法呢?
生:学习了用团、搓、揉、压、刻等方法,做出泥球、泥片、泥条等立体形状。
对比一组微课预习作业,得出结论:夸张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而不是随意变形。
对比两张惊讶的脸,在不够夸张的作品上做夸张的修改。
师:你想要制作一张什么表情的脸呢?你可以把你身边熟悉的人夸张了,也可以做你想象出来的形象。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技法,做一张你想做的夸张、生动的脸吧。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对比、讨论,让学生理解夸张是抓住对象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突破本课教学难点的关键。通过学生与学生作业的比较,以及在电子白板上修改表情的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理解表情的夸张。】
(四)有主题的创作:
本课的创作环节我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设计了基础作业和提高作业。
学生创作时,我用移动展台进行拍照、传送、直接点评,让他们及时修改,和学习同伴的优点。

(五)展示、点评
这节课渐渐接近尾声了,我想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会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来跟大家交流一下好吗?(学生谈谈自己体会跟收获,教师鼓励评价)
说一说
请学生上台讲诉自己创作故事与大家分享。
说一说:我用??????????? (制作方法)把?????????? ,
我想表达这是一个? ???????????????????的人或脸。?? ?
(六)
这节课大家学会了用泥巴和粘土这种材料并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头像,从大家这么多夸张有趣的作品中就能看出来同学们对夸张脸部特征已经有了深入的解了。
三星堆
在古代,人们善于用泥巴表达对生活的看法。这是2000多年前东汉的说唱俑,不仅对人物形态进行夸张,还对整个神情动态进行夸张,让作品非常的滑稽、生动。不仅如此,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头像,也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人们的某些愿望。你们瞧,双眼向外凸成圆柱形,耳朵呢,比我们现在人说的招风耳还要夸张。想要表现看得远,听得远的。所以这尊青铜人头像被称为“千里眼、顺风耳”。
(七)总结
??? 在生活中,你们可以用粘土配合夸张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所见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