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 第2课 《雷雨》(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 第2课 《雷雨》(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4 16:23:23

文档简介


[限时45分钟]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半晌(shǎnɡ)       伺候(sì)
虐待(nüè) 侍婢(bì)
B.怜悯(lián) 弥补(mí)
谛听(dì) 亲戚(qi)
C.沉吟(yǐn) 惊愕(è)
固执(zhí) 签字(qiān)
D.仆人(pǔ) 烦躁(zào)
雪茄(jiā) 答应(yinɡ)
解析 A项,“伺候”中的“伺”读cì;C项,“沉吟”中的“吟”读yín;D项,“仆人”中的“仆”读pú。
答案 B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烦燥 汗涔涔 贤惠 惊愕 B.窟窿 半响 纪念 弥补
C.谛听 松弛  斡旋 脉膊 D.昧心 混账 敲诈 伺候
解析 A项,“烦燥”应为“烦躁”;B项,“半响”应为“半晌”;C项,“脉膊”应为“脉搏”。
答案 D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阅读散文,我们能体味到鲁迅的______,冰心的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
A.情趣 冷峻深沉 温和娴雅 至关重要
B.情趣 冷峭阴沉 冲淡平和 至关重要
C.情调 冷峭阴沉 温和娴雅 举足轻重
D.情调 冷峻深沉 冲淡平和 举足轻重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情趣”的意思是“性情志趣,情调趣味”;“情调”的意思是“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事物所具备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情感的性质”。此处的主体是人,应选“情趣”。“冷峻深沉”的意思是“冷酷严峻,沉着而严肃”;“冷峭阴沉”形容寒气逼人或态度严峻,话语尖刻。“温和娴雅”指态度温和,文雅(多形容女子);“冲淡平和”的意思是谦虚、淡泊,心态平和。“阴沉”带有贬义色彩,此处应选“冷峻深沉”,再根据冰心的人品和文品,选择“温和娴雅”。“至关重要”指相当重要,是解决问题时的关键点;“举足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关系到全局。前者的语义比后者重,与题干中“命脉和灵魂”地位相符的只能是“至关重要”。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 ①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举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胜任繁重的工作或轻松处理棘手的问题。②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③改换门庭:a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b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④并行不悖:可以共存,而不相互违背;可同时实行,不相冲突。⑤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⑥奉为圭臬:圭,古代测日影的器具;臬,古代测量日影方位的杆柱;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本题适用排除法。“举重若轻”属动词性短语,一般作谓语,使用对象一般是人,①句的主语是“文物”,所以错误,排除A、B两项。“改换门庭”含贬义,与③句语境不符,排除D项。
答案 C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B.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
C.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D.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解析 A项,主宾搭配不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纪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搭配不当;“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搭配不当。B项,成分残缺,“取消”后面缺少相应的宾语中心语。D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前面说的是“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后面说的是“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
答案 C
二、探究阅读
阅读下面的几段文字,回答6~9题。
周朴园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侍萍 什么?
周朴园 留着你养老。
鲁侍萍 (苦笑)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
周朴园 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不过——
鲁侍萍 你不要怕,你以为我会用这种关系来敲诈你么?你放心,我不会的。大后天我就带着四凤回到我原来的地方。这是一场梦,这地方我绝对不会再住下去。
周朴园 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
鲁侍萍 什么?
周朴园 这于我的心也安一点。
鲁侍萍 你?(笑)三十年我一个人都过了,现在我反而要你的钱?
周朴园 好,好,好,那么,你现在要什么?
鲁侍萍 (停一停)我,我要点东西。
周朴园 什么?说吧。
鲁侍萍 (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周朴园 你想见他?
鲁侍萍 嗯,他在哪儿?
周朴园 他现在在楼上陪着他的母亲看病。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鲁侍萍 哦,你以为我会哭哭啼啼地叫他认母亲么?我不会那样傻的。我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育,不容他承认这样的母亲。这些年我也学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你不要怕,我就是告诉他,白白地增加他的烦恼,他也是不愿意认我的。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 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 (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 侍萍。
鲁侍萍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6.文中加点的“这一层”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从上文鲁侍萍的话“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一句中,可以找出“这”指代的内容。
答案 是不是“敲诈”这个问题。
7.从文中画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到来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可以结合周朴园前后的语言和当时的心理描写,注意舞台说明的提示作用。
答案 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到来是十分害怕的,他认为鲁侍萍是来敲诈他的,于是他“突然”明白了,说:“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当鲁侍萍表示不是来要钱时,他又接着问“那么,你现在要什么”,可见周朴园一直认为鲁侍萍是来敲诈勒索的。
8.当鲁侍萍提出要见周萍时,周朴园为什么要断断续续地说“他很大了”“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这样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回答时要重点思考周朴园说话时“断断续续”的原因,以及“他很大了”的言外之意。
答案 周朴园对鲁侍萍提出见周萍的要求感到意外,一时不知所措,他担心鲁侍萍会在周萍面前揭开他的虚伪,破坏他“幸福”“体面”的家庭,故而断断续续地说出上述一段话。
9.周朴园为什么一再想到钱?为什么在“我们就这样解决了”之后,他还要签好五千块钱的支票给鲁侍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周朴园的这一行为,可以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怕”入手,这实际上是周朴园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做法。
答案 在周朴园眼中,金钱至关重要,他认为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金钱解决,所以他一再提到钱。最后他签好的支票,也并不是想解决鲁侍萍的养老问题,而是想收买鲁侍萍的感情,稳定这个罪恶的家庭,不至于因鲁侍萍的揭穿而崩溃。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节选的文字,完成10~13题。
前情简介:蘩漪是周朴园的第二个妻子,两人感情十分淡漠,她被周朴园认为患有神经病,得不到任何的温情,痛苦无奈之中她爱上了大少爷周萍,他们的约会被鲁贵发现,但鲁贵并未声张,只是说这房子“闹鬼”。后来,周萍对这种乱伦式的爱情感到厌倦和恐惧,于是,他又引诱年轻而又单纯的四凤,而周冲却天真地爱慕着四凤,蘩漪为了重新得到周萍,便要四凤的母亲鲁妈来到周公馆领走四凤。鲁侍萍来到后看见房间里的摆设,认出了周公馆,碰巧,周朴园、周萍、鲁大海三人为了矿上罢工一事发生激烈争执,兄弟两人厮打,这使在场的鲁侍萍痛不欲生,单纯正直的周冲得知鲁大海是四凤的哥哥时,就到四凤家送去一百元钱表示安慰。
雷雨(节选)
外面敲门声。
鲁 贵 快十一点,这会有谁?
鲁四凤 爸爸,让我去看。
鲁 贵 别,让我出去。
(鲁贵开左门一半了)
鲁 贵 谁?
外面的声音:这儿姓鲁么?
鲁 贵 是啊,干什么?
外面的声音:找人。
鲁 贵 你是谁?
外面的声音:我姓周。
鲁 贵 (喜形于色)你看,来了不是?周家的人来了。
鲁四凤 (惊骇着,忙说)不,爸爸,您说我们都出去了。
鲁 贵 咦,(乖巧地看她一眼)这叫什么话?
鲁贵下。
(鲁四凤把屋子略微整理一下,不用的东西放在左边帐后的小屋里,立在右边角上,等候着客人进来)
这时,听见周冲同鲁贵说话的声音,一时鲁贵同周冲上。
周 冲 (见着四凤高兴地)四凤!
鲁四凤 (奇怪地望着)二少爷!
鲁 贵 (谄笑)您别见笑,我们这儿穷地方。
周 冲 (笑)这地方真不好找。外边有一片水,很好的。
鲁 贵 二少爷,您先坐下。四凤,(指圆椅)你把那张好椅子拿过来。
周 冲 (见四凤不说话)四凤,怎么,你不舒服么?
鲁四凤 没有。——(规规矩矩地)二少爷,你到这里来干什么?要是太太知道了,你——
周 冲 这是太太叫我来的。
鲁 贵 (明白了一半)太太要您来的?
周 冲 嗯,我自己也想来看看你们。(问四凤)你哥哥同母亲呢?
鲁 贵 他们出去了。
鲁四凤 你怎么知道这个地方?
周 冲 (天真地)母亲告诉我的。没想到这地方还有一大片水,一下雨真滑,黑天要是不小心,真容易摔下去。
鲁 贵 二少爷,您没摔着么?
周 冲 (稀罕地)没有。我坐着家里的车,很有趣的。
(四面望望这屋子的摆设,很高兴地笑着,看四凤)哦,你原来在这儿!
鲁四凤 我看你赶快回家吧。
鲁 贵 什么?
周 冲 (忽然)对了,我忘了我为什么来的了。妈跟我说,你们离开我们家,她很不放心;她怕你们一时找不着事情,叫我送给你母亲一百块钱。(拿出钱)
鲁四凤 什么?
鲁 贵 (以为周家的人怕得罪他,得意地笑着,对四凤)你看人家多厚道,到底是人家有钱的人。
鲁四凤 不,二少爷,你替我谢谢太太,我们还好过日子。拿回去吧。
鲁 贵 (向四凤)你看你,哪有你这么说话的?太太叫二少爷亲自送来,这点意思我们好意思不领下么?(收下钞票)您回头跟太太回一声,我们都挺好的。请太太放心,谢谢太太。
鲁四凤 (固执地)爸爸,这不成。
鲁 贵 你小孩子知道什么?
鲁四凤 您要收下,妈跟哥哥一定不答应。
鲁 贵 (不理她,向周冲)谢谢您老远跑一趟。我先给您买点鲜货吃,您同四凤在屋子里坐一坐,我失陪了。
10.剧中周冲说“这是太太叫我来的”后,鲁贵“明白了一半”,结合全文,你觉得鲁贵“明白”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必须搞清鲁贵和太太(蘩漪)的关系,通过前情简介我们知道,鲁贵发现了蘩漪和周萍偷情的事。这里鲁贵的“明白”是认为太太知道他知道她和周萍的秘密,不敢得罪他。
答案 鲁贵以为太太知道他知道太太和周萍的秘密,不敢得罪他。
11.这段文字中涉及的戏剧冲突有几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要知道所谓戏剧冲突,指的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选文中共三个人物——周冲、四凤、鲁贵,我们可以根据情节和人物语言,节选部分可以分为两个小场景:一是周冲来到鲁家时,四凤和鲁贵的心理不同,四凤非常吃惊,并劝他回周公馆,而鲁贵却非常高兴,热情招待;二是周冲送钱时,四凤坚决拒绝,而鲁贵却急忙收下。由此可见节选部分戏剧冲突主要是四凤和鲁贵的冲突。
答案 两点:一是对周冲深夜来到鲁家鲁四凤感到吃惊,劝他回去,鲁贵感到高兴,急忙招待;二是对周冲送来的钱,鲁四凤坚持拒绝,鲁贵收下钞票。
12.剧中鲁贵在收下周冲的钱后说“您回头跟太太回一声,我们都挺好的。请太太放心,谢谢太太”,“请太太放心”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通过前情简介和第10题,我们基本可以了解鲁贵清楚地知道蘩漪和周萍偷情的事,所以结合语境“请太太放心”,是暗示自己不会说出太太和周萍偷情的事。
答案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说他不会说出太太与周萍之间的秘密。
13.结合这段文字,简要概述鲁贵和周冲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鲁贵是一个圆滑、心怀鬼胎、心术不正的无赖之徒。(2)周冲是一个单纯、真诚、善良、不谙世事而又充满激情的青年。
四、语言表达
14.(原创题)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续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雷雨》中,曹禺把20世纪30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
②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
③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
④把两家三十年来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和爱情纠葛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环境中
⑤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火花
⑥集中于周、鲁两家的冲突氛围内
答案 ②⑤①⑥④③
15.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
周朴园 (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甲句)
周萍 (失色)爸!
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乙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甲句更好。①句中两次出现“一件事”,表明周朴园很重视这“一件事”。②使用长句,语气缓和,与前面的“严厉”形成对照,表现了周朴园复杂的心态。
示例二:乙句更好。①突显了动词“做”和“当”,表明周朴园希望周萍做事要敢于担当,符合剧情的发展。②使用短句,中间增加了语音停顿,合乎口语习惯,语气较周朴园前面的话更严厉。
课件48张PPT。第2课 雷雨曹禺的名句
1.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2.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3.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再离开人间。不然,他总会感到遗憾,浪费了有限的生命。 4.我喜欢写人,我爱人,我写出我认为是英雄的可喜的人物;我也恨人,我写过卑微、琐碎的小人。
5.我感到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又是多么难以理解。没有一个文学家敢讲这句话——“我把人说清楚了”。
6.人生只此一次,若不战胜私念,决心想为人做点有益的事,则日后心感痛苦。无论学医、治学、写作都是一个道理。不悟出自己活着的使命则一事无成。 不经意的相遇,一切依旧,而过去的甜言蜜语和幸福时光,都在三十年间悄悄发霉变质了。他们不再期待比翼齐飞,不再渴望情意深长,时光已将记忆打磨得黯淡无光。岁月的尘土风霜,消磨了侍萍的容貌,她不再美丽,不再年轻,她变得连曾经朝夕相处的周朴园也无法辨认,悲哀与心痛渐渐地生长,并蔓延、蔓延…… 虞美人·听雨
蒋 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曹禺(1910~1996),现代剧作家、戏剧教育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曹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时的所见所闻对曹禺反帝爱国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资料助读《雷雨》创作于1933年,两年前,刚刚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的热潮。《雷雨》以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污浊的内幕作了深刻而又细致的揭露。 《雷雨》中的鲁大海,就有曹禺在保定结识的一位有思想、有智慧的年轻工人的影子。作家在谈到《雷雨》的写作意图时说:“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激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旧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1.戏剧概念
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围绕着演员的表演,戏剧包含着文学因素(剧本)、音乐因素(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及戏曲、歌剧中的唱腔等)、美术因素(布景、灯光、舞台构图)、舞蹈因素(动作、姿态)等多种因素,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2.戏剧分类
戏剧按作品内容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表演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等;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3.戏剧三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
4.戏剧的语言: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5.戏剧语言的特色:(1)动作性;(2)个性表现力;(3)抒情性;(4)潜台词;(5)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6.话剧的主要表现手段
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对话在话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靠对话来表现。正因为这样,对话必须是规范化的文学语言,要通俗易懂,便于群众接受,适于反映现实生活。基础整合答案 晌/响/饷 账/帐/怅 络/烙/胳 嗔/瞋/缜/慎 侍/恃/待/峙 愕/萼/腭/鳄 答案 ①委屈 ②委曲(2)工夫 功夫
辨析 工夫、功夫都是名词,读音相同。工夫:①表示占用的时间,②表示空闲时间,③表示时候。功夫:①指人的本领怎样、造诣如何,②武术,③(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例句 ①他三天________就学会了游泳。
②少林________风靡世界,但嵩山少林寺却一度因景观单一、对少林文化价值发掘不够而导致游客减少。
答案 ①工夫 ②功夫 4.熟语积累
(1)一帆风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色俱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心不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3)从内心里不能忍受。整体感知本剧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主旨概要1.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 一方面,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
另一方面,作者又交代了作品的社会环境,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压抑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品味探究作者正是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的雷雨般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2.本课一共节选了两场戏,试梳理概括这两场戏的情节及其主要的矛盾焦点。
明确3.请结合全文,概括剧中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的形象特点。
明确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两种不同的性格集于一身,冷酷、虚伪、残忍与奸诈。
鲁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她善良、正直、备受屈辱,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强与自尊。
鲁大海是一个觉醒的工人,对资本家有着清醒、透彻的认识。他坚定、勇敢、无私、求实,同时也显出经验不足、鲁莽等弱点。 知识卡片
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
解读:人物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情节展开及演进的载体。可以说,古今中外所有优秀的剧目,无一不是因为其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丰满可感的人物形象而获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对社会矛盾的提示、社会生活的反映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一出戏剧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能否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基于此,鉴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就成了研读戏剧的重中之重。指津:分析戏剧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要考虑以下四方面:(1)把握冲突,品析人物性格;(2)咀嚼语言,体察人物个性;(3)欣赏人物的动作,把握人物个性;(4)关注环境,感悟人物命运。 4.周朴园对“死去”的和活着的鲁侍萍分别有着怎样的态度?这反映了怎样的矛盾?
明确 (1)在自认为侍萍已“死去”的三十年里,周朴园到处打听无锡“梅小姐”的情况,准备为她修坟。当年侍萍住过的房间依然保持原样,记着她的习惯,记着她的生日等。他经常怀念与侍萍在一起的“甜美”生活,对那个美丽温柔的“小姐”继续倾注着思念与感情。(2)一旦得知了侍萍还活着的消息,周朴园的惊愕异常明显。因为他将可能被人掀起盖头,露出庐山真面目,所以当侍萍问道:“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时,他(连忙)说:“不,不,不用。”而当他清楚意识到三十年来“朝思暮想”的侍萍就站在自己面前时,便一连串地发问道:“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他前后的表现判若两人,因为鲁侍萍是他的罪恶的历史的见证人,是受他凌辱、压迫的当事人。她的意外出现,事实上成为周朴园的严重威胁,可能致使他的声誉和地位遭受重大的损失,所以他立即采取种种手段来消除隐患。
(3)这一切都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本性,揭露了周朴园罪恶的私生活和卑污的灵魂。5.戏剧语言往往有丰富的潜台词,结合课文试举一例略加分析、体会。
明确 潜台词就是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虽然嘴上未说,但心中已想;或嘴上这样说,而心中却那样想;或嘴上已说完,心中意未尽。潜台词大大扩展了舞台语言艺术的丰富内涵,韵味无穷,耐人咀嚼。比如,鲁侍萍找女儿来到周家,似曾相识的厅堂布置使她仿佛踏进旧梦,而柜上那张“死去的太太的照片”使她明白命运确实让她又跨进三十年前同一个周家的门槛。这时周朴园走出来问她“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鲁侍萍不由自主地“看着他”回答,这“看着他”三字提示,平静的笔底隐含着内心复杂的情感:三十年未见,容颜上还能找到当年的痕迹吗?他还保留着我当年生活的旧物,他真的还未忘旧情吗?而我现在就站在他的面前,他真的就认不出来了吗?但她很自持, 她没有采取过激的行为举动,只是似乎身不由己地想在房子里待一会儿,于是几次将要离开又鬼使神差地被话头牵住。
再如,当她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时,周朴园却喊住她:“你站一站。”周朴园觉得她关窗户的动作很眼熟:真像一个人!这时,他内心开始将面前的“她”与三十年前的“她”互相比照,忽然生疑,忽又释疑,心迷神乱,在略带沉思的交谈中使真相逐渐明朗。动作、口音、生活地点、生活时间、生活秘事,每一次交谈,内心认定的分量愈趋沉重。 终于,侍萍情不自禁地挑出以丝线绣梅花补衬衣窟窿的隐私,于是,周朴园“徐徐立起”“低声”地说出“哦,侍萍!是你?”的话语。以上这一段时间中的台词,未曾说出口的心理内容大大超过了舞台上所能耳闻的对白,三十年前的生活经历奇迹般浓缩在简短的意外重逢的交谈中,潜台词的心理脉络时而奔流恣肆,时而受抑阻塞,时而回旋往复,令人心弦震颤,回味无穷。知识卡片
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又称舞台提示,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一个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资本家,一个是被人抛弃了的佣人,周朴园和鲁侍萍有着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周朴园爱不爱鲁侍萍?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 周朴园爱鲁侍萍。周朴园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情感方面,他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年轻时与鲁侍萍的相爱,是真感情的流露,是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伟大爱情。但是,善良、热情、追求个性解放的阔少爷, 拓展提升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了。为了追逐本阶级的利益,他只能忍痛割爱。这一点,可以从他后来一直保留旧家具、旧衬衣、旧照片等方面看出来。
观点二 周朴园不爱鲁侍萍。在周朴园的人性中,他自私、贪婪、冷酷、无情,他保留旧有的东西仅仅是给别人看的,只是时间久了,连他自己也相信了。一旦侍萍表明身份,他的本性马上显现,想用金钱买断情感等事实足以证明他并不爱侍萍。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中极为成功的著作之一。曹禺先生在作品中把各种矛盾冲突用纵横交错、严密集中的情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完成了一部内涵丰富的社会悲剧,使我们从《雷雨》的戏剧冲突中,形象地读懂了“封建”,深刻地领悟了“剥削”,会心地触摸到了“抗争”。《雷雨》的结构紧凑,矛盾集中尖锐,严密紧张。剧本采用西洋戏剧史上特殊的“锁闭式”结构,从事件的危机开幕,不是渐次展开剧情,而是在后果的猝然爆发中交代复杂的前因,将现在进行的事件和过去发生的事件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并以过去的戏来推动现在的戏。剧本以30年前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为前史,从30年后的某一天内的矛盾下笔,把复杂的故事和尖锐的冲突浓缩在午后至半夜的有限时间之内,集中在周公馆的客厅与鲁贵的家中发生。以周朴园为中心, 层次清晰地展现出错综复杂的三条主要矛盾冲突线索——周朴园与蘩漪、周朴园与侍萍、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周朴园与蘩漪的矛盾冲突是全剧的主干。它牵出了周朴园与侍萍、周朴园与鲁贵、周萍与鲁大海等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使全剧八个人都卷入紧张的矛盾冲突之中,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集中严密的结构。各条矛盾线时明时暗,周朴园与蘩漪的冲突是明线,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则是一条暗线,两条线同时并存,彼此交织,互相影响, 互相钳制,使得剧情紧张曲折,引人入胜。各种人物间复杂的关系使剧情紧凑,吸引读者,同时具有深刻广泛的社会意义,它引发了复杂的矛盾冲突,使剧本充满了戏剧性,悬念迭起,紧张强烈。最后,在30年前旧景重现的基础上,将戏剧的矛盾推向高潮,爆发了一连串的惨剧。?⊙活学活用
请运用矛盾冲突,制造悬念的方法,写一段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你这书记趁早别当了,半点用也没有!”从学校风尘仆仆赶来的我,离家门还有百来米远,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听到了妈妈对爸爸的呵斥声,一种“黑云压城”的感觉猛烈袭上我的心头。妈妈也是多事,爸爸干什么她都要干预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好在爸爸宰相肚里能撑船,每次都是任凭妈妈一阵暴风骤雨过后,才用几句绵里藏针的话收拾残局。今天不知又为了什么。本节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