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45分钟]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卤莽(lǔ) 蟊贼(máo) 阿谀献媚(yú)
B.藩属(fān) 脚镣(liào) 繁文缛礼(rù)
C.宿怨(shù) 牙慧(huì) 王裔贵胄(zhòu)
D.禀赋(bǐnɡ) 盛筵(yán) 恭聆大教(línɡ)
解析 “宿怨”中的“宿”应读sù。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篡夺 包裹 脚镣 无可置疑
B.印玺 悬链 破绽 阿谀献媚
C.棕榈 藩属 诡计 大度包涵
D.竭力 嗣位 荒疏 战粟失色
解析 “战粟失色”应为“战栗失色”。
答案 D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市场的逻辑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可这个逻辑属于经济领域,一旦越过界,______到社会诸领域,成为压倒一切价值的“元价值”,把一切都______在利己的冰水之中,______美丑,嘲笑一切价值,社会能不出问题吗?
A.蔓延 埋没 消灭 B.扩散 淹没 消解
C.蔓延 淹没 消解 D.扩散 埋没 消灭
解析 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扩散:扩大分散出去。依照语境,应用“蔓延”。埋没:使显不出来,使不发挥作用。淹没:(大水)漫过,盖过。依照语境,应用“淹没”。消解:消释。消灭:使消灭,除掉。依照语境,应用“消解”。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解析 ①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望文生义。②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不合语境。③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④讳莫如深:紧紧隐瞒。⑤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望文生义。⑥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历时12年建成的京广高铁,纵贯全国6省28城,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高铁,它将成为对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发生重大影响的交通动脉。
B.近期,“货币战”成为国际舆论的高频词汇,尽管人们看法不一,但这一词汇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日益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
C.运20大型运输机能够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它的首飞成功对于推进我国国防建设意义重大。
D.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城堡的坚固,也不取决于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取决于其公民的文明素养的高低。
解析 A.“发生……影响”搭配不当;C.成分残缺,在“航空运输”后加“任务”;D.一面对两面,“繁荣”不能和“高低”照应。
答案 B
二、探究阅读
阅读下面的几段文字,回答6~9题。
国 王 我想我的判断不会有错。你们两人的技术我都领教过;但是后来他又有了进步,所以才规定他必须多赢几着。
雷欧提斯 这一柄太重了;换一柄给我。
哈姆莱特 这一柄我很满意。这些剑都一样长吗?
奥斯里克 是,殿下。(二人准备比剑。)
国 王 替我在那桌子上斟下几杯酒。要是哈姆莱特击中了第一剑或是第二剑,或者在第三次交锋的时候争得上风,让所有的碉堡上一齐鸣起炮来;国王将要饮酒慰劳哈姆莱特,他还要拿一颗比丹麦四代国王戴在王冠上的更贵重的珍珠丢在酒杯里。把杯子给我;鼓声一起,喇叭就接着吹响,通知外面的炮手,让炮声震彻天地,报告这一个消息,“现在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了!”来,开始比赛吧;你们,裁判员,留心看啊。
哈姆莱特 请了,先生。
雷欧提斯 请了,殿下。(二人比剑。)
哈姆莱特 一剑。
雷欧提斯 不,没有击中。
哈姆莱特 请裁判员公断。
奥斯里克 中了,很明显的一剑。
雷欧提斯 好;再来。
国 王 且慢;拿酒来。哈姆莱特,这一颗珍珠是你的;祝你健康!把这一杯酒给他。(喇叭齐奏。内鸣炮。)
哈姆莱特 让我先赛完这一局;暂时把它放在一旁。来。(二人比剑)又是一剑;你怎么说?
雷欧提斯 我承认给你碰着了。
国 王 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
6.文中加点的“国王”和“他”都是国王自指,换成“我”好不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国王这样说是为了表明自己对比赛的重视,为下文安排毒酒祝贺作铺垫,用“我”不能表现这一点。
答案 不好。因为原文更能突出“国王”的尊贵身份,表示国王对比赛的高度重视。
7.“这一个消息”是指什么消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合语境很容易得出答案。
答案 现在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了!
8.国王为什么对哈姆莱特说他看好雷欧提斯,而对王后说“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哈姆莱特那么说是用激将法,让哈姆莱特投入比赛,促使毒剑之计成功;而后者也是为他的目的做铺垫的。
答案 前者是为了激起哈姆莱特的好胜心,使比赛激烈;后者是为防备毒剑之计不成功,为使用毒酒之计做铺垫。
9.从这一选段中,可以看出国王克劳狄斯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人物语言和故事情节分析。
答案 奸诈狠毒。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节选的文字,完成10~13题。
《暴风雨》选段
莎士比亚
第一幕 第一景
(狂风暴雨,惊涛骇浪,雷电交加。水手长及水手上。)
水手长 嗨,弟兄们!别慌,别慌呀,弟兄们加把劲呀!把中桅帆收起来! 留心听着船长的哨子!——刮吧,哪怕你把你的肺都炸了——只要船身还泡在水里,我就不怕!
(国王亚朗索,王弟西巴斯显,公爵安东尼,王子腓南迪,大臣贡札罗及随从等上。)
亚朗索 船老大,可得小心哪。船长哪儿去了?是好样的都上前呀。
水手长 这会儿可对不起,去待在底下吧。
安东尼 船长呢,老大?
水手长 这不是他在那儿喊叫吗?你们太碍手碍脚啦。给我待在船舱里去吧!你们这是帮着暴风雨一起来捣乱。
贡札罗 得啦,老兄,别生那么大的气。
水手长 叫海洋别生那么大的气吧,眼前的大风大浪可不管你国王不国王! 下船舱去!别闹!别给我们添麻烦啦!
贡札罗 老兄,可别忘了在你这条船上的都是些什么人。
水手长 我谁都顾不得,只顾得我自个儿。你这位枢密大臣,要是你能叫这大风大浪也听你的吩咐,马上太太平平的安静下来,那我们从此不碰缆索,不干水手这一行啦,摆出你的威风来呀。要是你办不到,那么感谢老天,让你活了这一把年纪。快快钻进船舱里,准备万一出什么事吧。——别慌,弟兄们!——快给我们让开些,我说。
贡札罗 这个家伙叫我大大地放了心。我看他脸上全没有一点淹死的相道,他那副神气道道地地是个该勒死的痞子。别放过他,慈悲的命运,千万把他送上绞刑架!拿脖子上的绞索来做我们的锚索吧!——靠我们眼前这些锚索是不顶事了。要是他不是生来该绞死的命,那我们可就糟了!
(水手长来到船艄,王公大臣躲进船舱)
10.对这段戏剧选段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作品表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观念受到的冲击及各阶层在关键时刻的不同表现。
B.文艺复兴也是一场暴风雨,反对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擂鼓呐喊,正是本剧的主旨。
C.其实,水手长就是暴风雨,是他从尊重人性出发,打破了几千年建立起来的贵贱尊卑的界限,这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D.作品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尊重人,表现人的力量与精神,剧中人物的台词富于个性和动作性。
解析 这两项分析都过于牵强。
答案 BC
11.选段开头和结尾画横线的部分在剧本语言中有个特定的术语,叫做什么?在剧本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舞台说明。突出水手长的忙而不乱、充满自信及各种人在危难当头时的表现。
12.从节选的这一小段来看,作品主要刻画的人物是谁?主要表现他怎样的性格?(不超过3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水手长。正视危难,充满自信,已经没有了王公贵族与水手间的尊卑观念。
13.从结尾画波浪线的部分看,大臣贡礼罗对水手长的看法怎样?(不超过3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可以带领大家战胜暴风雨,但他傲慢自大,目无尊长,脱险后一定要制裁他。(或:相信他的能力,不满他的态度,伺机教训他。)
四、语言表达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褪黑素,是存在于藻类等众多生物中的一种激素,它在生物中的含量水平①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无光照的夜间分泌量最大,能够帮助降低体温和减少脉搏跳动次数,有助于睡眠;清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就慢慢醒来,因此,它被称作“睡眠激素”。现代社会的各类照明设备和数码设备都会对褪黑素的分泌产生影响,从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文段主要介绍了褪黑素这种物质,①处,通过后面的“夜间”“清晨”可以推测出来“时间不同含量不同”。②处,通过前后文可知褪黑素夜间的分泌量和白天的分泌量明显不同,通过“分泌量最大……有助于睡眠”和“慢慢醒来”可推出“分泌量逐渐减少”。③处,由“都会对……产生影响”和“从而”可以知道应该填导致的结果,即对睡眠的影响。
答案 示例:①随每天的时间变化而变化(或者“与光照的强弱成反比”) ②褪黑素的分泌量减少 ③导致睡眠障碍
15.“名著导读”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新增的板块。必修一至必修四中出现的“名著导读”篇目:《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家》 《巴黎圣母院》 《红楼梦》 《高老头》 莎士比亚戏剧 《谈美》。请为莎士比亚戏剧写一段推介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莎士比亚是无与伦比的戏剧结构大师,他的剧本固然有悲、喜剧之分,但在创作实际中又打破了悲、喜剧的界限,不受严格的传统体裁划分的限制,从而展现出更丰富饱满的人性和人物的精神世界。他善于描写几条相互平行交错的线索,来促进生动复杂的情节发展。写作技巧上则表现出一种奇妙的戏剧紧迫感,逐
渐加快的情节发展的节奏,往往有一气呵成的神来之笔,令观众惊叹不已。
他善于创造人物:他的人物总是比当时别的剧作家笔下的人物更全面、更深刻。他善于窃取我们的心,使我们同情他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几百年来,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考狄利娅、苔丝狄蒙娜、鲍西娅、朱丽叶、罗瑟琳……吸引了无数世代的观众和读者。
课件46张PPT。第3课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名言名句
1.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2.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3.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4.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5.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决。
6.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初到黄州
[宋]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赏析】 这首诗描写作者初到黄州的所见,深刻地刻画了苏轼初到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绪。有自嘲自伤,有对权势者的嘲笑,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自己的遭遇,在自然中发现美,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一贯的豁达、乐观。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勤奋好学,接触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资料助读《哈姆莱特》写于1601年。这时,正是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末年,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都尖锐化起来。农村的圈地运动在加速进行,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城市平民的生活也不断恶化。同时,资产阶级、新贵族深感专制王朝已成为他们经济发展的障碍,特别是女王把许多重要商品的专卖特权无限制地赏给亲信贵族,更加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资产阶级、新贵族同王室之间的暂时联盟开始瓦解。 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 极力维护封建特权,执行更加反动的对外政策,恢复封建贵族和天主教会的特权,宣扬“君权神授”,一时宫廷挥霍浪费、官吏贪污之风盛行。资产阶级、新贵族同王室之间的斗争开始公开化,政治的腐败和繁重的剥削引起城乡广大人民的不满。随着对现实认识的加深,莎士比亚深感到现实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理想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悲剧《哈姆莱特》诞生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简介
1.《奥赛罗》叙述的是摩尔人贵族奥赛罗由于听信手下旗官伊阿古的谗言,被嫉妒所压倒,掐死了无辜妻子苔丝狄蒙娜,随后自己也悔恨自杀。通过这个形象,莎士比亚对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中的极端利己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评。2.《李尔王》描写一个专制独裁的昏君,由于刚愎自用,遭受到一场悲惨的结局。悲剧的目的同样在于揭露原始积累时期的利己主义,批判对于权势、财富的贪欲。悲剧还反映了英国当时广大农民流离失所的现实。
3.《麦克白》叙述野心家麦克白将军从战场上立功凯旋,由于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利用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做客的机会,弑君而自立。最后,这个血腥的篡位者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德夫打败而死去。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这出悲剧深刻地揭示出个人野心对人所起的腐蚀作用,是莎士比亚心理描写的杰作。 4.《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 基础整合答案 栗/粟 枭/袅/凫 拆/坼/折 缛/褥/溽 绽/碇/锭/淀 揩/楷/谐/偕 篡/纂/攥 淆/崤/肴 伦/论/沦/纶 惶/徨/遑 3.词语辨析
(1)置疑 质疑
辨析 置疑、质疑都有“提出问题”的意思。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质疑:指提出疑问,请人解答。
例句 ①作为一种草根化的交流载体与沟通平台,微博生活、微博参与、微博营销乃至微博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当毋庸________。
②在采访中,阿姆斯特朗猛烈抨击了当时对其登陆月球壮举提出________的人,他称这些人是阴谋家。
答案 ①置疑 ②质疑答案 ①沟通 ②勾通4.熟语积累
(1)不自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名其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之无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追踪求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时无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败坏伦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万恶不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繁文缛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言归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自投罗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
(2)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物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3)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一点不用感到惭愧。
(4)按照踪迹或线索追寻。 (5)一段时间内无人能比。
(6)损害、破坏伦理道德。
(7)极端恶毒,罪恶多端,不容赦免。
(8)过分烦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文:仪式。节:礼节。
(9)指重新和好。言:句首助词,无义。归于:回到。
(10)原指鸟兽等自己钻进罗网;后多比喻自己主动投入别人所设的圈套。罗网:捕捉鸟兽等的网。 整体感知课文节选的这一部分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表现了哈姆莱特的勇敢和斗争智慧,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内部斗争的险恶与复杂,交代了哈姆莱特的悲剧结局,借此批判了丑恶的社会现实,也暗示出哈姆莱特悲剧的必然性。 主旨概要1.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有哪些?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明确 节选部分有着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人物之间的矛盾,二是人物内心的矛盾。
(1)人物之间的矛盾:①克劳狄斯是杀死哈姆莱特父王的凶手,同时又想用借刀杀人的计谋除掉哈姆莱特,阴谋破败,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想通过比剑杀死哈姆莱特;而哈姆莱特此时也想除掉克劳狄斯。②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的矛盾,是哈姆莱特误杀了雷欧提斯的父亲,雷欧提斯要复仇。 品味探究(2)人物内心的矛盾:①哈姆菜特内心人文主义与现实的冲突,一方面他认为事事由天定,自己所遭遇到的厄运是上天的安排;另一方面他又要除掉杀死自己父亲的新国王。②雷欧提斯的内心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想处死杀死自己父亲的仇人;但对哈姆莱特高尚的品格又使他不忍下毒手。③作为母亲的王后内心也是矛盾的,一方面她爱着自己的儿子哈姆莱特;另一方面她又要维护新国王的尊严。
这些矛盾的出现,使得戏剧的冲突激烈,情节扣人心弦。 2.课文节选部分最精彩之处在于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个片段,结合选文说说此片段中几个主要人物有怎样的复杂关系,这些人物的关系又是如何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
明确 (1)在场的几个主要人物是:哈姆莱特、国王克劳狄斯、王后乔特鲁德和雷欧提斯。其中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乔特鲁德和雷欧提斯则是会对局面产生影响的两大变数:乔特鲁德夹在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之间,左右为难,关键时候爱子心切; 雷欧提斯被克劳狄斯利用,不过由于他不习惯使用阴谋手段,加之哈姆莱特向他表达了诚恳的歉意,因此他既仇恨哈姆莱特,又对他怀有不忍之心。
(2)乔特鲁德、雷欧提斯的态度和言行直接影响了事件的发展。在比剑中,克劳狄斯要置哈姆莱特于死地,拿毒酒为哈姆莱特祝贺,王后替哈姆莱特喝下了毒酒,使得哈姆莱特能继续决斗。雷欧提斯的不忍也给哈姆莱特留下了最后杀死克劳狄斯的机会,为父亲报了仇。 3. 哈姆莱特为什么要相信天命?
明确 (1)哈姆莱特接连遭遇巨大的灾祸和打击:父王被杀,母亲改嫁,误杀波洛涅斯,情人投水而死。他不明白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只好把这一切视为上天注定。
(2)对于罪大恶极的国王克劳狄斯,他没有信心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而不殃及无辜,因为此前他误杀波洛涅斯,并间接导致奥菲莉娅之死。他在除“恶”的同时也在作“恶”,这使他良心不安,于是便把一切归于天意。 4.奥斯里克是一位善于逢迎、说话文绉绉的宫廷大臣,他来询问哈姆莱特是否愿意和雷欧提斯比剑时,哈姆莱特狠狠地捉弄了他一番。这个情节轻松诙谐,但并不是剧情发展所必需的,怎么看待这类情节的存在? 明确 奥斯里克来征询哈姆莱特的意见时,拘谨守礼,套话连篇,咬文嚼字,而且反应迟钝,根本意识不到对方对他的嘲讽,哈姆莱特本来就很反感他,因此借机大大捉弄了他一番,制造出不少笑料。其实奥斯里克到哈姆莱特这里的任务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作者却饶有兴致地描绘了他自以为文雅知礼实则拘谨呆笨的表现,以及哈姆莱特对他的嘲弄。这种情节是插科打诨性的,具有调节欣赏者的情绪、活跃场上气氛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戏曲里,也有类似的情况。 5. 哈姆莱特在临终前,对霍拉旭说:“你倘然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请结合剧情和历史知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 哈姆莱特请霍拉旭留在人世传达他的故事,这是因为人们还没有理解他的行动,还有可能把他杀死奸王克劳狄斯的正义行为误解为是弑君、杀叔父的叛逆行为。在中世纪的时代,对于一个把荣誉看得胜过生命的骑士来说,这是不能接受的,因此他临死前向朋友提出了这个请求。
在哈姆莱特眼里,世界彻底失去了它美好、光明的面目,显得冷酷、狰狞。当他以忧郁的眼光审视周围时,人性的卑劣和软弱让他目不忍睹。在他眼里,丹麦已是“一所牢狱”,人世已经成为“一座荒废的花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读者对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有着不同的理解。请结合全剧,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谈谈你对哈姆莱特这一形象的理解。
观点一 有理想的王子。他在国外留学,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对人生、对世界都有新的看法(“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是一个有美好理想的青年,希望自己的国家也同样美好。 拓展提升观点二 忧郁的王子。父亲的死,母亲的再嫁,友情的背叛,爱情的变故,一系列打击接踵而来,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变得冷静而清醒,看到了现实的丑恶。为父复仇的目标又引导他投入到现实斗争中。他对现实罪恶的认识越深刻,他的内心就越痛苦,以致对自己原先的理想产生了怀疑,陷入了思想危机,这才变得精神忧郁。 观点三 思考的王子。他目光敏锐,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听到父亲亡魂的揭发,马上意识到一切反常现象的根源在于时代的颠倒混乱,自己的责任不仅是为父复仇,而且要重整乾坤。“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哎,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他开始探索完成任务的最佳途径,但这不是他个人力所能及的。 观点四 事业未竟的王子。在“重整乾坤”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虽然有行动的欲望和能力,但他不相信群众,不相信暴力,不知道如何去行动,这造成了他行动上的延宕。最终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重整乾坤的事业未能完成。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性化的语言
个性化的语言是《哈姆莱特》剧作中的一大亮点,请揣摩下面的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哈姆莱特:“他在母亲怀抱里的时候,也要先把他母亲的奶头恭维几句,然后吮吸。像他这一类靠着一些繁文缛节撑撑场面的家伙,正是愚妄的世人所醉心的;他们的浅薄的牙慧使傻瓜和聪明人同样受他们的欺骗,可是一经试验,他们的水泡就破裂了。”这些话是哈姆莱特运用比喻形象地揭露了奥斯里克靠恭维别人撑场面来过日子的性格。可以看出哈姆莱特喜欢用比喻嘲弄人的个性特点。
又如,哈姆莱特:“好,你这败坏伦常、嗜杀贪淫、万恶不赦的丹麦奸王!喝干了这杯毒药——你那颗珍珠是在这儿吗?——跟我的母亲一道去吧!”
这些话是哈姆莱特愤怒的一吼,对奸王的控诉。可以看出犹豫、行动迟缓的哈姆莱特终于做到控诉一针见血,动作狠而有力。 下面就如何使用个性化的语言作扼要分析:
(1)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要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社会阶层色彩。因为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总是不能离开他所处的时代和所属社会阶层的特征。
例如: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作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下。”县官接了一句:“可是帝王瑞气。”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2)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年龄、出身、经历、文化修养、身份地位以及气质等,让观众具体形象地认出他是怎样一个活生生的人。
(3)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不仅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反映出他说话特有的方式、语调、习惯用语和说话的神态。每种性格都应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语气。
(4)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要能反映人物说话时的语言环境。 ⊙活学活用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符合人物身份的个性化语言。
有家哥俩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厨师、裁缝、车夫、船老大四人来调解。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约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
厨师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了碗了分不清。”
裁缝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 车夫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船老大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候,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干什么的吆喝什么。”
答案 (车夫说:)“嗨,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船老大说:)“我看别在这里啰嗦了,不如到他们家再见风使舵。” 本节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