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动物游戏之谜
[限时45分钟]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聒噪(ɡuō zào) 调剂(tiáo jì) 嚼舌(jué)
B.陡峭(dǒu qiào) 汲取(xī) 天赋(fù)
C.捉摸(zuō mō) 消融(rónɡ) 尾鳍(qí)
D.坠地(zhuì ) 嬉闹(xī ) 默契(qì)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A.嚼jiáo。B.汲jí。C.捉zhuō 。
答案 D
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隐蔽 漫游 兴高彩烈 众说纷纭
B.撕打 闪烁 碧波荡漾 与世隔绝
C.碰壁 磅礴 各执己见 神密莫测
D.操纵 追逐 比比皆是 朝气蓬勃
解析 本题考查字形。A.彩——采。B.撕——厮。
C.密——秘。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我看到了不屈不挠、生命飞扬的自然景象!感叹之余,围绕着古塔,我转了一圈,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簇拥着、裹挟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众多的树根假如没有以顽强之力护卫古塔,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坍塌于荒野下。刹那间,我感动不已。
我在琢磨中再次抬起头,仰望古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遨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与者。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________的根蔓提供了必要的养分,使宛若蛇虬的根茎不断延伸。而且________,这存活塔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道是仰仗何年何月何只鸟雀,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取大地的精华,于是又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依存,难割难舍,最终在天地之间营造了一道秾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几乎要双手合十向这座古塔________了。________告别这座不知名的古塔,我登船飘向凤凰。问船员,这塔上的树留下什么传说,他们也说不明白。或说树鸟连理,相倚相偎,像恩爱执著的夫妻,或说那塔是守护凤凰城的忠诚卫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 )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鸟的布施、树的精诚、塔的圆融都令他们心怀崇敬。
B.他们都为鸟的布施、树的精诚、塔的圆融而心怀崇敬。
C.让人心怀崇敬的是鸟的布施、树的精诚、塔的圆融。
D.鸟的布施、树的精诚、塔的圆融让谁能不心怀崇敬呢?
解析 根据上文语境“问船员,这塔上的树留下什么传说,他们也说不明白。或说……,或说……”可知,括号内语句的陈述对象也应是“他们”(船员),这样才连贯。故答案为B。
答案 B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盘根错节 推而远之 顶礼膜拜 依依不舍
B.根深蒂固 推而广之 顶礼膜拜 依依惜别
C.根深蒂固 推而远之 心服首肯 依依不舍
D.盘根错节 推而广之 心服首肯 依依惜别
解析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盘根错节: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比喻事情纷难复杂。根深蒂固: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根据修饰的对象是“根蔓”,可知选“盘根错节”。推而远之:向远处推想。推而广之:向广处推想。根据后文的年代久远,应用“推而远之”。顶礼膜拜:虔诚地跪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心服首肯:指心里信服,并点头同意。结合前文“双手合十”的动作,应用“顶礼膜拜”。“依依惜别”与“告别”重复,所以用“依依不舍”。
答案 A
5.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众多的树根假如没有以顽强之力护卫古塔,恐怕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早已坍塌于荒野下。
B.假如没有众多的树根以顽强之力护卫古塔,恐怕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早已坍塌于荒野下。
C.众多的树根假如没有以顽强之力护卫古塔,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早已恐怕坍塌于荒野下。
D.假如没有众多的树根以顽强之力护卫古塔,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坍塌于荒野下。
解析 文中画线的语句的语病是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造成前后语句陈述的对象不一致。将“假如没有”调至句首即可。故选D。
答案 D
二、探究阅读
阅读下列选段,完成6~9题。
在缅甸的热带丛林里,高达十几米的树顶上,两只叶猴跳荡着、嬉闹着。它们依仗长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在树枝上玩着“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它俩相互推挤,好像竭力要把对方推下树去,可被推的一方总是抓住树枝,巧妙地跳开去,绝不会失足坠地……它们是在打架吗?
在北极地区的冰雪陡坡上,一群北极渡鸦发出欢快的聒噪声。它们飞上坡顶,像小孩坐滑梯一样一只挨着一只滑雪而下,滑到坡底后,又飞上去……它们是在表演吗?
在美洲巴塔哥尼亚附近的大海里,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像船帆似的,让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地“驶”向海岸。靠近海岸后,这些巨大的海兽又会潜回去,重复刚才的举动……露脊鲸又是在干什么呢?
动物学家对此做出的解释也许会使我们吃惊:这些动物是在游戏!并不是童话故事中拟人化的“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游戏,是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的游戏行为。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把它们分成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
单独游戏的特征是无需伙伴,动物个体可以独自进行。单独游戏时,动物常常兴高采烈地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例如,马驹常常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地蹦跳;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单独游戏时动物显得自由自在,这是最基本的游戏行为。
战斗游戏得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参加,是一种社会行为。战斗游戏时,动物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研究者认为,战斗游戏可能要比真的战斗更为困难,因为这种游戏要求双方的攻击有分寸,对伙伴十分信赖,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
操纵周围事物的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动物支配环境的能力。北极熊常常玩这样的游戏:把一根棍子或一个石块衔上山坡,从坡上扔下来,自己跟在后面追,追上石块或棍子后,再把它衔上去。野象喜欢把杂草老藤滚成草球,然后用象牙“踢”草球。
6.选文前三段生动、细致地描述了叶猴、北极渡鸦、露脊鲸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是引出说明的话题——动物游戏,为下文解释“动物游戏之谜”作铺垫,二是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7.叶猴的游戏行为属于文中动物游戏形式的哪种类型?这种游戏有哪些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属于战斗游戏,特征有:由两个以上个体参加,是一种社会行为;双方配合要默契,攻击要有分寸,对伙伴要十分信赖,能严格地自我控制,不会引起伤害。
8.选文共有八段,请说说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4段是对前三段的总结,是由上述三段的举例引出说明的对象,第5段和第6、7、8三段构成了总分关系。
9.第6~8三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类别:三种基本类型的游戏分别说。举例子:说明单独游戏时举马驹、猴类为例,说明操纵游戏时举北极熊和野象为例。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大自然的智慧
赵大年
蜘蛛天生就会结网捕食。它在体内制造黏性、韧性很高又无色透明的“隐形”蛛丝,选择蛾蝶蚊蝇等飞虫的林间通道巧妙织网,然后躲于暗处,一旦有自投罗网者,信息立刻由蛛丝的颤动传递给蜘蛛,它也会迅速赶到,咬住俘虏,将自制的麻药通过牙齿输入俘虏体内,使其丧失抵抗或逃跑的能力,再放心地把俘虏吃掉。若有多个俘虏撞网,一时吃不完,它就用蛛丝捆绑起来,下顿再吃。要问这些本领和计谋是谁教它的?生物学家也无法仔细解答,只好笼统地说是蜘蛛的本能。其实,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奥秘知之甚少。聪明人不妨先学习大自然的智慧——我看编织渔网就是从蜘蛛那里学来的。网,真是个改变人生的巨大发明呀!人类自从学会了张网捕鱼,至今已经衍生出多少有形和无形的网啊,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法网、关系网、通信网、互联网——天罗地网!只是忘了感谢蜘蛛。
亚马孙森林大蜘蛛的网可以缠住鸟雀,它再使劲扑棱也挣不断这神秘的蛛丝。经测定,蛛丝的韧性强于钢丝,而且重量轻得多。已经有人在分析蛛丝的成分,都是蛋白质之类的有机物,若能人工合成,可能会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材料。
出于同样的想法,人们发现多种昆虫的外皮又薄又轻又有韧性,譬如蝗虫的“外骨骼”,既能保护内脏和肌肉,又支撑全身,使蝗虫能轻盈地弹跳、飞翔,这种外皮也是很好的材料呀。最近美国科学家研制的“昆虫皮肤”,就是分析了昆虫外皮的成分,取得甲壳素和若干蛋白质的配方,相当容易地进行了人工合成。甲壳素也很容易获取,大量的虾壳、蟹壳、鱼鳞都能变废为宝。这种新材料的强度与铝相当,却轻得多,成本也低得多。加水多少即可决定其柔软度,可制成任何形状,替代塑料,可自然降解,保护环境。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在医学上也用途广泛。
荷花莲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早就为人所知,我国文人以此比喻君子的品格。德国科学家则仔细审视莲叶的表皮,在显微镜下,这层表皮上有无数乳凸状的颗粒,连水珠都不沾。把炭粉撒在莲叶上,用水一冲,洁净如初。他们按照莲叶表皮的形状制作出一种具有“自洁性能”的薄膜,用于车辆和建筑物表面,一场雨或一阵风就可以清除浮尘,节省了许多人工。
为防野兽伤害,有巢氏教部族学习鸟儿“结木为巢,编堇而寝”,住在树上。燕窝、蜂房的结构完全符合力学原理,现代化的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取名为鸟巢,也是人们向鸟儿学习的一种纪念吧?粗略地想想,人类向大自然学习的事例多矣。冷兵器时代的盔甲和现代装甲战车,大概是学习甲壳动物自我保护之法,譬如乌龟、穿山甲。鱼体内有鳔,充气则浮,排气则沉,潜艇也学了这一招。军人的迷彩服,一如动物的保护色。运动员阻力最小的游泳衣,仿鲨鱼皮。蝶翅美丽的图案移植到花布上,巧夺天工。乌贼也许是施放烟幕的祖师爷。跳蚤肯定是跳高的绝对冠军,它的跳高纪录是自身高度的600倍,已经有人在研究跳蚤的膝关节了。
我写过一篇散文《羡慕蜗牛》,说的是住房困难时突发奇想,蜗牛怎么知道生下来就应该背着一间房呢?此文获奖,是评委对敝人的同情。今天看来,学习蜗牛者大有人在。部队行军带帐篷。成吉思汗远征军的马队带着蒙古包。美国兵带着睡袋,在朝鲜的冰天雪地里钻进睡袋也就冻不着了,可惜他们聪明过了头,既学蜗牛又学蚕——作茧自缚,我们的志愿军只需在睡袋外面帮他们拉上拉锁就足够了,抓个俘虏,举手之劳。
蒲公英给它的孩子们每人一把伞,随风飘去,播种四方。胡杨树给它的种子设计了辐射型的细毛,随风滚转到水土适宜处再扎根生长。蒺藜有点儿霸道,让它的孩子浑身长满倒钩刺,钩住动物的腿脚或人的裤腿,可免费旅行待到你把它摘下,怕扎嘴又不敢吃,扔到地上则“正中下怀”,就地发芽。美哉蒲公英、胡杨、蒺藜,它们共同的智慧,就是不让孩子挤在自己的“福荫”下生活,不要子女跟自己争夺身边这点儿水分、养料、阳光。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它们的生存理念,偏要拥在闹市的雾霾下买高价房和天天堵车呢?世界大得很,好男儿志在四方,虚心学习大自然的智慧吧,这是一门既古老又时髦的学问——仿生学。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5月)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虾壳、蟹壳、鱼鳞中可提取甲壳素,由它合成的新材料强度与铝相当,却轻得多,成本也低得多。加水后可制成任何形状。
B.人类学习自然界中甲壳动物乌龟、穿山甲等的自我保护法,从而发明了冷兵器时代的盔甲和现代装甲战车。
C.亚马孙森林大蜘蛛网中的蛛丝成分都是蛋白质之类的有机物,它的韧性及重量强于钢丝,材料用途极广泛。
D.蜘蛛体内能够制造“隐形”蛛丝,并能够巧妙织网,然后躲藏在暗处,一旦有自投罗网者,它就咬住俘虏将其吃掉。
解析 B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材料是“冷兵器时代的盔甲和现代装甲战车,大概是学习甲壳动物自我保护之法,譬如乌龟、穿山甲”。C项,“韧性及重量强于钢丝”不合材料内容,依据材料应是“蛛丝的韧性强于钢丝,而且重量轻得多”,另外“材料用途极广泛”过于绝对,材料中说“若能人工合成,可能会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材料”。D项,叙述较为简单,依据原文第一段即可得知。
答案 A
11.作者为什么将文章的标题取名为“大自然的智慧”?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人类在各个方面向大自然学习的事例很多。②大自然中有很多可供人类学习的生存理念。③人类对于自然界中的奥秘知之甚少。④大自然中蕴含着一种既古老又时髦的学问——仿生学。
12.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大自然的智慧”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人类从蜘蛛织网捕食学来编织渔网。②研制的“昆虫皮肤”是分析了昆虫外皮的成分后进行人工合成的。③按照莲叶表皮的形状制作出的薄膜,用于车辆和建筑物表面。④将蝶翅美丽的图案移植到花布上。⑤古代人民学习鸟儿,住在树上。⑥潜艇是学习鱼体结构仿制的。⑦阻力最小的游泳衣是仿鲨鱼皮制成的。⑧部队行军带帐篷是学蜗牛。(写出四个方面即可)
四、语言运用
13.10月4日是世界爱护动物日,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写一句公益广告词。(不超过2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2)动物和人类共有一个家。
(3)尊重每一个生命,呵护每一个生灵。
(4)地球上没有动物,人类一定会感到孤独。(任选一句即可)
14.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000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压缩语段题。这段话一共三个句子,第一句交代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一项活动及其要求,第二句是介绍活动开展的情况,第三句是总结这次活动的意义。概括起来就是团中央发起了网络活动;广大青年积极响应;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除此之外,本题还需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答案 (示例)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响应,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
课件53张PPT。第四单元《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篇介绍动物游戏的科普文章。先提出动物游戏之谜,引发读者的兴趣,然后分述人类研究的各种假说,供读者思考,最后对比总结,提出新的展望。文章启示人们要重新审视和动物的关系,进而重新认识自己。《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作者按照空间顺序,由大尺度空间向小尺度空间推进介绍,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作者不仅生动地介绍了宇宙的知识,还启发人们思考,使文章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宇宙的边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通过童年的两件趣事和高中时建立实验室的事例,向人们介绍了作者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作者没有直接探寻自然本身,却由人的观察角度,反思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讲述了“想象力”“乐趣”“实验精神”对成为优秀科学家的重要性。《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了解内容 结合文体知识,理清文章层次,了解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品味语言 品味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准确和简明。
培养感情 领略科学之美,激发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把握对象 指的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阅读说明文,要学会从说明对象的形态、性质、结构、功用、制作方法、发展变化等方面去领会课文是怎样具体说明事物特征的。如何把握事物的特征呢?首先是从语句、语段(语段中的中心句或者过渡句)中找出事物的特征;其次是从文章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如《宇宙的边疆》,可以通过逐段归纳概括的方法,总结出宇宙的特征。理清思路 指的是弄清楚说明的条理和说明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如《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空间顺序,如《宇宙的边疆》;逻辑顺序,如《动物游戏之谜》。
掌握方法 说明文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摹状貌等。此外,文艺性说明文还常用拟人、讲故事等方法。体会语言 首先是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这是说明文主要的语言特点;其次要体会说明文语言平实、简明的特点;最后是体会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第12课 动物游戏之谜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赏析】 该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运用对比手法,将前两句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表达了自己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理。◎ 诗海撷英有关“动物”的名句
1.有思考能力的人一定会反对所有的残酷行径,无论这项行径是否深植传统,只要我们有选择的机会,就应该避免造成其他动物受苦受害。
——施韦泽
2.一个对动物残忍的人,也会变得对人类残忍。
——汤玛斯·艾奎纳 ◎ 名句集锦3.人类在对待低级动物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上,总是存在着相似之处。
——斯宾塞
4.即使是凶猛的野兽,如果总关在笼里,也会失去自己的勇猛本性。
——塔西佗
5.对待动物残忍的人,对待人也必不会仁慈。
——叔本华
6.动物是最可亲近的朋友,它们从不提问,也从不指责。
——艾略特1.人与动物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相互依存,从远古走到今天;人与动物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相互关怀,从幼年走向成年。他们虽然生活方式不同,生长环境不同,但他们是一条链上的生命,彼此不能分开;他们虽然生存方式不同,生活态度不同,但他们是一条道上的生命,彼此不能隔开。人与动物只有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宁。◎ 隽语荟萃2.动物与人类是息息相关的:当燕子飞来的时候,春天到了;当大雁南飞的时候,秋天到了;当蚂蚁搬家的时候,大雨将到了。它们比人类要灵敏,它们在地震将要来临时会发出警报;它们比人类要团结,它们在关键时刻会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是他们给了人类以无限的启迪。周立明,科普作家,国际行为分析协会会员,曾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
作品有《动物游戏之谜》《会“说话”的动物》《萤火虫的“小灯”》等。《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百部优秀科普读物”之一。[ 资料助读 ] 科普说明文 说明文的一种,是专门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工具。科普说明文遵循科学的原则传授科学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内容相对集中,篇幅不是很长,语言准确简洁、浅显易懂,力求把科学知识推广到社会各阶层。它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知识 为目的,要求有很强的科学性,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一种是科学小品,多用文艺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在表达上经常凭借生动的比喻、有趣的联想,在讲清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使读者得到某种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答案 (一)①yǎo ②kuì ③qì ④xī ⑤ɡuō ⑥xián ⑦jí ⑧yuán ⑨dǒu qiào ⑩zhuì ?qí ?sī ?jì ?yuè ?áo[ 基础整合 ]答案 (二)①kě kē ②jiáo jué ③bǎ bà ④mó mú 答案 (二)⑤shì sì ⑥jiǎ jià ⑦bēn bèn ⑧quān juàn答案 ①倚 漪 犄 ②噪 燥 躁 ③馈 聩 溃 ④蔽 敝 弊 憋 答案 ⑤厮 撕 嘶 ⑥搏 博 薄 ⑦渡 度 踱 答案⑧竞 竟 境 ⑨炼 练 链 ⑩纭 芸芸 酝三、辨析词语
1.捉摸·琢磨
辨析 “捉摸”指猜测,预料。“琢磨”指思索,考虑。
例句 a.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________、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b.好极了,你算把古人的举动态度________透了!
答案 1.捉摸 琢磨 2.调剂·调节
辨析 “调剂”,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如调剂物质、调剂生活;根据医生的处方配制药物。“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例句 a.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________和补偿
b.现代医学证明,用手抓头按摩,对于消除疲劳、改善头皮营养状况、促进新陈代谢、________皮肤分泌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答案 2.调剂 调节四、熟语积累
(1)自得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抒己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众说纷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莫衷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得意洋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己能在从事的某项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2)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3)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4)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5)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介绍动物游戏的科普文章。作者在介绍动物进行游戏这种现象的基础上,介绍了世界上人们对动物游戏现象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鼓励人们积极地去探求动物游戏的奥秘。1.文章开头三段作者生动、形象地写了叶猴、北极渡鸦、露脊鲸的游戏,这三个例子是否是对动物游戏行为的简单罗列?结合全文阅读体会,说说这样开头的作用。
明确 (1)三个例子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注意了取材的区域的不同,从缅甸的热带丛林到北极的冰雪陡坡,再到南美附近的大海,这就突出了动物游戏的普遍性,也突出了对此研究的意义。
(2)运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引出说明的问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品味探究 ]2.本文作者介绍的三类动物游戏形式的特征各是怎样的?
明确3.动物为什么游戏,着实令人迷惑。课文提出了哪种假说?请你总结一下。
明确4.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证吗?
明确 根据你的观察或理解,你赞同课文中哪种或哪几种假说?如果都不赞同,也可以自立门户,创立自己的学说。要求: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尽量学习、模仿文中的语言特点,描写你所观察到的动物游戏的情景,来论证你的观点。
观点一 我同意“自娱说”,因为游戏本来就是娱乐方式的一种,动物也应该有一种自己的娱乐方式来放松自己。例如,小狗喜欢咬袜子,叼着袜子到处跑。[ 拓展提升 ]观点二 文中的观点我认为都不正确。动物的思维方式较简单,它们游戏就像吃东西一样纯属本能,所以我同意“本能说”。
观点三 应该是“锻炼说”和“学习说”的结合,“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所以动物们为了生存当然要锻炼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本领。例如,猫捉老鼠。平时猫会进行一些锻炼,如玩小球,它玩小球和玩老鼠时的姿势、动作很像。所以,我支持“锻炼说”和“学习说”。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总一分一总”的结构
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文就遵循了这样的思路安排结构。课文的结构形式是“总——分——总”,先总结归纳,然后分项述说,最后再总结归纳。在内容上,先提出动物的各种游戏行为,引发读者的思考: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然后分述各种假说,提供给读者对比思考,最后总结。 [ 技法借鉴 ] 2.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课文在说明“动物游戏之谜”这个问题时,综合运用了如举例子、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
3.准确通俗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1)本文语言通俗,避免含糊、偏颇。例如:“战斗游戏时,动物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厮打”就准确而通俗地表现出动物战斗游戏的“激烈”和动物行为的特点。 (2)生动形象。如:“马驹常常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地蹦跳。”将动词与修饰语巧妙搭配,把动物游戏的场面描写得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物,如临其境。怎样使说明语言准确严谨、生动形象
1.语言准确的技法
(1)要熟悉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如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方法、关系、效能、用途等。
(2)要使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准确的概念,运用恰当的句子,作出恰当的判断,不夸大,不缩小,恰如其分地反映说明事物的本来面目。 [ 写法指导 ] 2.语言通俗的渠道
(1)运用明白晓畅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说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把专门的知识说得有趣味,让大家都看得懂,都喜欢看。如果名词术语一大堆,艰深抽象,人们看不明白,就达不到“使人有所知”的目的,就失去了说明文写作的意义。科学小品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2)从日常生活的现象,从人们熟悉的经验谈起,多采用浅显易懂的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说明。总之,通俗就要做到语言“平白如话”,避免晦涩难懂。(2)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技巧。如“一群北极渡鸦发出欢快的聒噪声。它们飞上坡顶,像小孩坐滑梯一样一只挨着一只滑雪而下,滑到坡底后,又飞上去……”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极渡鸦玩耍的情景。再如“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像船帆似的,让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地‘驶’向海岸”就运用了拟人手法,刻画了露脊鲸游戏时怡然自乐、悠闲轻松的姿态。◎活学活用
《动物世界》栏目组要招聘一名讲解员,请你作为讲解员,选择一种熟悉的动物,并从这一动物自我介绍的角度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语言准确生动,适当运用说明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家好,我是一头十九米长,重达五万公斤的鲸。大家别觉得我太肥了,其实,我还是海洋里最杰
出的女模特呢!什么?你们竟然说我会吃掉你们?唉!太荒唐了,我是一头长须鲸,只吃小鱼、小虾,每天都吃两千多公斤食物,虽说吃得有点多,但比起虎鲸和齿鲸要好多了。说到这儿,我就不得不提起那个在海洋里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虎鲸常常是几头,噢,不对,是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唉! 我们长须鲸哪能是它们的对手啊!每天我们睡觉都要找一个最安全的地方,经常几头聚在一起,我们睡觉的时候,总要头朝里,尾巴朝外,围成一圈,静悄悄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我们就得立刻四散游开,各自逃命去了。 还有,说到这儿,你们人类必须给我们鲸类道个歉。为什么?因为,你们人类老破坏海洋的环境。不过,我知道现在你们也在想方设法帮助我们选择更美、更好的水世界,你们还把我们当作国家级保护动物来保护,在这里我们鲸类要向你们说一声“谢谢!”不过保护我们的根本方法,就是不要再让污水流进大海了。你们能做到吗?本讲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综合训练·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