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 第13课 《宇宙的边疆》(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 第13课 《宇宙的边疆》(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4 17:06:12

文档简介

第13课 宇宙的边疆

[限时45分钟]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璀璨(càn)   颤栗(chàn)
覆盖(fù) 茫无际涯(yá)
B.脚趾(zhǐ) 纤细(qiàn)
椭圆(tuǒ) 辽阔无垠(yín)
C.晕眩(xuàn) 广袤(mào)
磅礴(bó) 区区可数(shù)
D.旋涡(wō) 踝节(huái)
俘获(fú) 好大喜功(hào)
解析 A项,“颤”应读zhàn。B项,“纤”应读xiān。
C项,“数”应读shǔ。
答案 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岛屿 神密 穿流不息 与世隔绝
B.漫游 篷勃 遥遥相望 作伴相随
C.冻结 荒芜 稳重端庄 碧波荡漾
D.闪铄 想象 奄奄一息 面目全非
解析 A项,密——秘,穿——川。B项,篷——蓬,作——做。D项,铄——烁。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孔子是一个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与下大夫说话,他言谈毫无顾忌,________;但和上大夫说话,他和颜悦色,十分谦恭。
②近期爆发的葡萄牙圣灵银行危机充分说明,欧元目前的经济复苏困难重重。欧银虽推出一系列刺激举措努力提振通胀恐怕只是________。
③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吹牛不上税。”不过日前,小米公司却因为虚报销量吹了牛而结结实实给上了60万新台币的“吹牛税”。事后小米公司却在其官方微博上________地说了一番大道理。
A.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 振振有词
B.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振振有词
C.夸夸其谈 振振有词 侃侃而谈
D.侃侃而谈 振振有词 夸夸其谈
解析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答案 B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开通都江堰到四姑娘山的观光铁路,不仅能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能让游客便捷地观赏到川西的壮美风光。
B.记者从气象台获悉,今明两天,四川和云南东北部以降水天气为主,局部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请相关部门注意防范。
C.这群平均年龄还不到35岁的年轻人,在工作中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用青春和智慧推动了航天事业的新发展,为我国航天事业争得了话语权。
D.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步伐升级,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进入了联合国划分的20%~30%的富足区间。
解析 A项,分句语序不当。B项,“四川和云南东北部”,表意不明。D项,“步伐升级”,搭配不当。
答案 C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橘子洲是一幅展示风情的画。她以岳麓山为邻,与湘江水做伴,风光美不胜收,形成了“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她西望层峦耸翠的岳麓山,与岳麓书院、爱晚亭及建设中的岳麓山大学城相邻;东瞰湘江风光带尽览都市繁华。从西向东,山、水、洲、城融为一体,似流动的画,如放大的盆景。游客登洲,听渔舟唱晚,观岳麓山红枫,看天心飞阁,赏满树橘红,吟先贤辞赋;其乐融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水陆寺、拱极楼讲述着元代宗教文化的兴盛
②橘子洲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
③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更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④饱经风霜的外国领事馆、高级别墅则见证着长沙开埠后的历史
⑤曾国藩操练水上湘军的号声依稀回荡在橘子洲上空
⑥南宋朱熹、张往来于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讲学过江的朱张渡,诠释着八百年前湖湘子弟求学的盛况
⑦她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A.②①⑥④⑤③⑦     B.③②⑦⑥⑤④①
C.①②④⑤③⑥⑦ D.②⑦⑥①⑤④③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先确定首句为②,第⑦句承第②句,其他按时间顺序分别是:南宋朱熹、张讲学→元代宗教文化兴盛→清朝曾国藩操练湘军→近代长沙开埠→现代毛泽东发出天问。
答案 D
二、探究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9题。
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宇宙神秘非常,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
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近来,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我们还乡心切。虽然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光年不是度量时间的单位,而是度量距离的极大单位。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绝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那是一个奇特而荒芜的地方。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1033,在1之后接33个0)。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6.我们探索宇宙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
7.“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明“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即对大海的探索和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在等待着我们。
8.为什么说地球在宇宙中“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这也是宇宙的特点,而行星、恒星和星系在宇宙中占的比重太小,显得稀罕而珍贵,地球在宇宙中就更显得微不足道了。
9.在说明“宇宙辽阔无垠”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是由近及远,由内及外。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材料一 2016年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10月17日7时30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内进行了为期30天的驻留,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13时1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出返回指令,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此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开启了重返地面的“回家”之旅。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二 随着神舟十一号在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LM-313雷达(代号“回收一号”)的回收跟踪测量任务也宣告结束。
“回收一号”雷达用于飞船返回段测量,从载人飞船突破大气层奔向地面的那刻起,“回收一号”就密切“注视”着它,搜索返回路径,捕捉目标,告诉地面等待的人们,神舟十一号回家了。
至今,“回收一号”已连续11次执行“神舟”飞船回收任务和“和平号”空间站返回测量任务,均圆满完成任务。它还接过“嫦娥”回家,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可谓一个“老司机”。
11月18日中午,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着陆回收任务开始了,“回收一号”静静地立在回收场里,目光如炬。当返回器距地面一定公里时,雷达屏幕上开始出现捕获范围内的第一点。“回收一号”的项目总师说,随着指控大厅工作人员报出“回收一号”发现目标,所有人为之振奋。此后的时间,回波捕获持续、稳定,直到神舟飞船安全着陆。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材料三 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之后,还要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天宫二号”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最重要的价值就是携带太空机械臂上太空。天宫二号最核心的作用是:宇航员在太空中和机械臂如何进行配合,为将来天舟货运飞船把不同荷载包括小型舱段运输上太空后,航天员和机械臂互相配合将其装配到空间站上做“训练”。如同我们盖高楼大厦,需要一个塔机来运送建筑物资一样,可以简称其为“太空塔机”。
60年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人飞行到太空行走,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着航天科技的奇迹,到现在的航天科技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华儿女见证着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选自“中国红河网”,有删改)
材料四 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探索太空的脚步又迈出了关键而坚实的一步,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航天人充分发扬航天精神的重要体现。
航天人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付出的心血,甚至牺牲自我的奉献,才成就了我国航天事业的长足进步,使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神州航天工程,是一个系统工作,必须通过在设计、制造、试验、测试等各环节,把工作做深、做细、做透、做到极致,控制一切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100%成功。仅对接器而言,框里就有100多个测量动作、位置、温度的传感器,近300个传递力的齿轮,1万多个紧固件,数以万计的导线、接插件、密封圈和吸收撞击能量的材料等。
(选自“长江网”,有删改)
10.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报道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区域成功着陆的消息。
B.材料一侧重于整体方面的报道,材料二和材料三更倾向于对某个部分的介绍。
C.从材料二中的内容看,“回收一号”雷达对于飞船返回段的测量非常准确,为飞船的成功着陆立下很大功劳。
D.四则材料围绕这次十一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的中心事件,通过介绍中国与太空强国的对比情况,让我们普通民众对此次发射活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解析 D项,“与太空强国的对比情况”文中并没有涉及。
答案 D
1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材料一有关神舟十一号的报道,无论是飞船发射的时间还是着陆时间都精确到分钟,直接体现了“回收一号”雷达的准确性。
B.材料二中,“他还接过‘嫦娥’回家”时用拟人、比喻手法,准确表述了“回收一号”的重要作用;而词语“老司机”的使用,使新闻显得活泼、俏皮。
C.材料三分为两段:第一段主要介绍天宫二号的重要价值和核心作用;第二段主要介绍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变化,歌颂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D.依据材料三的报道,“太空机械臂”其实就是一个“太空塔机”,是负责运输不同荷载包括小型舱段的。
解析 A项,直接体现的应是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也从侧面体现了“回收一号”雷达的准确性。B项,没有比喻。D项,偷换概念,“太空塔机”指的是“天宫二号”。
答案 C
12.结合四则材料的具体内容简要概括中国航天人精神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航天人景海鹏、陈冬在太空中为期30天的驻留,充满着各种变数,如果没有奉献牺牲精神,就没有如今的成功。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无论是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还是回收一号,它们之所以能顺利完成任务,都与航天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分不开。③建设航天强国的不懈追求的精神。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都凝聚着航天人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语言运用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广袤的宇宙并非世外桃源,太空环境其实非常恶劣,__①__。可能有人认为,太空是高真空环境又没有水,航天器肯定不会像在地球上那样出现腐蚀现象。__②__,比如“和平号”空间站70%的外体遭到腐蚀,俄罗斯最终不得不将其坠毁。那么,__③__?科学研究表明,除了宇宙大爆炸时留下的辐射和各种宇宙射线外,还有大量的太空垃圾。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连航天器都会遭到腐蚀 ②事实并非如此 ③太空中有哪些因素会腐蚀航天器
14.下面是《宇宙的边疆》中的文字,请筛选并整合重要的信息为“行星系”下一个定义。
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演化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大概许多恒星都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在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
行星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行星系是众多由岩石构成的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并围绕恒星运动的小星球组成的星系。
课件51张PPT。第13课 宇宙的边疆鹧鸪天·云步凌波小凤钩
[宋]党怀英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缘巧极稀相见,底用人间乞巧楼。
天外事,两悠悠。不应也作可怜愁。开帘放入窥窗月,且尽新凉睡美休。◎ 诗海撷英【赏析】 这首词在画面剪裁上,独具匠心。仅以“云步”“凤钩”写织女的步履轻盈、纤足弱小,从侧面烘托其美,可见词人着笔别具只眼。
本词的另一个特色是以景语抒情。如“开帘放入窥窗月,且尽新凉睡美休”以景寓情,吐露心声,表现了旷达脱俗的情怀,使词人主观激情灌注到目力所及的客观景物之中,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有关“宇宙星空”的名句
1.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康德 ◎ 名句集锦2.整个宇宙是一个联邦,上帝和人类都是它的成员。
——西塞罗
3.整个大地对贤智的人都是敞开着的,因为一个高尚的灵 魂的祖国,就是这个宇宙。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4.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但它同时也是严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
——宗白华
5.宇宙永远不会变老。
——普罗提诺
6.宇宙是在运行的。它有它的生命。
——罗曼·罗兰1.探索的道路是艰难的,但是不断探索就会成功。疑问是开始探索的前提,疑问是开始探索的源泉。有了疑问,就等于发现了问题;解决了疑问,就等于解开了谜团。人类要想进步,就要不停地疑问,不断地解疑。小到远古的锯子的发明,大到如今的飞天的成功,都是探索的结果。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探索的历史。◎ 隽语荟萃2.探索与发现是连在一起的。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远古时期发展到今天虚拟网络的数字时代,人类探索了数千年的时间;从刀耕火种、没有文明的远古发展到今天的飞天时代,人类经历了数千年的探索。数千年来,我们人类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就是神秘。而所接触的未知领域越多,人类对未来勇于追求和探索的精神也愈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卡尔·萨根( 1934~1996),美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 [ 资料助读 ]著有大量科普书籍,其中《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利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更是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美国《每日新闻》曾这样评论萨根:“他有三只眼睛。一只眼睛探索星空,一只眼睛探索历史,第三只眼睛,也就是他的思维,探索现实社会。”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国际天文联合会于1982年把第2 709号小行星命名为“卡尔·萨根”。
主要作品有《伊甸园的飞龙》《宇宙》《布鲁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魔鬼出没的世界》《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探索宇宙的奥秘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活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逐渐认识到地球的局限和“渺小”。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资源的日益短缺促使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太空。对生命的积极探索启迪人类积极寻找宇宙中的生命和文明。近十几年,人类在太空探索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宇宙研究和天体物理学的发展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了神秘的宇宙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我们宇宙空间方面的知识还不够多,探索宇宙的人才还极为贫乏。这不仅是科学家的工作职责,更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作为世界太空研究组织的创始人和负责人,卡尔·萨根担负起了普及科学的重任,写下了大量的关于宇宙、天体、基本粒子等方面的文章。《宇宙》就是其代表作。解说词 是对展览、影视、图片、名胜古迹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对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以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解说词根据被解说的对象可分为文学性解说词和平实性解说词两种。用于参观游览的导游解说词,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解说词,多用文学、散文手法,既有抒情又有解释说明,语言绚丽多彩,情感真挚浓郁。用于生产成就的参观展览的解说词,科普影片、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则运用朴实真挚的语言。答案 (一)①xuàn ②lì ③liào ④sù ⑤yín ⑥fù ⑦zhǐ ⑧huái ⑨mào [ 基础整合 ]答案⑩wú ?ɡē ?āi ?xiānɡ qiàn ?wō ?pánɡ bó ?tuǒ ?cuǐ càn ?yǎn答案 (二)①pào pāo ②chàn zhàn ③yùn yūn ④xiān qiàn 答案 ⑤biǎn piān ⑥shǔ shù shuò答案 ①趾 祉 址 ②珊 姗姗 跚 ③漂 飘 缥 ④恒 桓 垣 答案 ⑤覆 履 ⑥萃 粹 ⑦栗 粟 ⑧踝 裸  答案⑨崭 堑 ⑩砾 烁三、辨析词语
1.想象 幻想
辨析 都有想的意思。想象:指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或没有发生的事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或发展情形。幻想:指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例句 ①正如卡梅隆一手缔造了潘多拉星球一样,诺兰全凭________打造了人类多重梦境的潜意识世界。
②好消息固然能令人兴奋,可是对以往业绩的过度渲染,甚至对未来产生不切实际的________,那么更大的危机或许就在眼前。
答案 1.想象 幻想  2.淹没 湮没
辨析 都有“埋没”的意思。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多用于具体事物。湮没:指名声或成就被埋没,多用于抽象事物。
例句 法起寺遗址全部被水________,从此,这个号称“准海第一丛林”的古寺的辉煌彻底被历史________了。
答案 2.淹没 湮没四、熟语积累
(1)无影无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势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川流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没有一点影子和踪迹。形容完全消失或不知去向。
(2)形容气势极其雄伟、盛大。
(3)河水流动不停。形容来来往往的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4)奄奄一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才济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形容生命垂危。
(5)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的样子。[ 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和天体的物理特征以及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了世人探索宇宙的兴趣,激发了人们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1.本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 (1)文章先介绍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然后依次介绍了星系、恒星、行星和太阳系的奥秘。
(2)作者对宇宙的认识: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品味探究 ]作者对人类的认识: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探索广阔的宇宙,在渺小之中包含着伟大。2.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但作者的解说并没有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而是先介绍宇宙,再介绍星系,然后是恒星,最后是行星和太阳系。作者为什么这样介绍?探究一下,谈谈本文的说明顺序及其好处。
明确 其一,课文的说明顺序符合宇宙的演化规律,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本文是电视片的解说词,从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上也不好协调。 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的,这样说明的好处在于:
①将宇宙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②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③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3.举例说明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 4.本文是一篇科技说明文,却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这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 (1)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 (2)强烈的议论和抒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的议论和抒情很多,但并没有冲淡说明的文字,而是与其契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观点一 本文说明顺序符合宇宙演化规律,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
观点二 这是电视节目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拓展提升 ]观点三 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按照空间顺序,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 [ 技法借鉴 ] 2.说明中融入议论、抒情
作者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笔调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边、宇宙的奥秘和宇宙的久远历史,从而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变得生动有趣,更能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欲望。如“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 3.运用拟人手法
如“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挤做一团,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形象、贴切,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想象到这些星系的存在状态。再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用了“召唤”一词,贴切地表达出我们对宇宙的向往之情,大海如同母亲一样在呼唤着她的子女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她。 巧用拟人增文采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作“人格化”。这是锤炼语言、把语言写得生动的又一重要方法。 [ 写法指导 ] 1.拟人的运用形式
(1)把动物拟人化
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海底世界》)这个句子,把海底的动物比拟成活生生的人,既突出了它们的特点,又让人感到亲切、有趣。
(2)把植物拟人化
如:“细雨如丝,杨梅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它们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把杨梅比拟成人,写杨梅“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舒展着”枝叶在雨雾中“欢笑”,这样就生动地描写出了春天的杨梅生机盎然的可爱形象。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如:“我走向船头,迎着猛烈的海风,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大海的歌》)这里把浪花人格化,充分表达出“我”此时喜悦的心情。
作文中,正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事物活跃起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便于作者托物抒发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助于读者对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2.运用拟人的注意事项
(1)运用拟人的手法必须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也就是作者对事物必须要有真实而强烈的思想感情,才可以运用拟人手法,这样才能做到比拟自然、逼真、感人;否则就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
(2)只有事物本身的特点和人物的特点或心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时,才可以把“物”人格化,不能乱拟。如:“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很像人在歌唱。”把麻雀人格化,写成“麻雀为他歌唱”是不当的。 (3)使用拟人手法的目的要明确。使用拟人手法,是为了突出事物的形象和特点,借物抒发作者内心之情,从而突出文章中心思想。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使用拟人手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学活用
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拟人修辞、仿写句式的能力。在形式上,要仿照例句,运用拟人手法;在内容上,要突出大自然景物的美好情致。 答案 (示例一)眼前的那棵绿柳,也许是听了微风说的情话,羞得低下了头,幸福在美丽的春景里。
(示例二)头顶的那朵白云,大概是听了鸟儿传的家音,急得迈开了脚,游弋在碧蓝的天空里。本讲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综合训练·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