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习题课 曲线运动
1.一小船从河岸的A处出发渡河,小船保持与河岸垂直方向行驶,10 min运动到对岸下游120 m的C处,如图5-Ⅰ-8所示,若小船保持原来的速度逆水向上与河岸成α角方向行驶,经12.5 min到达正对岸B处,求河的宽度。
图5-Ⅰ-8
解析 小船过河的过程,同时参与了两种运动,一是小船相对水的运动,一是随水流的运动。船的运动为合运动,设河宽为d,水流速为v水,船速为v船,船两次运动速度合成如图所示。依题意有,第一次渡河与第二次渡河在垂直岸的方向上位移相等,则v船t1=v船·sin α·t2,第一次渡河水流方向上位移为BC,则=v水 t1。
由图可得船的合速度:v2=v水 tan α,所以河的宽度为:d=v2t2=v水 tan α·t2,联立解得:sin α=0.8,tan α=,v水=12 m/min,d=12××12.5 m=200 m。
答案 200 m
2.如图5-Ⅰ-9所示,A、B两物体系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一根轻绳的两端,若A物体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某时刻系A、B的绳分别与水平方向成α、β角,求此时B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图5-Ⅰ-9
解析 A、B两物体速度分解图如图所示,由于两物体沿绳的速度分量相等,所以有v1=vB1,即vcos α=vBcos β,解得vB=v,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 v,方向水平向右。
[限时20分钟 满分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小船以一定的速率垂直河岸向对岸划去,当水流匀速时,它渡河的时间、发生的位移与水速的关系是
A.水速小时,位移小,时间也小
B.水速大时,位移大,时间也大
C.水速大时,位移大,但时间不变
D.位移、时间大小与水速大小无关
解析 小船渡河时参与了顺水漂流和垂直河岸横渡两个分运动,由运动的独立性和等时性知,小船的渡河时间决定于垂直河岸的分运动,等于河的宽度与垂直河岸的分速度之比,由于船以一定速度垂直河岸向对岸划去,故渡河时间一定。水速大,水流方向的分位移就大,合位移也就大,反之则合位移小。
答案 C
2.塔式起重机模型如图5-Ⅰ-10,小车P沿吊臂向末端M水平匀速运动,同时将物体Q从地面竖直向上匀加速吊起,下列选项中能大致反映Q运动轨迹的是
图5-Ⅰ-10
解析 物体Q参与两个分运动,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水平分运动无加速度,竖直分运动加速度向上,故物体合运动的加速度向上,故轨迹向上弯曲,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 B
3.如图5-Ⅰ-11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以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到如图所示位置时,物体P的速度为
图5-Ⅰ-11
A.v B.vcos θ
C. D.vcos2 θ
解析 如图所示,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将小车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沿绳子方向的速度等于P的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vP= vcos θ,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 B
4.如图5-Ⅰ-12所示,套在竖直细杆上的环A由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B相连。由于B的质量较大,故在释放B后,A将沿杆上升,当A环上升至与定滑轮的连线处于水平位置时,其上升速度v≠0,若这时B的速度为v2,则
图5-Ⅰ-12
A.v2=v B.v2>v
C.v2≠0 D.v2=0
解析 如图所示,分解A上升的速度v,vy= v cos α,当A环上升至与定滑轮的连线处于水平位置时,α=90°,故v2= vy =0,即B的速度为零。
答案 D
5.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速v方向如图5-Ⅰ-13中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已知船在静水中速度小于水速,且船头方向为船对水的速度方向,则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图5-Ⅰ-13
解析 因为静水速度小于水流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合速度的方向不可能垂直河岸,也不可能偏向上游。故A、B错误。静水速度垂直于河岸,合速度的方向偏向下游,故C正确。船头的指向为静水速度的方向,静水速度的方向不可能与合速度的方向一致。故D错误。
答案 C
6.一条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 m/s,它要渡过一条宽为50 m的河,河水流速为4 m/s,则
A.这条船过河位移不可能为50 m
B.这条船过河时间不可能为10 s
C.若河水流速改变,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一定不变
D.若河水流速改变,船过河的最短位移一定不变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16分)
7.(8分)如图5-Ⅰ-14所示,河宽d=120 m,设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河水的流速为v2。小船从A点出发,在渡河时,船身保持平行移动。若出发时船头指向河对岸上游的B点,经过10 min,小船恰好到达河正对岸的C点;若出发时船头指向河正对岸的C点,经过8 min,小船到达C点下游的D点。求:
图5-Ⅰ-14
(1)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1的大小;
(2)河水的流速v2的大小;
(3)在第二次渡河中小船被冲向下游的距离sCD。
解析 (1)小船从A点出发,若船头指向河正对岸的C点,则此时v1方向的位移为d,故有v1== m/s=0.25 m/s。
(2)设AB与河岸上游成α角,由题意可知,此时恰好到达河正对岸的C点,故v1沿河岸方向的分速度大小恰好等于河水的流速v2的大小,即v2=v1cos α,此时渡河时间为t=,所以sin α==0.8,故v2=v1cos α=0.15 m/s。
(3)在第二次渡河中小船被冲向下游的距离为sCD=v2tmin=72 m。
答案 (1)0.25 m/s (2)0.15 m/s (3)72 m
8.(8分)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建立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质点在水平面上从坐标原点开始运动,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x-t图像和vy-t图像分到如图5-Ⅰ-15甲、乙所示,求:
图5-Ⅰ-15
(1)运动后4 s内质点的最大速度;
(2)4 s末质点离坐标原点的距离。
解析 (1)由题图可知,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x==2 m/s。在运动后4 s内,沿y轴方向运动的最大速度的大小为4 m/s
则运动后4 s内质点运动的最大速度
vm==2 m/s。
(2)0~2 s内质点沿y轴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4 s内先沿y轴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沿y轴负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 m/s2=3 m/s2
则质点沿y轴正方向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t2== s
则运动后4 s内沿y轴方向的位移
y=×2×(2+) m-×4× m=0
因此4 s末质点离坐标原点的距离等于沿x轴方向的位移由图像可知,4 s末质点离坐标原点的距离 s=x=8 m。
答案 (1)2 m/s (2)8 m
课件23张PPT。习题课 曲线运动[学习目标]
学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思想分析两类问题。
小船相对于河岸的运动是小船的实际运动,也是合运动,可分解为小船相对静水和随水下漂两个分运动。此类问题常常讨论以下两种情况:
题型一 小船渡河问题已知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4 m/s,现让船渡过某条河,假设这条河的两岸是理想的平行线,河宽为d=100 m,水流速度为v2=3 m/s,方向与河岸平行,则
(1)欲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航向怎样?最短时间是多少?船发生的位移有多大?[例1](2)欲使船以最小位移渡河,航向又怎样?渡河所用时间是多少?
(3)若水流速度为v2=5 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4 m/s不变,船能否垂直河岸渡河?
[自主解答] (1)由题意知,当船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速度最大时,渡河所用时间最短,河水流速平行于河岸,不影响渡河时间,所以当船头垂直于河岸对岸渡河时,所用时间最短,则最短时间为 [答案] 见自主解答[名师点拨]
1.小船同时参与随水漂流和在静水中的运动,两个运动互不干扰,且这两个运动具有等时性。
2.渡河时间由垂直河岸方向船的分速度决定,与河水速度无关。1.一条河宽为L=900 m,水的流速为v=50 m/s,并在下游形成壮观的瀑布。一艘游艇从距离瀑布水平距离为l=1 200 m的上游渡河,为了不被冲进瀑布,游艇应如何航行速度最小,最小值为多少?此时游艇在河中航行的时间为多少?◎变式训练答案 30 m/s 37.5 s题型二 关联物体速度分解2.规律:由于绳不可伸长,所以绳两端所连物体的速度沿着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同。
3.速度分解的方法:物体的实际运动就是合运动。
(1)把物体的实际速度分解为垂直于绳和平行于绳的两个分量,根据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同列方程求解。[例2][答案] D ◎变式训练答案 B本讲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课下作业·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