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4《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14 16:1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学习用品中的科学
第14课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有些物体在水中沉,有些物体在水中浮。
2.知道物体在水中沉浮与物体的大小(体积)和重量有关,大小(体积)相同,轻的物体上浮,重的物体下沉。
3.知道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科学探究:
1.能设计实验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有关。
2.能设计实验研究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科学态度:
养成善于合作交流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物体的沉浮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水槽,水,橡皮,橡皮泥,气球,小瓶,沙,玻璃珠,泡沫块,鸡蛋,弹簧测力计等。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记录笔。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分配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指导及预设学生生成)
设计意图(写明本环节要达成教学目标要点)
情景引入
(2分钟)
出示图片
1.提问:将橡皮泥放入水中,会沉还是浮?
2.学生展开讨论,进行猜测,并说出依据。
预设1:我认为橡皮泥会沉入水底,因为它重。
预设2:我认为不一定,因为它形状不一样,沉浮就不一样。。。。。。
引导学生关注有的物体会沉,而有的物体会浮。
二、科学实践
一、科学实践1——探究沉浮的秘密
1.出示学习任务1: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请你先预测依次将塑料球、气球、装有沙带盖的小瓶、小石头、橡皮、木块、橡皮泥、玻璃片等物体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然后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1)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后汇报记录情况。
(2)全班集体交流,为什么这些物品有的沉,有的浮,沉浮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
预设1:球类的都是浮起来的,所以我认为沉浮与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有关。
预设2:木块轻,石头重,所以我认为物体沉浮与轻重有关系。。。。。。
师生共同讨论出影响因素,并做初步的实验设计。
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出示学习任务2:(1)将同一块橡皮切成大小不同的块,放入水中,看它们在水中沉浮状态。(2)在小瓶中装入不同量的沙子,密封后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情况。(3)将装有沙子的气球放入水中,一次充气,一次不充气,看看沉浮情况又是怎样的。(4)尝试在小组内解释看到的现象。
总结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
预设1:大小不同,材质相同的物体,沉浮情况一样。
预设2:相同大小的小瓶,里边放的沙子较多时则沉,里边放的沙子较少时则浮。
预设3:装有沙子的被吹起来的气球会浮起来,没吹起来的气球沉下去。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想办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学生尝试多种方法进行实验。
二、科学实践2——感受浮力
1.感知浮力:学生体验将小球按入水中,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预设:像有个力往上托着一样。
出示浮力概念,学生认识浮力。
实验探究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中的浮力作用
出示学习任务3:先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下橡皮泥球在空气中的重量,再把橡皮泥球放进水里测一下,对比两次测得的数据,可以说明沉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引导学生观察沉浮现象,通过观察,提出有关物体沉浮规律的猜想。
揭示物体沉浮的秘密,让学生明确物体在水中沉浮与物体的大小(体积)和重量有关,大小(体积)相同,轻的物体上浮,重的物体下沉。
通过感知沉浮现象,使学生了解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三、拓展与应用
物体在其他液体中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怎样验证我们的推测?
预设1:会,可以用盐水来做橡皮泥球的实验。
预设2:还可以将水换成油、糖水。。。。。。
拓宽学生思维,提升思维广度,不局限与在水中的沉浮,拓展了更多的液体,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