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4 17:0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千年第一思想家爱因斯坦马克思你知道为什么称马克思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吗? 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 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新课标: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高中统编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材料一:1825年英国新拉纳克纱厂2500名工人每天生产出来的社会财富,如果在仅仅50年前,还需要60万名劳动者生产出来。
——《历史的细节—马镫、轮子和机器如何重构中国和世界》
材料一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如何?材料二: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使用降低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等手段,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1810年英国纺织工人的工资每周平均为40先令6便士,而到1825年便降为25先令6便士了;十九世纪中叶,工作日仍然长达16—18小时。据统计,1839年英国工厂有43万多工厂,其中,妇女24万多,18岁以下童工占19万,工厂环境条件差。
——《历史的细节——马镫、轮子和机器如何重构中国和世界》
材料二说明了工人的生活条件如何? 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工人生存条件恶化1.“在布拉克本,停止运转的织机超过7 000台,几乎有14 000人要靠慈善机构救济,而当地人口总共才21 000人……全城凄惨万分。穷人濒于饿死,各阶层居民都苦于时运不济。”(《泰晤士报》1826年4月4日)材料描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英法之间战争带来的破坏 B.早期三大工人运动的影响
C.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影响 D.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破坏答案: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英国的城市陷入经济萧条的情况,结合时间1826年可知这是1825年英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的。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故C项正确。]跟踪训练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 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材料三:
请思考:工业革命给当时社会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么?(1)经济基础/根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贫富分化,资本主义的弊端也日益暴露,阶级矛盾尖锐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材料一 “19世纪初的卢德运动”
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但禁止对人身施用暴力。材料二 宪章运动提出的六点要求:
1、年满21岁的男子均有选举权;
2、秘密投票;
3、按居民人数分配选区和议员名额;
4、每年改选一次国会;
5、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
6、议员领取薪金。
——《人民宪章》 【课堂思考】根据材料回答英国宪章运动时期工人阶级斗争形式的变化。捣毁机器要求政治权利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19世纪30—40年代,英法德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结合教材64页学思之窗和第一目内容,合作探究:
●19世纪30-40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含义是什么?
●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有什么关系?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工人阶级斗争的真相——由自发到自觉,由经济到政治想一想: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经济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同时却有那么多思想家、改革家要探寻“公正的理想国”?他们的设想为什么被称为空想呢 ?材料一:“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 出身:贵族 憧憬:实行实业制度,平均分配产品,财产共有
傅里叶 出身:资产阶级 憧憬:建立“法郎吉”,人人都可按兴趣爱好从事工作
欧文 出身:资产阶级 憧憬:建立“新和谐公社”,人人平等,民主管理
(他们)指望国王或者富人来投资,但希望落空。
———据马世力《世界史纲》整理
材料二: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三:“(它)……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
创造者的社会力量”。
———列宁《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探寻公正的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潮A 工业革命后,西方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B工人阶级生活悲惨,创造财富的工人阶级没有享受到工业革命的成果,等待他们的是饥饿、失业、和死亡。
C 一些思想家、社会改革家认为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不是公正、合理的社会因为他们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根源。
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真正动力。
寄希望于富人的道德情感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3)思想基础:2.下图为“新和谐公社”的蓝图,是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1825年建立的理想模型。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其出现表明(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工人运动促使资本主义完善福利制度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和新制度的探索
答案:D。【解析】 [A项错误,当时马克思主义还没诞生;B项错误,当时无产阶级还没登上政治舞台,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C项错误,题干中讲的是空想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完善福利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项正确。]跟踪训练马克思主义理论德国的古典哲学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三大理
论来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批判
继承三大组
成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 --《列宁选集》第2卷,第441-442页(3)思想基础: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
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德国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投身工人运动,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终于从无产阶级身上看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1.依据材料概括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能够提出比圣西门等更为科学的理论?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实践基础:马、恩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1)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2)有识之士探索公正的理想之国2、理论基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兴起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4、实践基础:马、恩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向全世界无产者发出号召。从社会演变的物质基础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得益于(  )
A.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前人的理论成果
C.工人阶级的斗争 D.马克思、恩格斯的潜心研究【答案】A。【解析】 [A、B、C、D四项都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条件,但题干要求是“从社会演变的物质基础看”,故只有A项符合;B、C、D三项分别是理论来源、阶级基础和个人作用,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跟踪训练时间:
标志:
组织:《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封面和马克思所写草稿仅存的一页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共产党宣言》(1)发表:(2)内容: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材料二: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论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取代【课堂思考】阅读材料并回答《共产党宣言》的内容?1848年 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材料三: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肯定阶级斗争的重要历史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材料四:“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的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材料五: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号召无产阶级国际联合斗争2、《共产党宣言》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堂思考】阅读材料并回答《共产党宣言》的内容?(2)内容: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历史作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3)意义:①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③推动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深远影响人类社会的进程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共产党宣言》(2)内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它包括三大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它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其中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3、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 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4.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1867年 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 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辨证关心,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材料强调的是(  )
A.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B.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C.把谋求人类解放作为目标
D.揭露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阶级实质答案:C。【解析】 [根据材料“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可知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一切人自由发展”不相符,故排除。]跟踪训练5.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  )
A.恩格斯坚持采用暴力斗争的形式
B.马克思主义理论随时代进步而发展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的赞同【答案】B【解析】 [根据材料“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可知,坚持采用暴力斗争的形式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从1848年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到1895年“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说明社会主义运动斗争方式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故B项正确;社会主义运动只是转变了斗争方式,并非陷入低潮,故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跟踪训练“特殊条件”指什么?结合课本找出巴黎公社建立的背景。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6.《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
B.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C.加强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
D.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与合作【答案】D。【解析 [A项是第一国际的影响,故排除;根据题干材料中的“联络和合作”可以排除B、C两项,再根据国际工人协会的性质可确定D项为正确答案。]跟踪训练1870年普法战争梯也尔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成立;对外:卖国对内:镇压1871年3月巴黎公社革命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1、背景(1)特殊原因—根本原因:普法战争爆发民族矛盾尖锐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2)直接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企图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2、措施废除旧军队、旧警察、旧法庭①设公社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
②成立国民自卫军和司法机构
③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④规定公职人员薪金的最高限额。①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②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7.马克思说:“而现在,(巴黎公社)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由各公社选举它们的行政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材料中的“真正目的”是指(  )
A.使工人阶级取得民主权利
B.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C.使人民成为巴黎公社的主人
D.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支持革命【答案】C。【解析】 [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这样人民才能真正成为巴黎公社的主人,故选C项;A项属于现象,故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跟踪训练3、结果公社战士共有7.29万人在作战中牺牲,2.98万人被枪杀,6万多人被投入监狱或被流放.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曾参加公社街垒保卫战的幸存者——公社委员欧仁、爱德蒙·鲍狄埃,在巴黎市郊一所简陋的木屋里,写下了气吞山河的《国际歌》。英勇斗争,虽败犹荣,精神永存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材料一:列宁指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与无产阶级的准确成熟。但是1871年的法国尚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材料二:公社的领导人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有的是这个派别,有的是那个派别,完全以工人阶级的本性,爱国的热情搞这么一个起义。材料三: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的中途停了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法兰西银行)。 材料四: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革命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材料五:凡尔赛当时具有先进的军队和武器,国民自卫军怎么抵得过呢。合作探究A.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法国资本主义仍然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未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缺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切断敌人经济命脉 没有发动广大农民,缺乏工农联盟 普法势力联合绞杀,敌我力量悬殊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合作探究B.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与教训:(1)经验
a.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进行暴力革命。
b.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最主要的)
c.对国家进行民主化改造(公职人员选举产生;限薪;监督)
(2)教训
a.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
c.必须建立广泛的工农联盟。 4、性质(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的学说)。
(3)它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4)它的经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5、伟大的意义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第一个工人政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8.马克思曾经预言,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这些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公社的原则”是(  )
A.民主自由的原则   B.人人平等的原则
C.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D.暴力革命的原则【答案】C。【解析】 [题干中的“公社”是指巴黎公社,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故C项符合题意。]跟踪训练 (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的形势下爆发的。
(2)失败的必然性。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
(3)意义的深远性。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缺乏一个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巴黎公社的特点问题合作探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影响丰富课堂小结谢 谢 观 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