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件(3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件(30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14 19:5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吗?
水、无机盐、维生素
直接吸收
糖类、蛋白质、脂肪
消化后吸收
把不溶于水的复杂的大分子物质,转变成溶于水的简单小分子物质
消化作用
消化系统
消化管
消化腺
作用: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等
分泌唾液
分泌胆汁
分泌胰液
分泌胃液
分泌肠液
唾液腺

食道
胰腺

肝脏
大肠
小肠
肛门
胆囊

什么是消化?
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
小分子
消化酶
设计方案

1、完成“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需要设置几组实验?

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条件有什么差异?


3、为什么收集唾液之前最好先用清水漱口?


4、如何判断食物中淀粉是否发生变化?


两组。
对照组用等量的清水代替唾液,其他实验条件要与实验组严格保持一致。
保证唾液的纯度。
用碘液遇淀粉变蓝的特性作为本实验的依据。
交流讨论:
1、对照组的实验材料、实验条件与实验组有什么不同?



2、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同学们得出什么结论?


3、口腔内牙齿和舌对食物消化的作用是什么?
对照组用等量的清水代替唾液,其他实验条件要与实验组严格保持一致。
唾液可以消化淀粉。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可以促进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从而促进消化。
实验结果
现象
材料 淀粉检验(滴加碘液) 结论
实验前 预期结果 实验后
实验组
淀粉液+唾液 淀粉液颜色 不变蓝 不变蓝 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
对照组
淀粉液+清水 淀粉液颜色 变蓝 变蓝
——小肠
小肠内含有的消化液最多
包括肠液、胆汁、胰液
食物的消化
口腔内的消化
胃内的消化
小肠内的消化
——唾液:含唾液淀粉酶
——胃液:含胃蛋白酶
胆汁:不含酶,乳化脂肪
胰液: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肠液: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消化的主要部位
切断、撕裂、磨碎、搅拌
蠕动、混合
蠕动、混合
淀粉
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
蛋白质
多肽
胃蛋白酶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麦芽糖
多肽
脂肪
脂肪微粒
唾液
胃液
甘油
脂肪酸
胆汁
口腔

小肠
部位 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口腔和食管几乎
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
环形皱襞
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
小肠绒毛

胆汁乳化

①细胞内消化:食物在细胞内消化方式(原生动物和腔肠动物)
②细胞外消化:食物在消化腔(腔肠动物)或消化道内的消化方式


食物的吸收

小肠
大肠
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绝大部分营养物质
部分水和酒精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分子营养物质是通过消化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课堂练习
1、淀粉初步消化的部位在__________。
3、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部位在__________。
4、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__________。
5、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
2、糖类物质尝起来是否都是甜的?
口腔
不是

小肠
C
1.细嚼馒头或米饭时,会觉得有甜味,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分解成为 .
2.消化后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营养物质是 ( ) A.淀粉和蛋白质 B.脂肪和维生素 C.无机盐和脂肪 D.淀粉和无机盐
当堂训练
麦芽糖
A
3.不能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 ( )
A.唾液 B.胃液C.胰液 D.肠液
4.在消化道中,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起始位置分别是 ( ) A.口腔、胃、小肠 B.胃、小肠、大肠 C.胃、小肠、口腔 D.口腔、小肠、胃
B
D
5.下列关于营养物质化学性消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只在口腔消化
B.蛋白质只在胃中消化
C.维生素只在胃中消化
D.脂肪只在小肠内消化
D
6.不经消化就能被吸收的物质不包括( )
A.水 B.无机盐
C.维生素 D.淀粉
7.在胃中开始消化,在小肠内完全被消化的物质是( )
A.脂肪 B.无机盐
C.水 D.蛋白质
D
D
9.下面是人体内食物成分被消化和吸收
的过程,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
①营养物质被小肠绒毛吸收
②蛋白质开始被消化
③脂肪开始被消化
④淀粉开始被消化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②③① D ①③②④
C
A B C D E
(口腔)
(大肠)
未被消化营养物质的百分比
0
50
100
1
2
3
曲线1、2、3分别代表哪种物质在消化管的消化过程?
(胃)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消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