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同步练习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同步练习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5 07:1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 选择题
1.为宋词打开新局面,使词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新境界的是(  )
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关汉卿
2.元曲是由什么组成的(  )
A. 诗、杂剧 B. 乐府、散曲
C. 词、散曲 D. 杂剧、散曲和南戏等
3.(东京梦华录)记载:瓦(瓦子)中多有药,卖卦……钦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知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  )
A. 市民生活丰富 B. 社会分工完成
C. 民间艺术精湛 D. 边境贸易繁荣
4.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可以做到的事情是(  )
①吃到占城稻②去瓦子中观赏杂技等表演
③欣赏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作④听人讲述岳飞的故事
⑤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⑥看到马可波罗来华
A. ①②⑤B. ①②④C. ①②⑥D. ②③⑤
5.“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
A. 苏轼??? B. 辛弃疾? C. 陆游??? D. 李清照
6.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地方是(  )
A. 大相国寺B. 御街C. 瓦子D. 勾栏
7.“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那时,城内还设有居民娱乐的场所——瓦舍。此生活景象反映(  )
A. 北方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 B. 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 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 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8.下列历史知识可以修改的是(  )
A. 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他被称为“诗仙”
B. 杜甫的诗真实再现了时代的变化,风格“沉郁顿挫”,他被称为“诗圣”
C.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他们并称为“苏辛”
D.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
9.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大多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 《授时历》 B. 《西厢记》 C. 《窦娥冤》 D. 《天净沙·秋思》
10.“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残酒问卷帘人,却道海棠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感情真挚,清新。该词的作者是(  )
A. 苏轼 B. 辛弃疾 C. 陆游 D. 李清照
二 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1)“宋代词人众多,高手如林”,请你说出下面三首词的作者的生活年代及其词的特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下面是《窦娥冤》的插图,《窦娥冤》是谁的代表作品?它属于什么文学形式?
(3)你认为宋词和元曲,这两种文学形式能灿烂辉煌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图片可能是哪个朝代哪个都城的平面图?请你说说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通过这个平面图你认为这个朝代有哪些以往朝代都城所不具备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元时期文化辉煌灿烂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ADAADACDCD
二 非选择题
1.(1)苏轼,北宋,他的词风豪迈飘逸。李清照,两宋之交,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辛弃疾,南宋,他的词风豪放,气势磅礴。
(2)关汉卿。元曲。
(3)宋元时期经济繁荣;民族交融;文学家的创新与努力等。
2.(1)北宋;开封。图中出现了瓦子。宋代出现了夜市和早市,宋代经商的时间已不再受限制。
(2)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政府的重视和提倡;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继承隋唐时期的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努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