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壶口瀑布
——梁衡
词语积累
寒噤(jìn) 推搡(sǎng) 雾霭(ǎi)
出轧(zhá) 汩汩(gǔ) 怒不可遏(è)
铸成(zhù) 凿开(záo) 挟而不服(xié)
潺潺(chán) 凝重(níng) 漩涡( xuán )
驰骋( chí chěng)霎时(shà)凹下去(āo)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深不可测:意为深得无法测量,借以比喻道理、含义异常深奥。亦比喻人心机极深,难以猜测。也可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推推搡搡:粗暴地、接连不断地猛推。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初识
结合预习提示和课文回答:
1、壶口在哪里?
晋陕两省的边境,黄河中游的秦晋大峡谷
2、为什么叫壶口?
河床至此非常狭窄,形如“壶口”。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
3、结合壶口的特点,想象一下黄河经过壶口时的景象。
黄河咆哮送激流,汹涌澎湃入壶口。
飞流直下谷腾烟,巨浪排空啸九天。
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
——刘子诚《壶口》
吐吞万壑百川浩,出纳千流九曲雄。
——张应春《观壶口》
石堑横分薄烟雾,天瓢倒泻吼雷霆。
——崔光笏《壶口》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走近作者
山西霍州人,1946
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
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
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梁衡
艺术美只存在于创造之中,重复旧套子,不论是重复自己还是别人,都绝对不会有美。
——梁衡《我的苦苦探求》
初见
1、壶口瀑布与一般瀑布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2、请梳理作者初见壶口瀑布的落脚点及所见之景。
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再见
1、跟着作者的步伐,走到他的观景点。
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我一直走到河心……
2、顺着作者的观景视角,来欣赏壶口的各种水的形态,感受黄河之水的特点。
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仰视):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弛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站在沟底河心,由高往低看:
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站在沟底河心,看龙槽两边的水:
洪流便向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泪汨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俯视):
为什么要写石头?
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
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
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6、面对黄河壶口这样雄伟壮丽的奇观,作者有怎样的感受,请找出来,加以体会。
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由河水在壶口展现出的多种形态,联想到人生的五味杂陈。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黄河柔中带刚,蕴含无尽的力量,所以才能穿凿巨石,改变地貌;
不经磨难不成材,黄河的个性也是在巨石的逼迫、抵抗中最终铸成的。
由水侵巨石,认识到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个性,进而引申到人生哲理:经历磨难,方显个性。
6、面对黄河壶口这样雄伟壮丽的奇观,作者有怎样的感受,请找出来,加以体会。
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由河水在壶口展现出的多种形态,联想到人生的五味杂陈。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黄河柔中带刚,蕴含无尽的力量,所以才能穿凿巨石,改变地貌;
不经磨难不成材,黄河的个性也是在巨石的逼迫、抵抗中最终铸成的。
由水侵巨石,认识到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个性,进而引申到人生哲理:经历磨难,方显个性。
游记以“所感”为灵魂。请你试着找出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
观景时的直接体验
由景物引发的感想(感叹)
理性的思考(深度)
游记
游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裁,它的内容非常广泛,举凡无不可以成为游记的题材。
游记的三个要素:
所至:
作者的游踪。
所见:
作者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社会生活等。
所感:
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