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4 18:5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名言欣赏: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歌德(德)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2、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3、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有人说:“收回香港,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温故知新
提出问题
大家看图片,这是哪个省的地图?图中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领土,请你用学过的历史知识证明。
今天我们来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
14 海峡两岸的交往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目标导航
1.了解几代领导人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九二共识”及“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2.知道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目标导学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追根溯源
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面积约36000平方公里(2300万人口),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海峡长度约380公里,宽度约190公里,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是我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
合作探究
从历史上说,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从三国时期开始,台湾就与祖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元朝时,台湾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95年清政府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美国历届政府都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追根溯源
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
台湾的分离
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后,把台湾作为国民党 “反攻大陆、复兴党国”的基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阻止祖国大陆解放台湾,美国政府插手干预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的长期紧张对峙局势。20世纪80年代至今,台湾当局利用国际反华势力蓄意制造分裂,鼓吹“一中一台”,企图分裂国家,使得两岸统一的进程困难重重。
台湾的分离
1.台湾问题的形成
(1)内战遗留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
党政府,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
(2)反华势力介入: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
解放军解放台湾
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
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
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时 间 人 物 政 策
新中国成立初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武装解放台湾
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
八项主张
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
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
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大批,两岸关
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台湾同胞
回大陆探亲
(3)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
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4)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的“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
性的重要一步
1993年 汪辜会谈

(5)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
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
团访问中国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
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胡锦涛会见连战

走近台湾


(海基会董事长)

(海协会会长)
两会复谈(2008年6月 北京)
陈云林
江丙坤
(7)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
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目前,阻挠统一的势力有哪些?
一是外国的反华势力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
二是蓄意制造分裂的台湾当局。
深入探究
D、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E、2003.9.28陈水扁在民进党十七周年党庆晚会上第一次亮出“台独”时间表,声称要在二00四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于二00七年实施“新宪法”。
A、1990.9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B、1994.4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
C、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三月十四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大会,会上审议并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从邮票中推断:台湾在_________年才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它的意义是什么?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1987
目标导学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1.原因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
2.表现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目标导学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人员交往


NewsMedia_4927首架台湾民航客机
56年来首次降落北京
2005年春节台商包机
2008年两岸大三通实现:从8个半小时到80分钟
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台北、高雄
等多个空港、海港同时启动两岸三通。
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南京签署《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开通两岸定期航班,表示着两岸全面“三通”实现。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的签署,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深入发展,对于两岸携手、共同对抗国际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两岸共同打击犯罪以及司法互助协议的签署,有利于维护两岸同胞的正当权益和两岸交流交往正常秩序。
经济合作
1992年至1995年达560多亿美元,
截至2005年底4957亿
经济文化交流

两岸影视合作《还珠格格》
2008年周杰伦参加《春节晚会》
和平统一
武力统一
你赞同用哪一种手段来解决台湾问题?
深入探究
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中,港、澳、台三个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际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高度自治权,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点是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深入探究
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时有何异同?
(1)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2)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为实现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4)两岸在经贸、文化各领域交流日益紧密。

深入探究
现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促进
两岸交往



推进
对台政策
同根文化
台湾同胞
综合国力
两岸人民
认同
支持
奠定
渴望
祖国统一



1、“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
A.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B
检测目标
2、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检测目标
3、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 )
①台湾当局被迫开始调整“三不”政策 ②海协会与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③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④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C
检测目标
4、改革开放以后,形成对台基本方针是( )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和平解放         
D.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B
检测目标
5、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
?A.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九二共识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提出
C
检测目标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