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1课,本单元人文主题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语文要素为:1.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
导学案
人物介绍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国共合作期间,在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著作收录于《李大钊文集》。
李星华(1911-1979) 李大钊的女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主要作品:《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十六年前的回忆》等。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课文题目是“十六年前的回忆”,在这么久的时间里,作者回忆了些什么,回忆了谁?(李大钊先生。)
我会写下面这些生字。
阀 避 屉 僻 瞅 靴 魔 刑 哼 砖 执 绞
避:注意“辶”里面左边部分不是“启”。
砖:注意第八笔是竖折撇,一笔写成。
哼:注意右下角是“了” 。
每个字练写两遍,并且给它们组两个不同的词语。
我会读这些词语。
埋头 整理 书籍 文件 含糊 军阀
避免 组织 警察 局势 严重 新闻
纷乱 喊叫 闪亮 抽屉 僻静 剧烈
粗暴 便衣 魔鬼 包围 肥胖 苦刑
自杀 严峻 态度 残暴 匪徒 拘留
法庭 安定 占据 会意 执行 昏倒
我能够用 词语造句。
(略) 。
4. 理解下列生词的意思。(可以借助工具书)
被难日:因灾祸或重大事故而牺牲生命的日子。本课指李大钊被杀害的日子。
轻易:简单容易。本课指随随便便。
会意:会心。本课指领会了父亲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5.学习多音字。
埋 难 为
6.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恐怖~恐惧 沉着~冷静 幼稚~天真 会意~领会 含糊~模糊 占据~占领 残暴~残忍 粗暴~粗野
7.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幼稚?成熟 粗暴?温和 沉着?慌张 含糊?清楚
严峻?和气 残暴?仁慈 沉重?轻松 勇敢?懦弱
8.用动词填空
整理书籍 取出手枪 挤满屋子 收拾行李 执行绞刑
9.形近字组词。
刑(刑法) 娱(娱乐) 绞(绞索) 藉(慰藉) 竣(竣工) 祥(慈祥)
形(形状) 误(错误) 狡(狡猾) 籍(书籍) 峻(严峻) 详(详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思考: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1927年4月28日 ,父亲的被难日。)
2.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
第一件事情(第2—7自然段):写被捕前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 ,以及工友阎振三被抓 。
第二件事情(第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敌人逮捕的经过 。
第三件事情(第18—29自然段):写在法庭上 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 的情景。
第四件事情(第30—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心情。
3.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回忆”的近义词是 记忆 ,“十六年前”指的是 距写文章的1943年十六年的1927年 。
4.根据本课的学习,你认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
5. 作者是在父亲逝世十六周年时写的,通过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在法庭上以及父亲遇难后的沉痛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我们把这样的表达方法称作倒叙。你还想起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文章,也采取了这样的表达方法呢? (同学们自己搜集答案)
第四单元第11课,本单元人文主题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语文要素为:1.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
导学案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理清了课文的顺序,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革命者!
体会忠贞,学习品质
分析被捕前和被捕时的句子,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画出来,把你的体会标注在旁边。
(被捕前:局势严重忠于革命 被捕时:不慌不忙)
默读课文第三部分,并思考:李大钊同志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个句子、词语能看出来?请画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你的体会。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这句话抓住了人物的外貌描写,说明了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3.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出示练习:
(1)从“瞅了瞅”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李大钊同志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
(2)“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这是抓住了人物的___神态______描写,这可以看出李大钊同志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对革命的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被捕后:平静慈祥坚贞不屈)
二、体会沉痛,触动心弦。
1. 鲁迅先生有这么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也是李大钊先生的写照。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第四部分,并思考一下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理解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
我知道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是_前后照应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照应开头。这种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使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的事情牢牢地记在心里。
2. 文章除了开头和结尾做到了首尾呼应,在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前后照应的句子,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②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③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④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⑤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⑥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这些句子前后照应,使人读了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印象和感受也会更深。
4. 在人们眼里,李大钊是一位忠诚的革命者;在他女儿的眼里,他又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读一读画出相应的句子体会一下。
父亲是一个对孩子慈爱,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和力量的父亲。
5.课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对比来写,效果会更加突出。
请你找出文中都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
父亲是很慈样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不论……总是……”表示条件关系,我会用它造句。
(略)
6.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除了李大钊,你知道为国牺牲的革命者还有哪些?
(面对敌人残酷审讯,坚贞不屈的赵一曼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为了不暴露目标,在火中纹丝不动的邱少云 ,宁死不屈的刘胡兰 等)
三、课下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
四、拓展延伸
李大钊的墓碑上的评价
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