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苏教版八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苏教版八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08 18: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苏 轼读一读1.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有问
题可与同桌或老师交流。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考考你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盖竹柏影也亦未寝庭下如积水空明堂屋的门高兴的样子想到、考虑于是、 就睡觉澄澈明净原来是如吾两人者耳罢了庭院积水空明品一品 再读课文,展开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喻庭院中月色的清澈透明;
“藻荇交横”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
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为什么?悟一悟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
情语。”苏轼和张怀民漫步在
这冰清玉洁、如诗如画的月色之
下,他们当时的心境如何呢?请划
出相关语句,并结合写作背景,说
出你的理解。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四个多月后,获救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 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作者写这篇短文时,被贬黄州已经四年。你知道吗? 冰清玉洁、如诗如画的月世界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比一比
金山夜戏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①,至北固,舣舟②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③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选自 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日晡bū:傍晚时分。②舣舟:停船靠岸。③噀xùn :含在口中而喷出。噀③天为白:喷洒到天空,以致天空都变白了 ①张岱笔下的月光有怎样的特点?
②透过对月光的描写你能看出张岱怎样的人生态度?
寄情山水
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
乐观进取
面对人生挫折的勇气作业 把《金山夜戏》中两处对月光的描绘各写一段赏析性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