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的春节 练习课件(1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 北京的春节 练习课件(1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4 22:0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1 北京的春节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读拼音,写词语。
cù wèi( 醋 味 )  jiǎo zi( 饺 子 ) 
jiǎo bàn( 搅 拌 )   cā chú( 擦 除 )  
zhǎ yǎn( 眨 眼 )   yè xiāo( 夜 宵 )
yuán dàn( 元 旦 ) rán shāo( 燃 烧 )
qīn qi( 亲 戚 ) shāng fàn ( 商 贩 )
tān kāi( 摊 开 ) jiào chē( 轿 车 )三、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零七八( 碎 )  万象更( 新 )        各形各( 色 ) ( 截 )然不同
张灯结( 彩 ) ( 残 )灯末庙?
1.“ 残灯末庙 ”的意思是“春节快要结束了”。?
2.与画“  ”的词语一样可以用来表示节日氛围的词语有 喜气洋洋 、 欢天喜地 、  普天同庆 。
3.孩子们喜欢吃这些 零七八碎 的东西。?
4.在这 万象更新 的时刻,人们都在送上彼此的祝福。?
5.这两幅画的风格 截然不同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1)“规矩”的近义词是“ 规定 ”。“差不多”中“差”的读音是“ chà ”。?
(2)调整词语的顺序,不改变句意。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在腊月的初旬春节差不多就开始了。 ?(1)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粥 ”比作了“ 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
形象地说明了 粥中的食材很丰富 。?
(2)用加点的关联词语仿写句子。
这些书不是我的,而是他的。 ?
3.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改为双重否定句)
没有人不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原名 舒庆春 ,文章以
 时间 为经线,以人们的 活动 为纬线结构全文,介绍了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其中春节的三个高潮是 除夕 、  正月初一 和 元宵节 。?2.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本篇文章在语言方面的特点是“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
B.本篇文章采用了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C.本篇课文每部分都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构成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紧接着围绕中心句列举事例。
D.在元宵节,人们的习俗是走亲访友,逛庙会和灯会。六、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选段中表现出人们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的词语有“ 万不得已 ”“ 必定 ”。?2.下列关于“守岁”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BC )(多选)
A.年轻人守岁是为了痛痛快快地玩一宿。
B.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
C.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3.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4.选段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的一项是( A )
A.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之情。    
B.表达了对除夕守岁的认同和喜爱。
C.表达了对除夕夜吃团圆饭的喜爱之情。七、课外阅读。
童年的春节(节选)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作“春节”。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只是我挤不进他们的乐队里去!我只能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那是一条小纸捻,卷着一点火药,可以拿在手里点起来嗤嗤地响,爆出点点火星。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1.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一组近义词,一组反义词。
近义词:( 寂寞 )—( 孤单 )
反义词:( 寂寞 )—( 热闹 )
2.下列对文中画“  ”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表现出“我”能够挤进乐队里的激动之情。   B.表现出“我”内心的无奈之情。
C.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作者详写了过年前的哪些事?
母亲做新衣鞋帽,父亲为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 4.短文结尾表达了作者( B )的心情。
A.高兴、激动、兴奋 
B.寂寞、不舍、无奈
C.难过、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