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4 22:1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名言欣赏: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歌德(德)
1、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
3、新时期的五大兵种指哪些?五大战区指哪些?

温故知新
提出问题
这张老照片,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照片,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从此,打开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目标导航
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 方针的含义
4.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成就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南京条约》签订
《马关条约》
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
目标导学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合作探究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毛泽东

独立自主面对世界

积极主动走向世界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
行封锁和禁运
3.提出
4.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5.发展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6.影响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日内瓦会议
1954年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的周恩来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知识拓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且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该原则已经成为当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易错警惕
情景再现:周恩来发言


求同
存异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目标导学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背景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万隆会议
(1)召开: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2)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
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目标导学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思考“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
同:共同的历史遭遇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共同的现实问题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
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
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本次会议还形成了“万隆精神”

深入探究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受到各国代表的热烈欢迎
“万隆精神”
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
1954年访问
缅甸
1954年访问
印度
1954年4月参加
日内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的方针
项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的方针
背景 周恩来与印度代表首次提出、中印缅三国倡导 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求团结,求共识
实质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应该享有平等权利 国家不分社会制度,应该撇开分歧求共识,加强团结,增进友谊
影响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易混辨析
中国代表石广生在卡塔尔多哈签字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11月11日)
2001.12.11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有人说:“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你能说说五十年代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么?
(1)民族的独立
(2)国力的增强
(3)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4)外交家的智慧
……
深入探究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
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和为贵
拓展延伸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
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课堂小结

提出
发展
影响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背景
万隆会议
1、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
A.美国 B.印度
C.苏联 D.蒙古
B
检测目标
2、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1953年我国首次提出的
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关系
D.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D
检测目标
3、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争相请周恩来签名,这一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国国力强大
B.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
C.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得到广泛赞同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检测目标
4、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下列有关“求同存异”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达到团结的目的
②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③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B
检测目标
5、下面材料说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门户开放”的外交政策
C.大国结盟的防御外交政策
D.“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A
检测目标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