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5课 三大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1)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结队报名入社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过:
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互助组——一般由几户至或十几户组成,共同劳动、分散经营。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收获的农产品,仍归私人所有,但由于换工互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的集体经济组织。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统一经营,社员集体劳动,劳动产品统一进行分配。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基本单位是生产队。把劳动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给生产队使用。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生产合作社使用机械农具生产合作社兴修水利工程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果: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方式: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2)结果:到了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二、公私合营材料一:这水泥厂解放前是一个资本家开的工厂,当时最高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现在都解放了,我们的劳动条件还很差,资本家还经常打骂和开除工人;水泥厂赚的钱也大都被资本家装进了腰包,我们的工资少得可怜。资本家凭什么还能剥削工人啊?国家得赶快给我们想个办法啊!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背景①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小、技术差、工人待遇差、自身发展困难。二、公私合营材料二:在私营企业大中小户之间,先进企业与落后企业之间的矛盾突出,如果不突破所有限制,不突破企业乃至行业限制,统一调动生产力,统一安排,不进一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改造,则一系列的矛盾就不能克服,生产力就会受到破坏。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背景②资本主义经济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二、公私合营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二、公私合营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利润分配实行 “四马分肥”。改造形式:公私合营二、公私合营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国有企业。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二、公私合营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结果 截至1966年,国家总共付给私营工商业者30多亿元,已经超过了他们原有的资产总额。二、公私合营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结果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二、公私合营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中华老字号二、公私合营4.三大改造的完成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01二、公私合营4.三大改造的完成01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质: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二、公私合营4.三大改造的完成问题: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材料反映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建议将此活动设计打印出来,让学生课上或课下完成。二、公私合营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三大改造后期虽然存在这些缺点,但是它对于整个三大改造来说是瑕不掩瑜,中国人民通过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体农民、手工业者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绝大多数资本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我国存在了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被消灭,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向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