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64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22分)
(1) ,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挥手自兹去, 。 (李白《送友人》)
(3)谁见幽人独往来, 。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4) ,只有香如故。 (陆游 《卜算子?咏梅》)
(5) ,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卖炭翁》)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 , 。
(7) ,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
(8)是鸟也, 。 (庄子《北冥有鱼》)
(9) ,教然后知困。 (《虽有嘉肴》)
(10) ,然后有千里马。 (《马说》)
2.文学常识填空(11分)
(1)庄子,名 ,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现存 篇。
(2)《礼记》, 至 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 编纂的。
(3)《马说》的作者是 ,世称“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4)杜甫,字 ,自号 ,杜甫被世人尊为“ ”。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0分)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2)去以六月息( )
(3)亦若是则已矣( ) (4)循其本( )
(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6)男有分( )
(7)一食或尽粟一石( ) (8)策之不以其道( )
(9)食之不能尽其材料( ) (10)讲信修睦( )
4. 下面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成功之处就在于创作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通过写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5. 阅读下面作文片段,按照要求进行修改。(8分)
①我们来到春意盎然的牡丹园,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使人无不感到兴奋。②我看到花儿有的刚绽开两三片花瓣,好似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全绽开了,露出着灿烂的笑脸。③小草弟弟从美梦中醒来了,它们身披着嫩绿的衣裳,舒展着柔嫩的身姿。④竹笋妹妹从地底下冒出来,它们迫不及待地探出尖尖的脑袋,也来凑个热闹。⑤一对新郎新娘正在园内忙着拍婚纱照。⑥微风吹来,鲜艳的花儿竞相怒放;嫩绿的小草尽情萌发;柳树纵情舒展开了翠绿的枝条……
(1)第①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修改。(2分)
(3)材料中第 句与本段材料的中心无关,应该删去。(2分)
(4)将第⑥句中的“柳树纵情舒展开了翠绿的枝条”改为 ,使得句意表达更连贯顺畅。(2分)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4分)
湖①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
去雁远冲云梦雪⑤,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⑥,星汉通霄向水悬⑦。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⑥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⑦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
【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
6.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2分)
7.“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8-10题。(16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释】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③允:符合。
8.解释加点的词语。(8分)
⑴盗窃乱贼而不作: ⑵上常临镜:
(3)人不独亲其亲: (4)及为相:
9.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10.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4分)
(三)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1-15题。(16分)
【甲】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刍鸟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①,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②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③,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节选自《庄子·外物》)
【注】①邑金:封邑的收入。 ②波臣:水族臣民。 ③常与:时常在一起的。此指水。
11.给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2分)
周 昨 来 有 中 道 而 呼 者 周 顾 视 车 辙 中 有 鲋 鱼 焉。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夫鹓刍鸟发于南海”与“故往贷粟于监河侯”中的“于”意思相同。
B.“仰而视之曰”与“激西江之水而迎子”中的“而”用法相同。
C.“其名为鹓刍鸟”与“子何为者耶”中的“为”意思相同,都可解释为“是”。
D.“惠子相梁”中的“相”与“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中的“活”用法相同。
1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2)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4.下列句中加点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1)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2)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15.【甲】【乙】两文中庄子都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其用意分别是什么?(4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64分)
1(1)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3)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 《卜算子?咏梅》)
(5)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8)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北冥有鱼》)
(9)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1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
2.(1)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北冥有鱼》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2)《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3)《马说》的作者是韩愈,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4.?B.表述有误,“他”指的是保尔。
5.(1)(2分)将“使人无不感到兴奋”中的“使人”删去(或“使人”前加“这些景色”)。
(2)(2分)把“好似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之后逗号(,)改成分号(;)。
(3)(2分)⑤
(4)(2分)改为:翠绿的柳条纵情舒展(1分)。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4分)
6.(2分)意象:暮霭、芦苇、田野。(1个1分,3个2分)
7.(2分)独”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和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二)(8分)
8.⑴兴起 ⑵面对 (3)以……为亲(4)等到
9.⑴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⑵我重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0.示例:围绕“善于纳谏,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中的任意一点来谈即可。评分标准:(4分)
【参考译文】唐玄宗任用韩休当做(唐玄宗的)门下的随从,同平章事。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追求名誉权势。等到做宰相后,所作所为很得当时民心。起初,萧嵩认为韩休性情淡泊,容易控制,所以就把他引荐给唐玄宗。共事的时候,韩休持守正道不阿谀奉承,萧嵩就逐渐厌恶起他来。宋璟感叹说:“没想到韩休还如此有能耐!”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少有差错,常常对身边的大臣(左右在古代是身边的大臣的意思)说:“韩休知道不知道?”话刚说完,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唐玄宗拿着镜子对着它默不作声,身边的大臣说:“韩休做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唐玄宗叹息说:“我的容貌即使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萧嵩禀报事情常常顺从旨意,他退下以后,我无法安睡。韩休经常据理力争,辞别以后,我睡得很安稳。我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我自己啊。”
(3)(16分)
11.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2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2.B(2分)
13.【示例】(1)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2)你竟然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4分,每小题2分)
14.【示例】(1)“恐”“搜”写出了惠子害怕庄子来取代他的相位,从而做出全城搜索的举动,体现了惠子看重功名,心胸狭窄的形象。(2)两个“将”表明监河侯不想借粮食给庄周,又假装仁义空口许诺,体现了监河侯虚伪吝啬的形象。(4分,每小题2分,结合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15.【示例】【甲】文中庄子讲鹓刍鸟的故事,既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态度,又辛辣地讥讽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又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乙】文中庄子讲涸辙之鲋的故事,讽刺了监河侯在别人困难时不肯出手相助,只会用貌似慷慨的大话来敷衍的虚伪之态。(4分,【甲】【乙】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