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名言欣赏: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歌德(德)
1、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哪国?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3、万隆会议上出现了哪些不协调的声音 ?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
温故知新
提出问题
大家看电视或是通过各种媒体,对现在的中美关系了解吗?请谈谈你所知道的中美关系。
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中美是建立了友好互动的关系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外交事业的发展。
17 外交事业的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目标导航
1.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原因和意义。
2.知道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的史实。
3.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国徽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1.背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
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
在联合国的席位
2.概况: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
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
重大胜利
合作探究
1971年中国代表乔冠华、
黄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中国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
的玻璃!”
令身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如此开心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等。(言之有理即可)
深入探究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它是中国外交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对美国的影响:它标志着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
(3)它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通过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从此,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知识拓展
目标导学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②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
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①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1)背景
从中国来说
从美国来说
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
的失败
②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
美国
苏联
争霸
20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
中国
转攻为守
转守为攻
关系恶化
关系缓和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因此:
深入探究
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即所谓“小球推动大球”
相关史料
“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
1971年3—4月,日本名古屋举行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4月4日,中国队乘巴士从住地去体育馆时,美国运动员科恩上来搭车,于是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寒暄,并送他一块中国杭州织锦留作纪念。这个细节被在场记者抓住,成为爆炸性新闻。
经过反复考虑,4月6日,毛泽东在比赛闭幕前夕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次日,美国国务院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关于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立即向白宫报告。尼克松在深夜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发电报给美国驻日大使,同意中方的邀请。事后,尼克松说:“我从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实现。”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14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乒乓外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相关史料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2月21日)
中美关系的变化
对抗(敌对)→ 对话(转机) →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
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2)过程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建交公报》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1年4月,“乒乓外交”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外交打开新的局面
1.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2.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中美关系正常化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美关系的不断发展。
易错警示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2.中日建交
1972年9月27日 接见日本
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
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
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
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
中日关系
对中国而言,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对日本而言,应正视历史,顺应历史潮流,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针。
拓展延伸
中国和日本应如何全面发展两国关系?
目标导学三:全方位外交
1.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举措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
3.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
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
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年代 建交数
1950年10月 17个国家
1970年底 55个国家
1980年底 124个国家
1992年底 151个国家
2002年7月 160多个国家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比比看谁说的多!
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008年,北京奥运成功举办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办
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物
……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
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时间、地点、主题、内容、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我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至少答两点)
深入探究
原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领导人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和独特的外交艺术等。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
中美建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21世纪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发展国家间关系
加强国际合作
课堂小结
1、1972年,访问中国的日本首相是 ( )
A. 尼克松 B. 田中角荣
C. 普京 D. 安倍晋三
B
检测目标
2、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抗美援朝②尼克松访华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④中美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D
检测目标
3、与“1971年”“乔的笑”“五大常任理事国”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检测目标
4、美国前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这段话描述的是( )
A.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检测目标
5、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一次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各国政要身穿中国传统的服装,齐聚一堂,参加英文缩写为“APEC”的会议。这个组织是( )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华沙条约组织
A
检测目标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