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学案(含部分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学案(含部分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5 19:1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
简述安史之乱的过程与影响,根据史料分析安史之乱的原因。
2、知道相继存在于黄河流域的五代政权和十国政权的大致区域。
3、探究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局面之间的联系。
【学习重点】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唐朝的灭亡。
【学习难点】了解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历史局面,理解历史发展的趋势。
【知识结构】

【知识巧记】
五代有更替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分南北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天下乱。
【学习提示】
唐初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地曾设置大都督或都督。高宗时,都督“带使持节”,直接代表皇帝,称为“节度使”。唐玄宗时,边境设有10个节度使。节度使把辖区内的军事、财政、民政大权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表面上尊奉朝廷,实际上各自为政。安史之乱后,自行委任官吏,赋税收入也不上缴中央。节度使死了,一般都由儿子继任,皇帝只能承认。节度使成为地方上的“土皇帝”。
【自主预习】
1.755年, 借口朝廷出现奸臣,与 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2.唐朝后期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在 的率领下,攻入长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3.9O7年,叛将 逐步兼并了北方一些割据政权,建立 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了。
4.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九个政权,连同北方的北汉政权,史称“ ”,其实质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重点知识】
一、分析安史之乱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
1. 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2. 社会矛盾尖锐。
3. 节度使势力膨胀,外重内轻。
影响
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受浩劫
2、唐朝从此由盛及衰
3、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如何正确评价唐玄宗?

【学习检测】
1.唐玄宗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 )
A.农民战争 B.统一战争 C.兼并战争 D.叛乱战争
2.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具体是指( )
A.745-753年 B.755-763年 C.765-773年 D.775-783年
3.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任用奸相 D.宦官专权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唐朝衰落的原因(
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
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央王国无法与之对
D. 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
5.“安史之乱”和西汉“七国之乱”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赋税徭役沉重 B.内地兵力空虚
C.地方势力强大 D.朝政腐败
6.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五代政权在北方,而十国则都在南方
C.这一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
D.第一时期,统一始终是客现存在的必然趋势
7.下列哪一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A.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
B.天灾人祸,战火连绵
C.唐玄宗任用奸臣,朝政腐败式出
D.唐朝内地兵力空虚
8.发动安史之乱的两位叛军首领是
①安禄山 ②李光弼 ③郭子仪 ④史思明
A. ①④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五代十国时期“十国”的
A.南唐 B.吴越 C.北汉 D.后汉

1.D 2.B 3.A 4.C 5.C 6.B 7.B 8.A 9.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