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第6课 《地球的形状》习题
填空题。
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个______________。
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______________的,地是______________的。
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______________,然后看到______________。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
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______________形的。
1519年.航海家______________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了______________的观点。
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_认为地球是______________。
古希腊学者______________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的形状。
判断题。
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
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张衡提出来浑天说思想,即天似鸡蛋,地似蛋黄。( )
人们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期。( )
我们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无法验证地球的形状。( )
麦哲伦航海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
关于地球的形状,”天圆地方说“是正确的。( )
太阳、月球和地球都是球体。( )
选择题。
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地球是球形的是(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麦哲伦
1961年苏联宇航员( )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中观察到地球。
A.杨利伟 B.费俊龙 C尤里·加加林
在研究“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实验时,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了它是在( )上移动;先观察到船模帆的顶部,之后又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他是在( )上移动。
A.球面 B.平面 C.球面和平面都有可能
他用手电筒照射一个球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 )。
A.圆形的 B.方形的 C.都有可能
通过阅读了解到,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 )。
A.球体的 B.方的 C.无法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在地球上看船行驶,始终能同时看到帆顶和船身
当船进港时,先看到船身,再看到帆顶
当船进港时,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正方体 B.球体 C.圆柱体
画图题。
为了找到地球球形的证据,选用正方体和球体做实验。对比正方体和长方体投射的影子,把影子画下来。
正方形投射的影子 球体投射的影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太空城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航天站起步和发展的时期,一些科学家乐观地认为,在航天站的基础上很快就会建设太空城,凭借密闭生态循环系统和丰富的太空能源,太空城将自给自足地独立发展。以达到向太空移民的目的,描绘出了一幅人类融入太空的美好景象。
人类融入太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阳光、空气、水和食物的供应、辐射防护以及重力适应等。为此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奥尼尔博士设计了“奥尼尔三号岛”,此岛的总体外形像两把并列张开的没有伞衣的大伞。伞柄是两个巨大的圆筒,直径6500米,长32000米,为居住区,可容纳百万人。
在圆筒四周对称设置四面玻璃窗,窗外是盖板,盖板内侧是阳光反射镜,合上盖板,遮住阳光,里面是黑夜;盖板张开,阳光反射镜将阳光折射进圆筒,里面就是白天。调节盖板的张角,可以控制阳光的强度。
整个太空城是一个巨大的密闭生态循环系统,可以解决空气和水的循环供应问题;食物供应则由设置在伞盖边缘的一个个农牧业舱室解决,将众多的舱室调节成不同的春夏秋冬季节轮回,使任何时候都有四季蔬菜、瓜果和肉蛋供应。辐射防护则可由居室的金属结构外壳解决。为了解决重力问题,在两个居住圆筒之间有传动带相连,使它们以两分钟一圈的速度旋转可产生与地球重力相当的人造重力。太空城的能源则由太阳能解决。
通过阅读,太空城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辐射防护以及重力适应等。
参考答案:
一、
球体
圆 方
帆顶 船身 圆形
圆
麦哲伦 地球是球形
张衡 浑天如鸡卵
亚里士多德 球体 近球体
二、
√
√
×
√
×
×
×
√
三、
C
C
B A
A
A
C
B
四、
左边画方形,右边画圆形
五、
阳光 空气 水 食物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