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
【教学内容】
《滑轮》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第三课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杠杆原理、斜面省力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
1.知道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了解滑轮的基本结构。
2.知道不同装置的滑轮具有不同的作用(能否改变方向和省力)。
3.能够组装不同的滑轮装置,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4.对生活中滑轮产品的结构、功能、用途有兴趣进行探究。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装置的滑轮具有不同的作用。
难点:动滑轮的省力作用。
【教学准备】
自制多功能滑轮组合教具箱、实验记录单、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聚焦滑轮
1.谈话:同学们,我们每周一都要升国旗,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你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感觉?
2.学生回答预设:激动、骄傲、自豪……
3.谈话:同学们,今天现场我们体验下这种感觉,一起模拟升旗。怎么模拟呢?听我说……首先,安装旗杆,然后穿线,最后挂旗。我们的国旗庄严肃穆,不要挂反咯。组装好以后,每个人都模拟升旗一次,全组都升完旗后,就让国旗保持升起的状态,然后面向我做好。
4.孩子们,在升旗的过程中,你发现国旗是利用什么装置升上去的?
5.孩子回答:滑轮。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滑轮有什么作用。(板书:滑轮)
二、认识滑轮的构造
1.孩子们,我们知道了旗杆上有滑轮,想不想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更多的滑轮?提问:滑轮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滑轮,交流。
3.小结:(课件出示)边缘有槽,能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三、在升旗情境中探究定滑轮的作用
1. 体验:利用滑轮组合箱的装置模拟升旗。
思考:
(1)升旗时,旗杆顶部滑轮位置有没发生变化?
(2)当我们利用这种滑轮装置升旗时,需要向哪个方向用力?
2. 学生组装、汇报。
3.归纳: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4. 提问:那么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能不能省力?我们怎样研究?(交流)
5. 探究:定滑轮是不是有省力的作用?(分组实验:记录下研究数据和学生的发现)
6. 小结: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
四、在塔吊上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1.(教师利用组合箱组装塔吊模型进行演示)提问:这种滑轮和旗杆顶部的定滑轮相比,有什么不同?用它提升重物能不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
2. 归纳:像这样可以随重物移动的滑轮,我们把它叫做动滑轮。它不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
3.问题:既然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为什么还要使用它来提升重物呢?(交流)
4. 分组实验:探究动滑轮能不能省力。(记录下研究数据和学生的发现)
5. 汇报交流。
6. 小结: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力,。
五、总结与拓展
1.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定滑轮和动滑轮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你知道生活中滑轮有哪些应用吗?
2. 微课展示生活中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应用事例 。
3.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定滑轮和动滑轮,你有哪些发现?(定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4. 问题:如果我们需要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应该怎样组装滑轮呢? 其实,滑轮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奥秘,我们下节课继续来研究。
【板书设计】
定滑轮 动滑轮
↓ ↓
力的方向: 改变 不能改变
力的大小:不省力 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