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5 21:20:50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18 童年的水墨画一、读拼音,写词语。
1.那幅shuǐ mò( 水墨 )渲rǎn( 染 )的画,带给人一种qīng shuǎng( 清爽 )的感觉。
2.随着船桨的bō dòng( 拨动 ),水中不断téng ( 腾 )起一朵朵xì suì( 细碎 )的小làng huā ( 浪花 )。
3.这个hú( 葫 )芦上画着许多的小mó gu( 蘑菇 )。二、照样子,写词语。
一双双(ABB式):
 一排排 、 一个个 、 一对对 ?
明明亮亮(AABB式):
 清清楚楚 、 认认真真 、 马马虎虎 ?三、句子七彩虹。
1.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1)这句话采用了 比喻 、 拟人 的修辞手法。?
(2)改为“被”字句: 溪水被垂柳当作梳妆的镜子。
2.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1)这句话采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刚下水的鸭群”。?
江水中戏耍的孩子
(2)改为反问句:  ?
难道不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吗?3.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1)“一朵朵山花”指的是 小蘑菇 ;
“一个个斗笠”指的是 孩子们 。?
(2)这两句话让我想到的画面是   。?
雨后,蘑菇从泥土中冒了出来,采蘑菇的小朋友们欢笑着来到林中采蘑菇。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童年的水墨画》的作者是 张继楼 ,作者通过
 儿童生活 的几个片段,表现了   。
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2.“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这句话中的“水葫芦”指的是   。
钻入水中的孩子3.连一连。五、课内阅读。
溪 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
忽然哗啦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选段主要描写了( C )
A.林中采蘑菇
B.江上戏水
C.孩子们溪边垂钓3.对文中画“  ”的句子该如何理解?( C )?
A.这句话写了孩子认真的态度。
B.这句话写出了鱼儿上钩的情景。
C.这句话写了孩子们钓到鱼时开心的样子。
D.这句话写了孩子们游泳上岸的快乐情景。六、课外阅读。
  街 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1.第一句话中体现街头热闹的词语是 喧闹 、 声高 ;表现人物精神专注和集中的词语是 听不见 、
 哪管 。?
2.第二句话抓住人物的 动作 和 神态 进行描写。(外貌、神态、动作、心理)?
3.“黑旋风”和“浪里白条”是《水浒传》中的好汉,在诗歌中代指 书籍 ,因此这首短诗描写的画面是
 孩子在街头专心看书的情景 。?课件13张PPT。19 剃头大师√√√√√√√√二、读拼音,写词语。  
1.biǎo mèi( 表妹 )是个dǎn xiǎo guǐ( 胆小鬼 )。
2.suī rán( 虽然 )他lǐ jiě( 理解 )能力chà( 差 ),但是在fù chū( 付出 )了shuāng bèi( 双倍 )的努力之后,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3.为了qiǎng duó( 抢夺 )这jiàn( 件 )宝贝,两个好兄弟成了chóu rén( 仇人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耿耿( 于 )( 怀 ) ( 夺 )( 门 )矩矩 ( 落 )( 慌 )而逃
( 纷 )( 纷 )飘落  ( 坑 )( 坑 )洼洼 ( 长 )( 长 )短短
1.上面的词语中结构方式相同的有两类:
AABB式词语有 规规矩矩 、 坑坑洼洼 、
 长长短短 。?
AABC式词语有: 耿耿于怀 、 纷纷飘落 。?
2.我积累的AABC式词语还有 滔滔不绝 、
 津津有味 。?四、句子七彩虹。
1. 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1)这句话采用了 排比 的修辞手法,说明了表弟
 胆小 的特点。?
(2)请用这种修辞手法再写一句话。
示例:妹妹怕虫子,怕天黑,还怕别人大声说话。
2.我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话连起来)
虽然我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但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3.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
(1)这句话把“姑父的睡衣”比作 一张熊皮 。?
(2)改为反问句: 难道姑父的睡衣不像一件熊皮吗?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1)“害人精”指的是 理发店里的剃头师傅 。?
(2)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的原因:
 他会骂给他剃头的师傅“害人精” ;
 他会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给他剃头的师傅 。
2.课文题目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 B )
A.理发店的剃头师傅  B.“我”  C.小沙的父亲六、课内阅读。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kēng kēng wā wā(   ),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我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当然,我没得到那五块钱。这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是小沙父子: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1.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坑坑洼洼2.为什么“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B )
A.因为小沙在理发的过程中很听话。
B.因为小沙在理发之后发现耳朵还在,就无所谓了。
C.因为小沙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顾客。
3.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我”的理发技术不好,理出来的头非常难看。
4.为什么“我”认为小沙父子是最倒霉的呢?
因为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光头,姑父的睡衣上沾满了碎头发,使他晚上无法安睡。 ?七、课外阅读。
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像彩色的梦!
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欢跳于锦簇耀眼的花丛中,和蜂儿嬉戏,和蝴蝶追逐……那,就是童年的我。
松软的海滩上,有位正在拾贝壳的小姑娘,她睁着一对黑钻石般的眼睛,惊奇地发现,离开了大海,玲珑剔透的贝壳就失去了光泽。她赶忙把一小堆五颜六色的贝壳放入海水里……那也是童年的我。满山红叶如火一般耀眼,一片片枫叶落到地面,把大地染得通红。一位小姑娘手拿一束枯叶,皱着眉,歪着头,站在爸爸的肩上,要把那手中的落叶安到树枝上,显得那么诚心,那么郑重……那,还是童年的我。
充满新奇,充满幻想,充满温馨(xīn),我的童年,使我永远难忘。啊,童年,记忆中的明珠,你是我心灵上的彩虹!1.第2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C )
A.语言的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列举的省略。   D.思路的跳跃。
2.短文主要写了“我”童年的哪几件事情?
在春天的阳光下戏耍、海边捡贝壳、要把落叶安到树枝上。
3.下列不属于“我”的童年的特点的是( D )
A.充满新奇 B.充满温馨
C.充满幻想 D.充满痛苦
4.短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短文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之情。课件14张PPT。20 肥皂泡√√√√√√二、读拼音,写词语。  
1.ruò shì( 若是 )在水中加入少许féi zào( 肥皂 ),就能够吹出许多tòu míng( 透明 )的泡泡。
2.zǒu láng( 走廊 )上手推车里的那个yīng’ ér ( 婴儿 )非常jiāo qì( 娇气 ),妈妈希望她yuè ( 越 )来yuè( 越 )坚强。
3.妹妹正yǎng zhe( 仰着 )头chě( 扯 )下yí chuàn( 一串 )熟透了的葡萄。三、句子七彩虹。
1.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1)“潮湿”的反义词是“ 干燥 ”,
“容易”的反义词是“ 艰难 ”。?
(2)把句子改为反问句。
难道她没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吗?
2.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
(1)“落”在这句话中的读音是“ luò ”,它的另一个读音是 là 。?
(2)调整词语的顺序,不改变句意。
从管上那轻圆的球儿便落了下来。3.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
(1)在“梦”的前面还可以加的修饰语有 奇怪 、
 美妙 等。?
(2)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示例:那一棵棵树,像一个个卫士。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
(1)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 )
A.话题的转变
B.解释说明
C.意思的转折
(2)选段中“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些动作让我感受到孩子们因担心肥皂泡破裂而紧张的心情。 ?2.《肥皂泡》的作者是 冰心 ,原名 谢婉莹 。她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她的作品充满了对 大自然 的赞美。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
 在童年吹肥皂泡 的故事。?1.用文中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示例:蓝天白云映照下的天池,那么明亮,那么美丽,那么迷人,那么平静。2.下列哪项不是吹起来的小球的特点?( C )
A.轻清脆丽。
B.圆满、自由、透明、美丽。
C.都可以飞到天上去。
3.关于文中画“  ”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是作者美好的想象。
B.肥皂泡代表着作者美好的愿望,带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C.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因为肥皂泡消失而变得非常伤心。4.为什么作者的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因为吹肥皂泡的过程非常快乐。这些肥皂泡是“我们”自己吹起来的,因此骄傲。这些肥皂泡会飞到天上、飞过山巅,它带着孩子们想去远方的希望。六、课外阅读。
童年趣事
童年像一个五彩斑斓(lán)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童年发生的一件件有趣的事,常常把我带入美好的回忆中。
那时,我们家还在红矸(gān)山上住。当秋风卷走最后一片黄叶的时候,冬天迈着匆匆的脚步来到了。跟着来的是皑(ái)皑白雪,雪花儿慢慢落在地上,地上就像披了一件白色的纱衣。这时爸爸叫我出去,我一看,啊,太棒了,原来是爸爸给我做了一个雪车。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雪车,爸爸在后面推着我,推得很快,风呼呼地刮着。我坐在车上正玩得起劲,忽然看见前面有一块石头,我大叫起来:“小心!”爸爸因为推得太猛没反应过来,车子一下被石头绊住了,我一下子摔在地上。爸爸连忙跑过来关切地说:“没事吧?”我生气地从雪里爬起来,刚抬起头,爸爸哈哈大笑起来,我气呼呼地说:“怎么了,有什么好笑的?”爸爸笑着说:“你满脸都是雪,再加上冻得通红的鼻子,好像一个大雪人。”我连忙把脸上的雪弄掉,去追爸爸……1.照样子,写词语。
哈哈大笑(AABC式): 亭亭玉立 、 津津有味 ?
气呼呼(ABB式): 笑哈哈 、 乐呵呵 ?
2.请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童年像一个五彩斑斓(lán)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
冬天迈着匆匆的脚步来到了。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C )
A.“我”和爸爸做雪车的故事。          B.冬天下雪的故事。
C.爸爸做了一个雪车推“我”,结果撞到石头,“我”变成了一个雪人的故事。
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课件7张PPT。21* 我不能失信√√√√三、品读句子,并完成练习。
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1.“特别”的近义词是“ 非常 ”;
“高兴”的反义词是“ 伤心 ”。?
2.用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话连起来。
二女儿宋庆龄之所以特别高兴,是因为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四、句子七彩虹。
1.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
(1)这句话应该用 反问 的语气来读,说明   。
宋庆龄之前非常想去伯伯家
(2)把句子改为陈述句。
 你一直想去伯伯家。   ?
2.父亲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1)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有 说 、 拉 、 走 。
(2)用上至少两个动词写一句话。
 示例:妈妈一边说一边拉着妹妹走了。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中因为 宋庆龄答应了小珍要教她叠花篮 ,所以她未能到伯伯家去。 ?
2.题目《我不能失信》中的“我”指的是 宋庆龄 ,通过题目可以看出她是一个 守信 的孩子。?六、课内阅读。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候着。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焦急—( 耐心 ) 无悔—( 后悔 )
诚信—( 失信 )2.请用“  ”画出表现宋庆龄一个人在家很没有意思的语句。?
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3.为什么宋庆龄没有等到小珍,却并不后悔?( B )
A.因为她可以一个人在家里玩。
B.因为她没有失信于别人。
C.因为她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D.因为妈妈夸奖了她。
4.请你写出一句和诚信有关的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