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21 古诗三首一、把下面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二、读拼音,写词语。
fú rónɡ( 芙 蓉 ) luò yánɡ( 洛 阳 )
shuǐ hú( 水 壶 ) dà yàn( 大 雁 )
qián kūn( 乾 坤 ) yàn tái( 砚 台 )三、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匈奴的首领。这里泛指侵扰唐朝的游牧民族首领。 四、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洛阳亲友如相问 , 一片冰心在玉壶 。?
2.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赞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不要人夸好颜色 , 只留清气满乾坤 。?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诗人以“ 冰心玉壶 ”自喻,表明自己 光明磊落,清廉自守,表里如一 的精神品格。?
2.《塞下曲》是一首( C )
A.送别诗 B.写景诗
C.边塞诗 D.叙事诗
3.《墨梅》中的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表达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六、重点句子解读。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逐”这个动词写出了边防战士的 警惕与果敢 , “满”写出了环境的 恶劣 。?
2.这句诗表现了 守边将士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 的精神。?七、课内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首句中“ 寒雨 ”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
秋季 。?3.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
“孤”字既点出了眼前所见之景,也融入了作者当时孤独的心境。 ?
4.最后一句诗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性格?
表现了作者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八、课外阅读。
快乐常在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原本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里,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几年后,苏格拉底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是最差的,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等杂七杂八的脏东西。有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是呀!”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可以在空地养一丛花,种一畦菜。这些乐趣呀,没法儿说!”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底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他每天仍然快快活活的。
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有哪些好处?”苏格拉底说:“好处多哩!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人世间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永远拥有一个好心境。人生犹如一列匆匆而过的特快列车,就那么几十年的光景,不必要选择寂寞和苦涩。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孤独——( 寂寞 ) 嘲笑——( 揶揄 )
2.苏格拉底认为住在一楼和七楼分别有哪些乐趣?用“ ”画出来。?
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可以在空地养一丛花,种一畦菜。
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3.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
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4.如果你曾经抱怨生活的不公,看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我们不应该抱怨生活的不公,应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课件11张PPT。22 文言文二则一、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二、读拼音,写词语。
nánɡ yínɡ( 囊 萤 ) ɡōnɡ jìnɡ( 恭 敬 ) qín láo( 勤 劳 ) bó xué( 博 学 )
pín qiónɡ( 贫 穷 ) zú zi( 卒 子 )四、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胤恭勤不倦。
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 ?
2.家贫不常得油。
家里穷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 ?
3.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人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囊萤夜读》选自《 晋书·车胤传 》,题目的意思是 。?
把很多萤火虫装在袋子里,夜间读书时用来照明
2.《铁杵成针》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
六、重点句子解读。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1.这句话介绍的人物是 李白 。?
2.事件发生的原因是 李白学业“未成”,便“弃去” 。七、课内阅读。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 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以夜继日焉。?
1.按原文填空。
2.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车胤 。?
3.主人公采用什么方法夜间读书?(用文中古语回答)
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4.从他的做法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 ABD )(多选)
A.珍惜时间 B.不畏艰难险阻
C.爱惜眼睛 D.好读书
5.《囊萤夜读》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八、课外阅读。
手不释卷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作战,曾立下不少战功。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书。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他去镇守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嘱咐他:“你现在掌管军政大权,应当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
吕蒙听了 感到很为难 摇头说 军队里事情太多 哪有时间读书呢 孙权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这话不对,时间是靠人挤出来的!我过去爱读书。主管国家大事以来,虽然很忙,还是挤出不少时间,攻读史书、兵书,收获很大。汉朝光武皇帝,领兵打仗很紧张,可是仍然手不离书本。你为什么不刻苦读书呢?”
听了孙权的话,吕蒙觉得很惭愧,心服口服。从此以后,他努力读书,知识越积越多。
有一次,吴国主将鲁肃和吕蒙讨论军事,吕蒙讲得很有见解。鲁肃听了非常高兴,他对吕蒙说:“我以为你还是个大老粗呢,想不到你已经变成了学问家,再不是过去的吕蒙了!”吕蒙笑着说:“人分别三天,就得另眼看待,咱们分别这么久,你怎么还用老眼光看我呢?”
后来,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他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1.给第2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吕蒙听了,感到很为难,摇头说:“军队里事情太多,哪有时间读书呢?”
2.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什么。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一个人勤奋好学,刻苦读书。 3.“人们分别三天,就得另眼看待。”用一句俗语概括就是( B )
A.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B.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4.文中提到了 三 个手不释卷的人物,他们是
孙权 、 吕蒙 、 光武皇帝 。?
5.吴王孙权派吕蒙去镇守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是怎样嘱咐他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你现在掌管军政大权,应当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课件14张PPT。23 “诺曼底号”遇难记一、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二、读拼音,写词语。
kū lonɡ( 窟 窿 ) wéi chí( 维 持 )
zhì xù( 秩 序 ) zhǔ zǎi( 主 宰 )
chuān suō( 穿 梭 ) fù bù( 腹 部 )三、比一比,组词语。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仿写拟人句)
示例: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
2.这怎么不叫人失魂落魄!(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这叫人失魂落魄。 ?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法国 (国家)的 维克多·雨果 。
2.哈尔威船长的哪些表现值得你崇敬?
临危不乱、尽职尽责、舍己救人。 ?六、重点句子解读。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1.这句话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玛丽号”比作了“ 幽灵和山峰 ”。?
2.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玛丽号” 。?
由远而近地驶来,由小变大七、课内阅读。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 ,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 ( C ),( B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惊恐万状 B.势不可当 C.汹涌湍急
A C B
2.面对猝不及防的变故,人们的表现怎样?用“ ”在文中画出来。?
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 惊恐万状,一片混乱。3.对最后一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哈尔威船长也有点慌,一时忘了船上的确切人数。
B.哈尔威船长在情急之中忘记了自己,表现了他在灾难来临之时的大无畏和舍己救人的精神。
C.天黑、混乱,哈尔威船长无法清点人数,六十人只是他的估计。
D.由于船上一片混乱、嘈杂,哈尔威船长情急之中真的把自己给忘了。八、课外阅读。
蕉香满怀
有个衣着朴素的老婆婆神情谦顺地站在检票口旁边。等旅客都走光了,才将我拉到一边,怯怯地把用报纸包着的一些东西送给我,并颤抖地说:“小姐,这是我家自己种的山蕉,跟你们平常吃的香蕉不一样,给你吃吃看。我特地从山上带来给你的,虽然外表不好看,但是真的很好吃,希望你不要嫌弃。”她恭敬地抱着两串山蕉,请我无论如何都得收下。可是我跟她素昧平生,怎么好意思收?她将山蕉小心翼翼地摆在检票口边上,拉着我的手说:“小姐,你不记得我了?上个月我来这里找儿子,不小心把钱包弄丢了,而我儿子的电话号码在钱包里面。我在候车室坐了几个小时,你请人去买面给我吃,还帮我买回家的火车票,你忘了啊?”我赶紧在脑海里搜寻,却一点印象也没有。
“小姐,我回家后,每天都想快点来跟你说谢谢,顺便还面钱给你。”她越说,我的脸越红。一碗面才几块钱,她却牢记在心,实在让我不好意思。
“多谢您,钱您收回去。面我请,山蕉您请,好吗?祝您身体健康。”
她见我收下山蕉,开心地跟着儿子走了,我抱着山蕉进办公室,满怀的蕉香,让我不禁想:如果人世间的真善美都能够借一碗面、两串山蕉慢慢舒展开来,多么美好啊!1.老婆婆为什么要给检票小姐送山蕉呢?( C )
A.因为老婆婆喜欢漂亮的检票小姐。 B.因为老婆婆想求助检票小姐。
C.因为“我”曾给过老婆婆无微不至的帮助,老婆婆专程来对“我”表示感激。
2.“我”对老婆婆没有印象的原因是 。?
在检票口工作,遇到的人、类似的事情太多
3.短文中的“我”和老婆婆分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热情、不图回报。老婆婆:知恩图报、朴实、善良。 ?4.找出短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用“ ”画出来。?
如果人世间的真善美都能够借一碗面、两串山蕉慢慢舒展开来,多么美好啊!课件7张PPT。24* 黄继光一、把下面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二、选词填空。
战斗 战役
1.1952年10月,上甘岭( 战役 )打响了。
2.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 战斗 )了四天四夜。三、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示例: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郊游了。 ?2.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 雨点还密 的枪弹压了回来。(扩写句子)?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课主要讲了抗美援朝特级英雄 黄继光 的事迹。表现了我国志愿军战士 精神。?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五、阅读课外美文,完成练习。
给我一个承诺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走过 路过)这里。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
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一沓美钞(chāo)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我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于是,后来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 叙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过的人。
几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救了他。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 突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克雷斯的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走过 叙述 突然
2.文中的“一个承诺”指的是 。?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3.你体会到克雷斯的什么品质?
我体会到克雷斯乐于助人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