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01 走近细胞(课件+随堂演练+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01 走近细胞(课件+随堂演练+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16 17:40:29

文档简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
(2)水、空气、阳光是生命系统的组成成分(  )
(3)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但又层层相依、相互联系(  )
(4)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
答案:(1)× (2)√ (3)√ (4)×
2.(2019年陕西南郑中学测试)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  )
①心脏 ②血液 ③神经元 ④一株蒲公英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⑥噬菌体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一个湖泊 ⑨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⑩一片草地上的所有昆虫
A. ⑤⑥③②④⑦⑧ B. ③②①④⑦⑨⑧
C. ③②①④⑦⑩⑨⑧ D. ⑤②①③④⑦⑨⑧
解析: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①心脏是器官,②血液是结缔组织,③神经元是细胞,④一株蒲公英是个体,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是分子,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⑥噬菌体无细胞结构,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是种群,⑧一个湖泊是生态系统,⑨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是群落,⑩一片草地上的所有昆虫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B正确。
答案:B
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细菌只是细胞层次
B.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层次
C.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D.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具有完整结构
解析: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高等植物没有系统。
答案:C
4.下列各项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是 (  )
A.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各种生物
解析:生命系统分为不同的层次,青蛙属于个体层次;青蛙的表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池塘中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层次;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不能单独完成某项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
答案:C
5.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其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
B.变形虫的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生命系统的各层次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解析: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故病毒也离不开细胞,A正确;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单独的细胞就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正确;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C正确;生命系统的各层次层层相依,但各层次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不同,D错误。
答案:D
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瘦西湖植物茂盛,树上栖息着各种小鸟,水中有各种虾类、鱼类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角度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扬州瘦西湖中所有的鲫鱼组成了________。
(2)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只白鹭属于________。
(3)扬州瘦西湖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树是扬州瘦西湖的主要树种,柳树与龟相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鹭在繁殖季节中繁殖了3只小白鹭,联系亲代和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桥梁是____________,小白鹭生长发育的细胞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4)考查对不同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判断:整个扬州瘦西湖属于生态系统,其中的所有鲫鱼属于种群,而一只白鹭属于个体,柳树与龟相比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5)联系亲子代遗传物质的桥梁是生殖细胞,个体生长发育的细胞学基础是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答案:(1)种群 (2)个体 (3)生态系统 (4)系统
(5)生殖细胞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温馨提示:为了巩固和提升所学内容,请完成课时作业1。
课件24张PPT。同步导练/RJ·必修① 生物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
导练01 走近细胞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课标导航自主预习要点导析温示提馨随堂演练 (点击进入)word板块 温示提馨课时作业1 (点击进入)word板块
1.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显微镜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是指对面积的放大倍数(  )
(2)换用高倍物镜后,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
(3)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4)乳酸菌与动物相比,细胞内没有核糖体(  )
(5)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
(6)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
(7)施旺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
答案:(1)× (2)× (3)√ (4)× (5)√ (6)√ (7)×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细胞学说由英国科学家虎克创立
C.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但其描述有不合理的地方
D.细胞学说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解析: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虎克只是发现和命名了细胞;虽然施旺和施莱登创立了细胞学说,但其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细胞学说不断发展。
答案:B
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的微生物向图中的A图所示方向游动,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中的B图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在普通光学显微镜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的。A图视野中的微生物向左下方游动,则其实际游动方向是右上方。要将在右上方的微生物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答案:C
4.下图为四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丙虽然是生物,但由于无细胞结构,所以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
B.甲和乙细胞中因为都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所以它们都是原核生物
C.丁中除了具有细胞核外,还具有染色质等结构
D.甲、乙、丙、丁都具有核糖体
解析:丙是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病毒因为无细胞结构,所以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甲是细菌,乙是蓝藻,它们都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因此都是原核生物;丁是神经元,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其细胞结构中不仅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且还有染色质等结构;无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体,这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共性之一,病毒无细胞结构,仅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没有核糖体等结构。
答案:D
5.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蓝藻 ④酵母菌 ⑤霉菌
⑥HIV ⑦水绵 ⑧SARS病原体 ⑨细菌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膜
光合作用(能否)
核糖体
细胞壁







×

×

×



①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
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填编号)
A.洋葱 B.兔子
C.蘑菇 D.蓝藻
②细菌的细胞结构(下图1)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下图2)
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这说明细胞具有__________性。
解析:(1)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藻、⑨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④酵母菌、⑤霉菌、⑦水绵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而⑥HIV、⑧SARS病原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
(2)洋葱是植物,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膜、核糖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兔子是动物,其细胞含有核膜、核糖体,没有细胞壁,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蘑菇是真菌,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膜、核糖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糖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无核膜。细菌细胞含有细胞壁、核糖体,无核膜,在有无核膜这一方面与植物细胞相比充分显示细胞间的差异性。
答案:(1)①②③④⑤⑦⑨
(2)①A B D ②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差异
温馨提示:为了巩固和提升所学内容,请完成课时作业2。
课件33张PPT。同步导练/RJ·必修① 生物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
导练01 走近细胞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标导航自主预习要点导析温示提馨随堂演练 (点击进入)word板块 温示提馨课时作业2 (点击进入)word板块 课件5张PPT。同步导练/RJ·必修① 生物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
导练01 走近细胞章末小结网络构建课时作业1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选择题
1.生命系统最基本、最微小的结构层次是 (  )
A.生物有机分子 B.细胞
C.组织 D.器官
解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在最微小生命系统层次上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
答案:B
2.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急性疾病,下列关于寨卡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
B.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C.能引发传染病,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可以生存
D.能引发传染病,通过细胞分裂繁衍后代
解析:寨卡病毒能够繁殖,属于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生存;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通过细胞分裂繁衍后代。
答案:B
3.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各类细胞的密切协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解析: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利用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所以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答案:B
4.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分别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片农田中的全部生物
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①②④ B.③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①一片农田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不能看成一个种群,因为昆虫有很多种,也不能看成一个群落,因为草地中除昆虫外,还有许多其他生物;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是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属于种群;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是群落和无机环境(枯木)的结合体,属于生态系统。
答案:B
5.下列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细胞是(  )
A.洋葱表皮细胞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C.人体的红细胞 D.草履虫
解析:A、B、C都是多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是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分化的各种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答案:D
6.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引起SARS和AIDS的病原体均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草履虫、变形虫等均能完成摄食、运动、反射等生命活动
C.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均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
解析:引起SARS和AIDS的病原体都是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它们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生命活动;草履虫和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可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但是反射是多细胞生物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单细胞生物无法进行反射;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完成需要多种已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总之,无论是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病毒,还是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它们的生命活动均要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才能完成。
答案:D
7.(2019年武汉调研)下列事实中,没有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
A.HIV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解析:蛋白质和核酸是病毒的化学组成,并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正确。
答案:A
8.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解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并没有生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B错;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C错;单细胞生物和植物没有系统层次,D错。
答案:A
9.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解析:生命系统的最小结构层次是细胞,排除A、C两项;因题中问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故应在小于个体水平的层次范围,排除D项。
答案:B
10.下列组合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B.青岛海滩边的全部生物
C.某公园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D.某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解析:A项中的组合是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种群;B项所代表的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属于群落;C项表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各种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与其所在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生态系统;D项所述的只是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生物。
答案:C
11.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
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
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D.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解析:A项针对单细胞生物而言;D项中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答案:C
12.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将失去活性。这说明(  )
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B.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特点是一致的
C.像病毒这样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存在,说明生命现象不依赖于细胞结构
D.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结构基础之上
解析:无论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细胞生物还是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病毒,都必须保证结构的完整性,这样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D
13.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病毒不是的理由是(  )
①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病毒虽然是生物,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③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④多细胞生物也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依赖于活细胞,但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如病毒,因为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B
14.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心脏的搏动是通过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的。上述事例说明(  )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通过生物体来完成
C.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D.单个细胞就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和心脏的搏动)是通过细胞(叶肉细胞和心肌细胞)来完成的,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A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草履虫无细胞结构
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解析:SARS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能够繁殖后代,有生命特征;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精子也具有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6.(2019年张家口万全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如以高等动物为例,可划分为以下八个层次:细胞→①→器官→②→个体→种群和群落→③→生物圈
(1)完成以下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以下叙述的内容,属于①层次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②层次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③层次的是______________。
A.上皮组织 B.肺 C.一条河
D.一个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E.完成呼吸的全部器官
F.一只乌龟
解析:(1)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2)上皮组织属于组织;肺属于器官;一条河属于生态系统;一个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种群;完成呼吸的全部器官属于呼吸系统;一只乌龟属于个体层次。则属于①层次的是A,属于②层次的是E,属于③层次的是C。
答案:(1)组织 系统 生态系统
(2)A E C
17.从生命系统的结构来分析,给下面的实例归类(填序号)。
①受精卵 ②树叶 ③心脏 ④骨骼肌 ⑤血液
⑥筛管  ⑦一个酵母菌 ⑧池塘中的所有金鱼
⑨某山上的所有生物  ⑩一片森林 ?一个池塘
?一只小白鼠 ?某农场的所有水稻
?市场上卖的一个西瓜 ?呼吸系统
A.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种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受精卵是绝大多数生物发育的起点, 是一个细胞,从生命的角度讲,它也是一个生命体,但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 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它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个体,因而它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通常我们认为它是个体层次;血液是一个复杂的结缔组织,它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不能认为它是器官;筛管是植物运输有机物的一群细胞;树叶和心脏分别是植物和动物的器官;市场上卖的西瓜(果实)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呼吸系统属于一个系统;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所有生物的集合;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答案:①⑦ ④⑤⑥ ②③? ?  ⑦?  ⑧?  ⑨ ⑩?
18.某同学在归纳细菌、松树和松鼠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时,列出了下表: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细菌


×
×


松树



×


松鼠






注:画“√”表示具有,画“×”表示不具有。
请仔细阅读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有一个“√”归纳得不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树为什么没有系统这一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三种生物到种群以后的层次是共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种生物都具有细胞层次,这说明了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因此没有细胞与个体之间的组织、器官和系统三个层次。(2)松树属于植物,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直接构成的,因此植物没有系统层次。(3)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构成种群,所有种群构成群落,因此个体以后的层次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4)三种生物都具有细胞层次,并且是最小的层次,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1)“细菌”一栏中的“组织”归纳得不正确,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层次
(2)植物体是由器官直接构成的,因此没有系统层次
(3)所有种群构成群落,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所以三种生物到种群以后的层次是共同的
(4)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课时作业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选择题
1.(2019年济南四校联考)下列有关自然界中的生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菌类绝大多数是异养型
B.细胞生物一定都含有核糖体
C.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D.酵母菌有线粒体,但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解析:菌类中只有少数化能或光能合成菌是自养型,其他均为异养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含有核糖体;红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它们为真核生物;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含有线粒体,呼吸方式为兼性厌氧型。
答案:C
2.(2019年郑州模拟)T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和变形虫这三种生物的共同点是(  )
A.都有细胞结构 B.都有细胞器核糖体
C.都能独立生活 D.遗传物质都是DNA
解析:T2噬菌体为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无核糖体;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营寄生生活;T2噬菌体为D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DN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答案:D
3.(2019年湘中二模)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是单细胞微生物,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比乳酸菌代谢速度更快,所以繁殖快
B.乳酸菌只有质粒,没有核DNA,更没有染色体
C.蛋白质加工都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
D.两种生物都能在无氧条件下生活
解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生物的代谢速率不同;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含有拟核DNA,也含有质粒,但没有染色体;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乳酸菌是厌氧菌,两者都能在无氧条件下生活。
答案:D
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解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细胞学说仅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并没有体现出多样性。
答案:C
5.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下观察。此时,除调节细准焦螺旋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  )
A.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
B.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
C.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
D.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缩小
解析: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因此需调高亮度,换用凹面镜聚光,光圈放大。
答案:C
6.(2019年大庆二模)2014年诺贝尔奖成果——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将光学显微镜带入到纳米维度,下列有关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观察埃博拉病毒中核糖体的分布
B.能观察受体在神经突触中的分布
C.可捕捉细胞骨架的动态重构过程
D.可追踪受精卵中蛋白质的变化情况
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
答案:A
7.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
解析:视野中的淋巴细胞位于右上方→说明其实际在装片位置的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
答案:A
8.下列各生物与相应的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噬菌体 ②蓝藻 ③大肠杆菌 ④草履虫 ⑤番茄
⑥衣藻
A.除①②③外,其余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B.以上生物中,只有⑤⑥两种生物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②③有拟核,其余的都没有
D.除⑤⑥两种生物外,其余生物都需进行寄生生活
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但蓝藻和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以上生物中,番茄和衣藻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蓝藻和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拟核,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草履虫、番茄、衣藻都是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蓝藻属于自养型生物,不需进行寄生生活,草履虫也不需进行寄生生活。
答案:C
9.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
解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是两种并列关系的生物,乳酸菌、硝化细菌属于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答案:B
10.关于下列a、b、c、d四种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d不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a和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a、b、c、d都能独立繁殖和代谢
D.a、b、c、d都可发生基因突变
解析:图中a为原核生物,b、c为真核生物,d为病毒,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繁殖和代谢。
答案:C
1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观察顺序是 (  )
①顺、逆时针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调清物像为止
②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③在低倍镜下看清物像,再把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解析:首先应在低倍镜下移动装片,将要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因此正确的顺序应是③②①。
答案:B
12.若下图是在10×(目镜)和10×(物镜)下看到的视野,在目镜不变时右图视野所用物镜是(  )
A.20×   B.40×   C.60×   D.80×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和宽度都放大相应倍数;由题意可知,10×10下可以看到64个,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镜,此时只看到4个,说明面积放大了64/4=16倍,即边长扩大了4倍。
答案:B
13.①②③④⑤是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②→③ D.④→⑤→①→②
解析:从图片中可知,要观察的对象是甲,甲物像在(1)中不在视野正中央,则要先把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从(1)到(2),物像放大的倍数明显增大,则肯定是换用了高倍镜,则要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直至出现清晰的物像。换用高倍镜后,一般视野会变暗,则可以适当增加进入视野的光线,以方便观察。
答案:C
14.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说明了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
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解析: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而不是所有生物;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说明动植物的结构具有统一性,因而有亲缘关系;虽然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如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叶绿体;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而不是分子水平。
答案:B
15.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细菌细胞膜与真菌细胞膜相似
C.发菜与草履虫都有染色体
D.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析:发菜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及复杂的细胞器,故C选项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6.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____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________,因而它是一类营________生活的生物。
(4)____________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他图示中与图B中(4)相似的结构是________(填图序号及标号)。
解析:病毒是一类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只有在活的寄主细胞内才能进行增殖;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最显著的差异在于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真正的细胞核;只要有光合色素和相关的酶,不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答案:(1)C 没有细胞结构 活细胞
(2)A、B 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 具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DNA、核糖体
(3)B 蓝藻 藻蓝素和叶绿素 自养
(4)D 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5)A(3)、D(1)
17.(2019年长沙二模)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 mm、0.5 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显微镜的________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镜观察。
(2)图二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图三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看图回答:
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________(填序号),此时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②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________个。
③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______。
④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
②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一有螺纹,表示显微镜的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在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2)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应使用高倍镜,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b、c、A,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②物镜转换为40×后,则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各放大4倍,因此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96÷4÷4=6个。③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d。④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存在于目镜上。(3)①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视野中的黑边圆圈是制作装片时产生的气泡。②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而气泡位于视野右上方,所以换高倍镜观察前,应将标本移到视野的中央,还应向右上方移动。
答案:(1)物 甲
(2)①b、c、A 600 ②6 ③d ④B
(3)①气泡 ②右上方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