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历史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任课班级: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授课
日期
第 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的原因,了解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从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和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中进一步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局面岀现的原因,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独立思考、通过历史现象挖掘历史本质的深刻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作用以及与隋朝短命而亡是否有联系等问题,产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古诗词的分析,探究后人对隋朝灭亡原因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认识大运河的开通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认识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是隋朝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度的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科举制度的创立。
教学难点
隋初经济繁荣的原因;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科举制度的影响。
教学资源
教学用书 配套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图示归纳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 2.隋朝的统一 3.文帝改革(开皇之治)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2.概况3.意义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2.诞生3.影响四、隋朝的灭亡1.原因2.隋未农民起义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签 审
教务处签 审
月 日
教案续页
教学内容(问题与情景)
师生活动(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新课
2018年1月1日,新年伊始之际,大运河江苏沿线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等八个城市携手联动,举办首届江苏办大运河化带新年行走活动。江苏社会各界代表、国际友人、运河沿岸民众,逾万人在运河之畔同时出发,以健步行走的形式,一起“走大运”,共同祈福2018新年。大运河是何时开通的?这条运河的开通对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些内容。?二、讲授新课【隋的统一】
隋朝是如何建立的?它建立之前的中国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复习上期学的内容:
朝代更替:夏一商一西周一东周(春秋、战国)一秦-西汉一东汉一三国(魏蜀吴)一西晋一东晋一南朝北朝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是国家的大分裂时期,北朝由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政权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后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又建隋代周。南朝由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组成,它们之间是前后相继的关系。 出示杨坚图片: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和下面的图片,总结杨坚建立隋朝和隋朝建立后全国的情况。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自立,改国号为隋,杨坚即隋文帝,定都长安。隋建立后,当时在南方还有一个割据政权一一陈朝。由此可知,隋朝建立后,主要任务是灭掉南方的割据政权陈朝,实现南北统一。 教师出示:出示陈后主携二妃躲入枯井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两个问题:(1)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隋朝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隋朝以前的南北分裂局面阻碍了社会经济的交流和发展。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人民要求南北方结束对峙局面,实现统一。隋朝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比陈朝明显占优势。客观上: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腐败。主观上: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朝准备充分、战略战术运用得当。(2)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意义(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对于隋朝统一全国,清朝的王夫之曾经评论说:“隋统一天下…以启唐二百余年承平之运。“隋帝统南北的功绩可与秦始皇媲美。由此可见隋的统一结束了魏晋以长期的分裂局面,为隋唐时期经济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秦汉以历史上的又一个大一统局面。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师出示下面的材料:材料一:? 时间隋初隋盛时人口3000多万4600多万垦田1900多万顷5500多万顷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材料二:
隋文帝统治时期和隋炀帝统治初年,国家财政出现了空前富裕的情况。隋政府在全国设置了许多官仓,储备粟帛。开皇年间,在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大业初年,在洛阳附近建含嘉仓、子罗仓、洛口仓、回洛仓等。中外仓库,无不盈积。
教师设问:从两则材料看,隋朝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人口激增、垦田面积扩大、粮仓丰实三个方面。那么,隋朝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经济发展的原因,除了人民的辛勤劳作外,一般说有两点主要原因:一是政策;二是科技。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教师过渡:隋朝经济发展、国家繁盛的表现除了上面提到的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粮仓丰实外,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也是很重要的表现。下面我们重点学习大运河的开通。【开通大运河】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面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利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文帝统治二十余年,使隋朝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1、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时间:从605年开始,至610年开通。3、运河组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是全世界最长的古代运河。4、历史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5、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但是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 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它很快就被势力雄厚的门阀士族所把持。这些豪门大族世代为官,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九品中正制也就把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出示九品中正制的幻灯片(右图):隋朝建立之初,还是沿袭前朝的选官制度,但两年之后,隋帝就下诏予以废除。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九品中正制到了隋代,除了读书人对其不满之外,还有哪些弊端最终导致了隋帝下诏将其废除?
大家可以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学生回答:九品中正制发展到后,成为豪门大族控制政权的工具,选拔不到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新建立的隋政府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巩固政权,而九品中正制起不到这样的作用。 教师讲解:隋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统一的时期。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看,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望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魏晋南北朝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明显减弱和下降,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原有断地位。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并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在这种情况下,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为它既不利于皇权加强和中央集权,也不利于笼络和控制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应运而生。 出示隋帝和隋炀帝的幻灯片 同学说出隋朝两位帝王在科举制诞生过程中的贡献。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隋帝时,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几个问题:科举开创和实施会给下列社会阶层带什么影响?具体问题如下(1)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2)原把持选官实权的官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3)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4)朝廷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1)科举制的开创和实施使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不经选拔就可以做官的捷径,高门权贵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被打破。(2)科举制使原把持选官实权的官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特殊地位。(3)科举制的实施使出身低微的读书人获得了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进入政府做官的资格,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4)科举制的实施削弱了贵族专权,改变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局面,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基本缓解了社会矛盾。教师讲解: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成为历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隋朝的灭亡】 教师讲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事情的发生总有其相似之处。自秦朝历二世而亡后,又有一个短命王朝历二世而终,那就是繁盛一时的隋朝。请同学们回忆隋帝杨坚在建国初期釆取了哪些措施使隋朝经济迅速发展。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那隋炀帝即位后釆取的措施哪些有利于巩固统治?哪些不利于巩固统治,反而导致隋朝灭亡?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概括总结(1)有利:隋炀帝创立科举制,使读书,考试、做官结合在了一起,有利于人才选拔与任用;其次开通大运河,沟通南北,促进了经济发展。2)不利∶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等一系列工程,致使徭役繁重,人民苦不堪言;为加强统治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三次征辽东,影响人民生产劳动。进而再出示书中史料:
隋朝未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发布的檄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引导学生评价隋炀帝,使之能够全面分析评论历史人物。最后请同学们思考、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相应补充:(1)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隋炀帝的暴政。国家统一后,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炀帝多次让百姓们十分不满。(2)隋炀帝横征暴敛,极度奢侈,朝廷腐败。(3)隋炀帝限制、削弱官员大权,加强中央集权,让朝廷官员不满。(4)各地人民起义的打击。(5)原南朝统洽地区大规模武装反抗隋朝的统治。(6)隋炀帝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课堂小结】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文武之道,有张有弛。只有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定,国家才能强大,社会才能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