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感觉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的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明白保护视觉的重要性和方法 。
2.知道感觉的过程是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过程。
3.知道人体也会出现错觉,了解错觉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
理解人体的各种感觉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学难点】
认知错觉。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眼罩、豆浆、水、咖啡、一杯温水、一杯冷开水、一个空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小游戏:体验“盲人”生活
一名学生在老师保护下,戴上眼罩体验“盲人”生活。从教室门口走到自己的座位上。
二、认知感觉器官
1.眼睛对应视觉,耳朵对应听觉,鼻子对应嗅觉,舌头对应味觉,皮肤呢?
2.设疑:这些器官可以直接产生感觉吗?人的各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问题。
三、认识视觉形成机理
1.课件出示眼睛构造剖面图并介绍视觉是如何产生的。
2.课件出示三杯液体(豆浆、水、咖啡)你能快速的判断出它们可能是什么吗?
3.小结:视觉的产生是眼睛、视神经和大脑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白保护视觉的重要性和方法。
4.组织学生汇报,过渡到认识味觉形成机理。
四、认识味觉形成机理
1. 课件出示味觉器官,舌头是接受味道的器官,食物进入口腔,神经将味觉信息传送到脑,人便产生了味觉;食物进入口腔,神经将味觉信息;传送到脑,人便产生了味觉。
五、认识嗅觉形成机理
1.课件出示嗅觉器官,指出不当之处。
2.组织学生根据视觉、味觉形成机理,思考嗅觉形成机理,学会推理。
3.味觉和嗅觉有怎样的关系呢?
4.小结:味觉和嗅觉是密切相关的,当你进食的时候,嗅觉增强了你的味觉,所以吃东西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格外的香。一旦嗅觉失灵,品味的能力就会下降许多,这就是我们感冒时看到平时喜欢吃的东西时也不喜欢吃了,总感觉没味道,不香。
六、认识听觉形成机理
1.老师这里还有三个杯子,其中有一个是空的,有一个是凉开水,有一个是温开水,不借助眼睛、鼻子和舌头,你有办法把他们分辨出来吗?
2.组织学生根据视觉、味觉形成机理,思考听觉形成机理。
3.课件播放鸟鸣声、蛙鸣声、琴声、雷声。
七、认识触觉形成机理
1.课件出示婴儿小脚丫,说说您触摸到的感觉?
2.小结:皮肤也是一种感觉器官,皮肤接触物体,神经将信息传送到脑,人就产生了触觉,我们就能分辨出热水杯子了。
八、认知错觉
1.课件出示辨色图谱——眼睛可以辨别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课件出示判断两边的橙色圆大小。
3.课件证明两边的橙色圆一样大。
4.提问: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产生错觉?
5.自学课本后,交流质疑。
6. 播放视频资料,加深理解。
7.因此,我们不但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还要训练自己“聪明的大脑”,这样才能认清事物的真相。
九、总结拓展
1.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都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板书)
2.感觉机理
(接受信号——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3.拓展练习(附后)
4.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5.通过《感觉》一课学习,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还有哪些不明白的?
【板书设计】
3.感觉
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都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
接受信号——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