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8分)
1.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病毒是天花这种病的 ( )
A.病原体 B.传染病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 (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以上缺一不可
3.寨卡病毒是一种能通过蚊虫和母婴传播的病毒。寨卡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属于 ( )
A.抗体 B.传染源 C.易感人群 D.传播途径
4.下列各种疾病中,均属于传染病的是 ( )
A.蛔虫病和艾滋病 B.夜盲症和糖尿病
C.高血压和呆小症 D.甲亢病和贫血病
5.下列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 ( )
A.患病毒性肝炎的病人 B.结膜炎病人用过的毛巾
C.患狂犬病的狗 D.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杯子
6.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从理论上讲,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作用在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探究病毒结构
7.[2018·日照] 在人体的第二、第三道防线中均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或细胞是 ( )
A.胃液 B.溶菌酶
C.吞噬细胞 D.淋巴细胞
8.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 ( )
A.能直接杀灭病原体 B.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C.本身是抗体,能特异性吞噬抗原 D.是一种抗生素,注射后能增强抵抗力
9.[2018·武威]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
B.不安全性行为会传播艾滋病
C.艾滋病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
D.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会感染此病
10.[2019·天水] 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这种免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皮肤、黏膜的阻挡和清扫作用
C.鱼、虾引起的过敏反应
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反应
11.器官移植成功是人类医学的伟大成果,因为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很难成活。根据现代免疫学的概念,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 ( )
A.肿瘤细胞 B.损伤细胞
C.抗体 D.抗原
12.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的特殊蛋白质及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 )
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特异性免疫 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13.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
A.青霉素过敏反应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白细胞清除病原体 D.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
14.下列几幅漫画较形象地表示了人体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表示特异性免疫的是( )
图4-Z-1
15.下列不属于预防接种的是 ( )
A.婴儿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
B.幼儿分次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C.青少年接种麻疹加强疫苗
D.甲型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
16.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小明注射了腮腺炎疫苗后,在腮腺炎流行期间未患病,但第二年腮腺炎再次流行时,他却患了腮腺炎,对此不恰当的解释是( )
A.腮腺炎病毒发生了变异
B.腮腺炎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C.腮腺炎疫苗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较短
D.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17.[2018·泰安] 下列有关传染病或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传染源
B.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办法进行预防
C.对食物过敏是人体抵抗抗原侵入功能过强造成的
D.溶菌酶破坏病菌细胞壁使其溶解属于特异性免疫
18.[2019·宁波]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它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曾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宁波籍科学家顾方舟与同事研制了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使我国千百万儿童远离了小儿麻痹症。因此,顾方舟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小儿麻痹症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
B.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
C.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给儿童服用“糖丸”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儿童服用“糖丸”后,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19.下列有关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桶装水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否则容易滋生细菌
B.即使是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也不可以食用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所以我们要避免与艾滋病患者接触
D.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应适当多吃鱼、肉、奶、蛋等食品
二、非选择题(共62分)
20.(12分)水痘和甲型H1N1流感分别是由水痘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分析回答问题。
(1)水痘的传染源是 。?
(2)某中学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对教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并要求学生戴口罩,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上看,这些措施属于 。?
(3)某同学没有患过H1N1流感。他说自己接种过水痘疫苗,体内具有抵抗病毒的抗体,所以不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 。你作出判断的理由是 。?
21.(15分)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5亿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我国规定2~13岁儿童要接种乙肝疫苗。对于乙肝患者要采取隔离治疗,对于患者用过的碗筷、衣物等要严格消毒处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乙肝是一种传染病,具有 性和流行性,乙肝的主要传染源是 。?
(2)接种乙肝疫苗的人体内可产生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 ,使人不会患上乙肝,这种计划免疫是 免疫类型。?
(3)对乙肝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是哪一种预防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5分)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音译为“艾滋”。艾滋病患者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该病毒会攻击人的免疫系统,导致人的免疫系统瘫痪,从而使人体缺乏抵御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从感染到发病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处在潜伏期的病人看不出明显的
症状。
材料二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不安全性行为、静脉注射毒品、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等。由于艾滋病病毒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非常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甚至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一般也不会感染艾滋病。
(1)HIV属于 (填“传染源”或“病原体” )。HIV在结构上与人体细胞明显不同,其显著特点是 。?
(2)血站对采集到的血液都要进行严格的HIV筛查,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 。?
(3)艾滋病患者缺乏抵御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是因为患者的免疫系统瘫痪,无法产生抵御病菌和病毒的 ,导致特异性免疫能力丧失。?
(4)从材料中分析,为什么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如此之快? 。?
23.(20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是由疟原虫(单细胞生物)所致的急性传染病,通过按蚊叮咬传播,她发现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材料二 自安哥拉黄热病疫情暴发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发现输入性病例。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人体对黄热病毒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种疫苗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1)疟疾、黄热病的病原体分别是 和 。 ?
(2)积水是蚊子的滋生地,蚊子产卵、发育成幼虫和蛹均在水中进行,从发育方式看,蚊子的发育方式为 发育;清除蚊子的滋生地,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 。 ?
(3)从野生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含量偏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将FPS基因导入青蒿,获得了青蒿素含量高2~3倍的青蒿植株。这项生物技术是 ,说明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 ?
(4)接种黄热病疫苗可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 ,提高抵抗力,这种免疫类型是 免疫。 ?
(5)黄热病毒与疟原虫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黄热病毒没有 结构。 ?
答案
1.A 2.D 3.B 4.A 5.C 6.C 7.C 8.B 9.D 10.B 11.D 12.A 13.C 14.C 15.D 16.B 17.C 18.C 19.C
20.(1)水痘患者和水痘病毒携带者
(2)切断传播途径
(3)不对 抗体具有特异性[或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抗原)起作用或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不能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
21.(1)传染 乙肝患者
(2)抗体 特异性
(3)控制传染源
22.(1)病原体 无细胞结构(或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构成)
(2)切断传播途径
(3)抗体
(4)艾滋病从感染到发病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不易发现(或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不安全性行为、静脉注射毒品、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等)
23.(1)疟原虫 黄热病毒
(2)完全变态 切断传播途径
(3)转基因技术 基因控制性状
(4)抗体 特异性 (5)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