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导入新课
《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
外交的基本特征吗?
不平等
不独立
无自主权
《南京条约》签订
《马关条约》
近代外交=屈辱
回顾过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
且看今朝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探究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建国初,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严峻形势?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为打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新中国领导人是怎么做的?建国第一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问题探究】
问题
探究
对策:积极主动地开展外交活动
成就: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新中国建国第一年的外交成就】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2、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3、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4、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7、波兰人民共和国
8、蒙古人民共和国
10、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11、越南民主共和国
12、印度共和国
13、瑞典王国
14、丹麦王国
15、缅甸联邦
16、瑞士联邦
17、芬兰共和国
1949.10—1950.10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17个国家
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按时间先后)
中国
世界
积极
主动
打破美国封锁
【中国积极主动走向世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的时间:
2、人物:
3、1954年,周恩来访问 和 ,分与 、 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 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
4、内容:
5、意义:
印度
缅甸
尼赫鲁
吴努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这中国外交的成熟。
1953底
周恩来
自主学习
201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中、印、缅三国在北京共同举办纪念大会。习近平主席说,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历久弥深、历久弥坚。
对指导国际关系、解决纷争、
维护地区和平发挥重要的作用
时间地点
会议主题
会议特征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
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自主学习:万隆会议的概况】
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
历史再现
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进行挑拨的阴谋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
共同探究
假如,周总理与之针锋相对?
会议偏离正轨、步入歧途、争执不下、陷入僵局,正中帝国主义下怀
【历史的抉择:何去何从】
【情景再现:周恩来发言】
求同
存异
同
异
历史遭遇相同:
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1.发展国家经济 2.维护民族独立
3.促进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问题探究】如何理解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
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
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
1.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也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 结与合作
求
【求同存异方针的历史意义】
同
存
异
万隆精神
2015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万隆精神永不褪色
中国近代屈辱的外交似乎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弱国无外交”。然而,新中国初期,国力依然弱小,却走出了这一怪圈。请结合本课历史的学习,说一说你认为是哪些因素促使新中国实现了这一重大转变?
政治上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杰出的外交智慧。
合作与探究4:
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
“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
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故事欣赏
“派克”的来历
“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
故事欣赏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
“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故事欣赏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堂练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
D 、1955年万隆会议
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
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 来提出的方针是 ( )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
3、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2)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 共同要求
(3)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4)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