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18课《一棵小桃树》一课一练(含答案)
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忏悔(chàn?)?? 暮老(mù)?? 哆嗦(duō) 矜持(j?n)?
B.伫窗(chù)????赤裸(luǒ)???? 执著(zhuó)??孱头(càn)?
C.猥琐(suǒ)????渺小(mi?o)?? 幼稚(zhì)???恍然(hu?ng)??????
D.花骨(gǔ)朵???马嵬(gu?)坡???灼灼(zhuó)??颤抖(zhàn)?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早晨起来,就晰晰沥沥的,我还高兴地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来得这么早!”
B.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退尽了。
C.爷爷是喜欢伏侍花的,在我们的屋里、院里、门道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
D.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说:“吃吧,这是‘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看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
B.是我太爱怜它吗,是我爱怜得无所谓了吗?
C.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D.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撂在这里,而漂流异乡,又漠漠地忘却呢?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哆嗦”一词使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小桃树遭受的磨难。)
B.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慌乱”一词使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桃花被打落在泥水里的悲惨景象。)
C.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桃树花的惨淡、柔弱,但又是那么坚强。)
D.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挣扎”一词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虽然备受打击,仍然坚强。)
阅读题
桃之夭夭
①我家的屋后,有几棵大李子树,还有几棵海棠树,北窗外不远处还有一棵桃树。
②桃树开花的时候,北窗就被桃花挤满了。这样的美景,并没有谁多看一眼,那一树妖娆的桃花,自顾自开着,家里的大人孩子也自顾自忙着,等桃花谢了,我的目光在北窗外停留的时间反而多了起来。那些绿茸茸的桃子,比粉红的桃花还要耐看。桃花简单,一眼就看清楚了。但层层叠叠的桃叶和蔵身其间的桃子,则让桃树进入了一个神秘时期。这时的桃树,有了景深,成为一个神秘通道的入口。
③我不知道这棵桃树长在我家北窗外有什么不对,我一出生桃树就在那里,我没出生呢,桃树也在那里。我看见桃树,就像看见后院的大李子树、海棠树,看见前院的柳树、樱桃树,它们是我家的一部分,和那三间草房子,构成了我的童年世界。
④长大了才知道,在北纬43度,桃树是不能存活的,至少是不能过冬的,可我家的桃树存活了,并且过冬了。现在看来,那棵桃树真是我童年世界里的一个奇迹。
⑤这个奇迹是父奈一手创造的。桃树生长在关里比较温暖的地区,我父亲感到东北太冷,他不想把孩子生在这么冷的地方,但是父亲又没有迁徙的能力。他就让一棵温暧地区的果树迁徙了,让一棵桃树来到我们的家园。我的父亲通过一棵桃树迷惑了我,我不记得童年有多冷,只记得那些在冰上的游戏,记得春暖花开,记得桃子甘甜。我的童年,比别的孩子多出了一种生活的滋味。
⑥父亲的桃树有着持殊的造型:它所有树枝都朝向西方,树身像被強劲的东风压得抬不起头的样子。桃树是弯着腰的,然而这一切都和东风没有关系.这里厉害的不是东风,而是西北风。如果桃树是因为环境而弯腰,那么它应该向东南弯腰才对。这棵桃树是向东南弯腰还是向西北弯膜,由我父奈说了算。
我曾亲眼看到父亲是怎么对待那棵桃树的。
⑦父亲用草绳把桃树一道一道迪捆好,然.后在树的下面挖坑——父亲总是习惯在树的西面挖坑——然后把捆好的桃树一点一点地压到那个土坑里去,然后我父亲就开始往树上填土,直到把整棵树埋迸土里。父亲总是在秋天把桃树从头到脚埋到土里。这等于给桃树穿了一件大棉袄。等冬天来了,大雪一层又一层边把桃树的土包盖住,这等于在棉袄的外面又给桃树穿了一件貂皮大衣,让一棵树钻进土里冬眠,这是父亲的思维,我不知道还有谁会这么做。
⑧第二年的春天,在某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父亲会小心地把睡了一个冬天的桃树从土里挖出来,摇落树枝上的土,再把土坑填平。这时我才明白,秋天的埋树是为了让桃树度过东北寒冷的冬天,李子树、海棠树、杨树、榆树……几乎所有的树,都不用埋,都能过冬,只有那棵桃树,冬天需要在土里冬眠,春天,父亲又把它从泥土中唤醒。那弯腰的桃树,照常开花、结果。我想天底下可能只有我的父亲有这样的耐心和智慧,饲养一棵这样娇贵的桃树。
⑨桃子成熟的时侯,毎年都要丢失一些桃子。几次之后.我妈有了对策,她赶在别人来摘桃子之前,在傍晚的时候,摘下一整筐桃子。那些桃子大部分还是绿的,但成熟了。那是我此生吃过最好吃的水果。在我们家,判断桃子成熟与否,不看桃子是否红了,而是用手一捏,软的就是成熟了,有谁吃过还绿着却己熟透的桃子?那种甜,是不可以描述的。
⑩毎年的秋天,我家的北窗台上,会摆着一排排粉红色的桃核,那是我和姐姐放在那里玩的,等它们在风里干透了,互相磕碰的声音非常悦耳。
⑾在桃树还繁花似锦的时俟,我的父亲却死了。父亲死在一个春天,那棵桃树在父帝己不在人间的那年春天,仍忍住悲伤,顽强地把桃花开了出来。秋天,在那个没有了我父亲的秋天,桃树仍忍住悲伤,把桃子挂满枝头,那年的秋天,我吃到的桃子依然是甜的,依然是好吃得无法描述,依然有一排粉红色的桃核摆在北窗台上,进出的风吹拂它们……
⑿我不知道那年秋天的桃子,是我最后的桃子了。
⒀冬天的时候,我来见桃树仍站在北窗外的寒风里,几片红色的叶子在抖动。下雪了,桃树上挂满了雪花;起雾了,桃树上挂满了冰花。
⒁第二年春天,李子树开花了.樱桃付开花了,海棠树开花了,父亲的桃树终于没能忍住悲伤,它一朵花也不肯再开了。
(选自《2018年中国散文精选》,有刪改)
5.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6.说说你对第⑤段划线句的理解。
7.请对第⑧段加点词“饲养”进行赏析。
8.揣摩第⒀段划线句,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将“我”此刻的心情描写出来。(60字以内)
9.文章最后一段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全文探究。
(二)当老人变成孩子
刘墉
天热,吃凉面。
“你不知道吗?我从来不爱吃面。”87岁的老母,居然把碗一推,转身去冰箱拿了面包和肉松。一边把肉松往面包里夹,一边没好气地说:“看到面,我就想起你老叔,想起他,我就有气!那年,我刚嫁到你们刘家,你奶奶怪,你老叔更混蛋。给他做了面,他偏要吃饺子;等他吃完饺子,我回头吃那碗面,早凉了,我一边吃,一边掉眼泪。告诉你!记住了!妈从那时候开始,就恨吃面。”
吃完饭,一家人在餐桌上吃水果。5岁小孙女的水果,照例由奶奶料理。
将近90岁了,老人家的手还挺稳,削完了苹果又切桃子。
“我要桃核!”小孙女喊着,“我要去种。”
“种桃子干什么?”老奶奶停下刀,叮嘱着小孙女,“要种杏,别种桃!”
一桌人都怔了。“‘桃’就是‘逃’!我逃一辈子了,先逃‘老义军’(军阀),再逃小日本,还逃得不够吗?”老奶奶喃喃地说,“所以要种就种杏,幸幸福福过几年太平日子。”
不知为什么,跟着老母四十多年,最近却听了她一堆新故事。说实在话,我从不知她不爱吃面,也不晓得她忌讳种桃子。怎么一下子,全出笼了?连最近小女儿跟她学的儿歌,都是我以前没听过的。
“怎么没听过?我从小就唱!”老母还不承认,“我爹教我的。”
最近提到我外公,老母的表现也不一样了。以前她恨他,恨他又娶了个小,现在却“我爹、我爹”叫得愈来愈亲切。好像她缩小了,我外公又站在了她的面前。
于是那个原来所谓不苟言笑、偏心、重男轻女的老头子,便一下成了会说故事、会唱儿歌、会买咕咕钟的“好爸爸”。
“我爸爸也一样。”一位老朋友颇有同感,“以前提到我爷爷,他都好像要立正似的,说‘我的父亲’。可是这两年不同了,他会说‘我阿爸带我去抓鱼’,‘我阿爸教我游泳’。当你看他说话的样子,他不再是我的爸爸,倒成了一个孩子。”
老人家确实愈来愈像个孩子。过去她很不喜欢小孩,后来只爱自己的孙子、孙女,现在则只要是孩子,她就喜欢。
有一天,妻带她从外面回来,看她提个重重的塑胶口袋,我问她买了什么。
“买什么?你不会感兴趣的!全是糖,给小孩吃的。”
每次有小孩来玩,不论是亲戚的小孩,或邻居的洋孩子,就都往她的房里钻。每个人出来,都鬼鬼祟祟的,捂着口袋。说老奶奶叫他们别说,把糖偷偷吃掉,或藏起来。
只是老人也像孩子般,愈来愈跟人分你我。好比爱藏玩具的孩子,什么东西都要是自己的。
原来一家人围着看电视,现在老人也叫我又为她买了一个,放在她的房间,常躲在屋里自己看。还把小孙女找进去,和她一起看卡通。
她真成了个孩子,使我想起儿子小时候,喜欢用纸盒子和脚踏车围成一圈,然后躲在里面,说那是他的家。过去年轻时,她喜欢串门聊天,现在还喜欢,只是不再出去串门,而希望别人来我们家,而且最好是能进她的房间,坐在她的床边,跟她讲悄悄话。
有一天,我在花园工作,老母迈着解放小脚,一步步凑过来,又拉着我的袖口,走到院子一角,神秘兮兮地说:“来!妈问你,你赚的钱,够不够下半辈子花?人都会老,别一天到晚乱花,存着点儿,等老了用!”
我笑了起来:“原来是这事,干吗神秘兮兮的?”
“当然了!咱们娘儿俩,总也有点悄悄话吧!?”老人居然转过脸去,有点激动,“你知道吗?咱们好久没说私房话了。”
母亲老了!
我常得听她进浴室的时间是不是太长,也在每晚就寝之前,先推开她的房门瞧瞧。
看她一个人睡着,昏昏的夜灯,映着墙上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我有着一种莫名的感伤。突然觉得这老人家,跨过87年的岁月,此刻,却缩在床上,如同我5岁的小女儿,需要关爱和保护。
“去买一张轻便折叠的轮椅,”我对妻说,“明年春天,带着她一块儿,去迪斯尼乐园。”
(选自《读者》2006年第9期,有删改)
10.母亲的“一堆新故事”有哪些?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3分)
11.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老母迈着解放小脚,一步步凑过来,又拉着我的袖口,走到院子一角,神秘兮兮地说:“来!妈问你,你赚的钱,够不够下半辈子花?人都会老,别一天到晚乱花,存着点 儿,等老了用!”(如何理解母亲的“神秘兮兮”?)
(2)突然觉得这老人家,跨过87年的岁月,此刻,却缩在床上,如同我5岁的小女儿,需
要关爱和保护。(“缩”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12.原文在“母亲老了。”这一段之前还有一些表现作者心理活动的话,请你结合上下文
试着进行补写。50字左右。
13.说说你对文章结尾的理解。
参考答案
1. C
2. D
3. B
4.C
5.勤劳:冬天把整个桃树埋进土里,春天再挖出来,不辞辛苦。有耐心:精心侍弄娇贵的桃树。充滿生活智慧:让桃树钻进土里冬眠。关爱孩子,丰富孩子的童年生活,让孩子感受到奇迹般的温暖。
6.表层:我比其他的孩子在童年生活方面多了冰上的游戏,春暖花开,桃子甘甜。深层:我比別的孩子多了父爱的滋味,表现了父亲爱护孩子、生活智慧、勒劳耐心,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有滋有味的童年生活。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父亲的赞美感激,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父亲营造的童年生活的怀念。
7.比喻,“饲养”指对动物进行培育与照料,这里把桃树比作动物。写出了父亲对桃树的精心呵护。表现了父亲的耐心与智慧,表达了父亲对桃树的喜爱,作者对父亲的赞美。
8.对桃树是否能够安全过冬的担心、对父亲去世的伤心难过、对父亲的怀念、对我和桃树都失去父亲呵护的伤感。
9.对比,拟人,写出了第二年春天李子、楼桃、海棠开花,但桃花一朵花也不再开,突出表现了桃树因父亲过世、无人照顾而死去,侧面体现了父亲的精心呵护、耐心智慧、慈祥关爱孩子;表达了作者对桃树死去的伤心与怀念,对父亲的赞美,对父亲离世的悲伤与怀念,对有桃树相伴的童年生活的怀念;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升华主旨,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10.(1)对外公由恨到爱(对外公态度大变) (2)买糖给孩子吃 (3)和我说悄悄话(私房话)
11.(1)因为跟儿子谈的是钱的事,在母亲看来这属于隐私,不能让外人知道;母亲关心的是儿子下半辈子的事,她觉得很重要,因此显得小心翼翼。
(2)“缩”字传神地写出了母亲的睡觉姿态,因年老体衰身体变得瘦小,也透露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和爱护。
12.我突然明白了,母亲由于身体的衰退,心里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越来越怕寂寞,她又像儿时一样,需要亲人的关心和照顾。
13.结尾写出了儿子对母亲开始转为理解和关心,并点明文章中心:为了让老年人幸福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家人要像对待孩子那样,经常陪伴他们,让他们继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家人的爱。(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