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奥秘—分子
分
子
教学目标
A.明确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 认识分子的特性。
C. 能初步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的现象。
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探究、设计与操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学会应用实验解决一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www.czsx.com.cn
课前在云教育平台上给学生预设一个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想,找到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有哪些,利用生活中的实例,然后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实验——归纳结论”,通过活动获得的结果感知猜想的合理性,再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分子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1.理解分子概念。
2.用分子的概念解释物质的变化和现象。
1.建立分子的空间想象力,走进微观世界。
2.应用概念准确地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树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教学过程
距离产生美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一
往无色的氨水中滴入无色的酚酞
现象:
结论:
无色的氨水变成红色
氨水遇到酚酞变成红色
动手实验感受新知
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三
A.B两个小烧杯,A杯冷水,B杯装热水,分别加入一滴蓝墨水,观察那个变蓝的时间短?
现象:
结论:
B杯中变蓝时间短。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动手实验感受新知
教学过程
分别用两支量筒量取5ml的酒精(乙醇)和5ml的水,然后倒在一起,读取混合液体的体积。
探究活动四
动手实验感受新知
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五
动手实验感受新知
教学过程
动手实验感受新知
一、分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二、分子的特性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距离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距离要小得多
三、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相信自己 你能行
10分题,太简单!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液氧 D、水
AC
20分题,比较简单!
30分题 简单!
40分题 一般般!
把一块糖放在一杯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了,为什么?
50分题 稍有难度哦!
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改变的是( )
A 水结成冰
B 把氮气充在灯泡里
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D 把氧气压缩成液氧装在钢瓶里
C
60分题 难度有点大!
再次看到这一杯水,和以往有何不一样的体会?
布置作业实践新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