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搭支架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搭建平面支架,在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中得出三角形结构最稳固的结果。
2. 学习在合作中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并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3. 经历搭支架的过程,体验搭支架的艰辛与快乐,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搭建立体支架,理解三角形支架最稳固。
【教学难点】
在操作反思中知道影响支架稳固性的因素,改造支架,搭建稳固的立体支架。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吸管、大头针、记录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初步搭建平面支架
1. 出示图片,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不能用桌上的吸管搭出它们的框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搭出不同的图形。
2. 上台交流展示:学生搭的不同形状的支架。
师:像这样的框架我们把它叫做支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搭支架。(板书课题)
3. 请台上的同学动一动手上的支架,你们发现了什么?每个人都动手拉一拉不同的支架。
4. 小结:三角形的支架最稳固,不易变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搭和拉的过程,清晰地知道不同形状的稳固性不同。]
二、尝试搭建立体支架
1. 谈一谈:生活中有哪些支架,它们有什么作用?
2. 出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师介绍:它建于1889年,总高324米,重达10000吨,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能不能也来设计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埃菲尔铁塔?
3. 出示任务要求:(1)小组讨论搭建什么样的高塔,画出简单的设计图。(2)分工合作,比一比哪一组搭的又快又好。
4. 展示搭好的高塔,进行评价。你们为什么这么搭?其他同学来评价一下。
[设计意图:寻找生活中的支架,为学生自己搭支架提供原型和参考。]
三、改造支架
1.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欣赏了别人好的地方,你打算怎么改造你们的支架?
2. 讨论好了就可以继续搭造。
3. 再次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不断的改进有助于学生对于支架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四、拓展延伸
除了今天搭的高塔,你还能搭建哪些支架可以为生活服务?课后思考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2.搭支架
不同形状的支架 稳定性不同 三角形支架最稳定
立体支架:搭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