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与神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4课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了解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三部分组成。
2.科学探究:了解大脑中各个中枢的功能,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知道大脑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及各项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了解神经系统在人体进行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交流与合作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科学现象,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并理解脑和神经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验并理解脑和神经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一人1枚硬币,白纸一张、笔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游戏体验:
(1)一人任意说出一种人体器官的名称,另一人迅速指出其位置。
(2)抓尺子小游戏。(课件展示游戏规则)
2.提出问题:在刚才的体验活动中,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活动?猜同学们猜测一下人的反应到底是靠什么来完成的?(学生猜测)
预设: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能初步认识到人的反应和脑和神经有关。但多数学生会把“脑”定位为“大脑”,师应及时更正大脑只是脑的一部分。
揭示课题: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脑与神经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脑与神经的资料,形成初步的认知。
2.探究认识神经系统的构成。
(1)课件出示人神经系统挂图。
(2)引导学生观察:仔细观察,你能根据神经系统的分布形状,给出一个形象的比喻吗?(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3)教师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让教师赞叹。神经系统就象一株倒长的树,枝丫茂盛,长遍了全身各个角落,它的中心--脑非常脆弱,被包在头骨的里面。脑向下延伸位于躯干中央的粗大部分,就像树干一样。叫脊髓。由脑、脊髓发出许多一条一条象“树根”一样的是神经,它们分布的范围最广,遍布全身各处。脑、脊髓和神经共同完成指挥和协调人体一切活动的任务,就组成了我们身体内的神经系统。
3.认识脑的结构及大脑各个神经中枢的名称及作用。(课件展示)
讲解:脑的结构非常复杂,只大脑表面一层的神经细胞就有140亿个,并且分为不同的区域,各个区域分管的工作不同。例如感觉中枢责人体的感觉;运动中枢负责人体的运动如踢球、跑步;听觉中枢负责人体的听觉如:听音乐、听课;视觉中枢负责人体的视觉看东西等。
4.探究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及作用。
(1)展示问题情境:夏天,当一只蚊子叮在你的手臂上,你是怎么做的?请解释一下在这个动作中,脑与神经是怎样配合工作的?
预设: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师分步引导:
①蚊子入侵的声音是哪个部位先发现的?(耳)蚊子落的部位是哪个部位发现的?(皮肤)
②它们把信息报告给谁?(脑)脑又把命令传递给谁?(手)
③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是谁在起作用?(神经)
(2)鼓励学生完整的叙述一遍。
(3)师小结:当蚊子飞近你的身旁时,耳朵首先听见蚊子嗡嗡的声音,连接耳的神经马上把蚊子入侵的信息报告给脑,脑接到信息后马上警觉起来。当蚊子落在脖子上时,连接皮肤的神经立刻把蚊子着陆的位置报告给脑,脑向手臂肌肉发出命令:收缩,打击。
(三)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归纳总结神经系统的作用。
(1)同学们结合刚才分析的事例,想一想:如果把人的一次活动比作一次战斗,你认为脑在整个神经系统活动中起什么作用、神经起什么作用?(小组讨论)
(2)总结概括: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连接脑和身体各部分的“电话线”,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人体各部分。脊髓也分担一部分简单的指挥和协调工作,它是脑和神经间的“联络站”。人体就是在神经系统的指挥和协调下,成为一个整体,各器官分工合作,完成各种活动。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练一练:
我来填一填:
(1)脑是人体的“ ”,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
(2)神经是人体的“ ”,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身体各部分。
(3)下列做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白天睡觉,熬夜学习,睡眠不足 B.合理地食用蛋白质和蔬菜
C.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劳逸结合 D.喜爱脑力劳动,不爱体育运动
2.科学与生活:长时间读书、写字、思考问题,常会感到头晕、头痛、头脑不灵活。这是为什么?怎样做到科学用脑?
学生讨论交流,班内展示汇报。
师适时进行用脑卫生教育:
(1)注意劳逸结合(学习、活动与休息时间相交错)。如果一次看书时间过长,主管视觉的区域就会感到疲劳,而其他区域却没有疲劳,此时如果做点其他的活动,比如:散步、听音乐,大脑就会轮流得到休息,始终使大脑保持清醒、灵活的状态。
(2)为了使大脑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还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睡眠。睡眠时大脑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少年儿童的身体各部分都在发育,大脑也在发育阶段,容易疲劳,每天必须保证 9~10 小时的睡眠,才能使大脑得到全面的、充分的休息,就能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的一天的工作和学习。
3.应用拓展:根据用脑卫生的要求,制定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表。
板书设计:
4脑与神经
脑 司令部
神经 电话线
脊髓 联络站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本课的学习内容比较抽象,因为脑与神经对人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传递信息方面,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具体形象的感知。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1)切实落实好体验活动,突出有效探究的特点。
我在上课开始活动环节安排了“摆硬币”、“测试反应小游戏”等体验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出相关问题: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刚才的活动?猜想人在活动时的反应依靠什么来完成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为下面学生探究实验和交流资料奠定了基础,过渡自然。
(2)适时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与拓展。
教材中只用一段文字和图片介绍了脑与神经的作用和大脑的四个神经中枢,没有出现脑的结构这部分内容,这样会让学生对脑缺乏基本的认识,而出现把“脑”和“大脑”等同的误区。我便补充关于脑的剖面图帮助学生认识脑的结构、大小、形状,然后举例说明例大脑的四个神经中枢怎样指挥人体的活动,使学生从整体上对脑与神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认识。
(3)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补充讲解相辅相成。
本课的知识比较抽象,所以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可以使教师准确地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已具有的知识基础。然后教师在适时借助再图片及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具体形象的去理解脑与神经的有关内容。这节课我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把“夏天,当一只蚊子叮在你的手臂上,你是怎么做的?请解释一下在这个动作中,脑与神经是怎样配合工作的?”这个课后探究问题放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探究完成。
2.使用建议:学习脑与神经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多说一说脑是如何接收信息,神经是如何传递信息,身体各部位是如何与脑、神经协调配合的。
3.需要破解的问题:对于脑的相关知识,是否需要再补充有关左脑、右脑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