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9课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了解显微镜的主要结构,了解新型观察仪器的种类和主要用途。
2.科学探究: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会查阅书籍及其他信息源;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显微镜的主要结构,解新型观察仪器的种类和主要用途。
教学难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教学准备
植物表皮细胞玻片、显微镜、简易望远镜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突然发生了8.0极强烈大地震,顷刻间,家园毁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被掩埋在废墟之下,此时此刻,他们的亲人多么希望能有一双神奇的“眼睛”去穿透这层层的废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废墟下的亲人。
2.出示课件,提出问题:图中的两位营救人员拿着仪器穿梭在废墟之间,他们在搜寻什么?(在搜寻生还者)
师:你知道这种先进的、神奇的仪器叫什么名字吗?(生命探测仪)
师:生命探测仪是营救人员神奇的“眼睛”,它能寻找到掩埋在废墟下的生存者。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发明了许多神奇的“眼睛”,拓展了我们肉眼的功能。这就是今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神奇的“眼睛”)
(二)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活动一:认识显微镜。
1.师介绍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史。目前,不仅有能放大几百倍的光学显微镜,还有能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课件出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3.了解显微镜的构造。(课件出示)
(1)谈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是光学显微镜,同学们可以结合课件中各部分的构造名称与实验桌上的显微镜对照,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2)小组内交流显微镜的构造,班内展示汇报。
学生边指着显微镜边汇报,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有:镜座、镜臂、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调焦螺旋等。
活动二: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谈话:同学们,咱们了解了显微镜的构造,那么,你们会使用显微镜这支神奇的“眼睛”吗?
怎么使用?(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2.出示课件,明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调节光源,反光镜面向光使目镜的视野中明亮。
(2)将标本玻片置于载物台上,放在通光孔正中间,用压片夹压住,切不可放反。
(3)镜筒降低后,看目镜,用粗准焦螺旋慢慢升高,观察。
(4)用左眼观察,右眼便于绘图或记录。
3.小组同学领取植物标本玻片。
4.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内部的构造,老师巡视并指导。
温馨提示:操作失败,询问同学或老师后重新操作。操作成功后,把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猜测填在观察记录中。
5.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记录(写一写或画一画)
名 称
猜测内部结构
用显微镜观察
洋 葱
白菜
土 豆
(三)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谈话:显微镜这支“神奇”的眼睛,能观察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植物内部构造。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像这样神奇的“眼睛”你们还知道哪些?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资料,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名称、用途,主要结构特点交流)
(1)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神奇的“眼睛”。
(2)班内汇报交流,其他同学相互补充。
2.师评价总结: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非常丰富,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更多的神奇的“眼睛”。(课件出示)
(1)哈勃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宇宙中遥远的星座。
(2)胃镜:胃镜不仅广泛应用于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近年来也逐渐应用于某些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疗效。
(3)CT扫描仪: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
(4)电子验钞机:能识别钞票的真伪。
(5)电子监控:可以检测城市交通情况。
……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巩固练习
(1)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研究出很多的“眼睛”供人类使用,例如商场里面有 ,医院里有 、 等,地震现场有 ,道路路口有 ,太空中有 。它们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
(2)电子胃镜主要是由 、 、 三部分组成,它是医生的好帮手。
2.拓展提高:
谈话:这节课我们认识并学会使用了显微镜,也认识了很多神奇的“眼睛”。我们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小的物体,如果要观察远处的物体,应该用哪种神奇的“眼睛”?(望远镜)
(1)师出示一个简易望远镜,学生观察体验。
(2)布置作业:小组合作,课后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等材料做一个望远镜,若遇到困难找老师或其他人帮助解决。
(五)拓展延伸
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些神奇的眼睛,利用显微镜、望远镜进行一些观察活动。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重点做到合理定位教学的重点,能对课堂中的一些“节外生枝”情况做好相关的预设。
1.课堂定位的准确性: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要想在短短的时间里既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难度较高。因此我在课前就把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让学生在上课前就能对显微镜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提高突破教学重点的有效性。
2.灵活处理教学效果的不确定性: 虽然教学设计合理了,课堂定位准确了,但是在观察的过程还是存在显微镜使用的一些问题:有的同学还是不会使用显微镜,不会对光、调焦,因而就观察不到植物的表皮细胞,还有的同学即使看到了细胞还是模糊或不清晰的,原因是在使用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上,教学时我重点强调:应该先用低倍的,看不清的话再慢慢使用高倍的,做到每一位同学都能完成观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