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的能转换成了另一种什么形式的能。
能自行设计能量转换的装置或小玩具。
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学情分析:
我所带六年级共有四个班,淮海子弟较多,另外还有附近三个城中村的子弟以及个体小商贩子弟。相比之下,一班、三班厂矿子弟多,纪律好,较好管理。科学知识与语文、数学比起来,联系不太紧密,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就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实验准备:
火柴、花生米、烧杯、冷水、三角架、温度计。(12组)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鼓掌、鼓掌、再鼓掌,问学生有何感觉。引出课题《能量的转换》。
自学生疑。
能量是如何实现转换的?
共学探究。
a、用火柴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的水,了解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b、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演示实验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做实验。
强调实验前后都要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并作记录。一定要分工合作,注意用火安全。
C、对比加热前后水温的变化,讨论在这一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d、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发言,教师总结。花生米的化学能能使水加热,变成热能。就是说化学能变成了热能。能量发生了转换。
反馈点拨。
让同学们描述教材56页的能量转换,然后教师总结。
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储存化学能。
光能——化学能
人吃了西红柿,西红柿转化为机械能(动能)。
化学能——机械能
人用力蹬自行车发电机,发电机产生电流。
机械能——电能
电茶壶通电加热水,电茶壶产生热能。
电能——热能
水加热到100摄氏度,水蒸气通过壶嘴发出声音。
热能——声能
拓展提升。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能量转换的现象,请同学们说一说。(例如看电视、听音乐、开水、玩电脑、洗衣服、踢足球等等)。
让同学们回家后自己做一个飞旋扣子,说说能量转换,体会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作业:教材78页描述能量之间的转换过程。
板书:
能量的转换
点燃火柴和花生米 光能——化学能
化学能——热能 化学能——机械能
机械能——电能
电能——热能
热能——声能
反思:这课的实验和平时的实验有所不同,这次是用火柴点花生米烧热水,一定要让同学们注意安全,防止烧伤、烫伤。还要强调温度计不能放到烧杯底部。通过学习同学们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蕴藏着许多科学道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科学道理去解释。